当众多申请者还在名校排名的光环下竞逐时,硅谷的科技巨头和华尔街的金融大鳄们却早已有了自己偏爱的“人才仓库”。

近期,北美研究机构College Transitions最新发布的2025年榜单揭示了这些“目标校”(Target School),展现了名企招聘的核心逻辑:它们并非大海捞针,而是精准地向一批核心院校投放绝大多数资源。
硅谷Feeder School
与许多人“进硅谷,必读藤校”的刻板印象相反,2025年硅谷目标校榜单呈现出一个鲜明特点:公立大学成群崛起,常春藤名校集体失宠。

在前十名中,竟有七所是公立大学,而传统藤校则集体跌出前五。
硅谷目标校榜单TOP 5亮点: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以绝对优势位居榜首,校友在硅谷的在职人数远超其他学校。UCB被誉为“硅谷的人才输送机”,其毕业生在硅谷的校友网络盘根错节且庞大。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不仅计算机专业常年位居全美顶尖,学费更仅为私立大学的三分之一,堪称高性价比之选。2025年,UIUC毕业生在硅谷的起薪中位数达12.8万美元,位列公立大学第二。
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虽然地理位置不占优势,但学校的职业服务做得非常出色。每年春秋招,仅工学院的招聘会就会有几百家公司前来。
卡内基梅隆大学:作为人尽皆知的计算机领域顶尖院校,CMU拥有全美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计算机学院。校方发布的2024届本科生就业报告显示,全校学生平均年薪高达114,704美元。
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分校:虽然综合排名不突出,但其理工科实力强劲,在硅谷拥有大量校友。
核心趋势解读:专业实力 > 综合排名:硅谷雇主们明显更偏爱理工强校。相对于院校综合排名和国际知名度,解决实际问题的硬技能,才是硅谷真正的敲门砖。
地理位置影响减弱:硅谷对顶尖技术人才的吸纳早已突破地域限制。美国东海岸的CMU、MIT、康奈尔大学,以及中南部的佐治亚理工、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在榜单上均有出色表现。
公立院校成香饽饽:它们凭借扎实的工程教育、庞大的人才群体,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成了硅谷技术人才的主要输送地。
华尔街Target School
与此同时,华尔街的招聘偏好也呈现出独特特点。College Transitions通过分析16家顶级投行(含高盛、摩根大通等)约10,500名分析师的本科背景,发布了2025版《华尔街与投行最青睐的美国大学》榜单。

华尔街目标校榜单TOP 5:纽约大学:以386名在职校友稳居榜首。其顶级雇主依次为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和花旗,依托纽约的地理优势,成为投行人才输送的“绝对主力”。
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以296名位列第二。摩根士丹利和摩根大通是其校友最集中的雇主,理工科与商科的结合为学生加分不少。
康奈尔大学:以279名排名第三。高盛是其校友首选雇主,金融工程等专业的强势为学生进入投行奠定了扎实基础。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在华尔街目标校中同样表现优异。
宾夕法尼亚大学:作为常春藤盟校,在华尔街拥有显著影响力。
华尔街招聘的两套评价体系:校友人数绝对值排名:反映了高校在投行领域的“人脉基数”,前25名中既有哈佛、耶鲁等常春藤名校,也有纽约市立大学巴鲁克学院这类公立院校。
按招生规模调整后排名:若剔除“招生规模”的影响,“小而精”的院校优势凸显。在这份榜单中,哥伦比亚大学逆袭登顶;耶鲁大学和达特茅斯学院分别位列第二、第三。
留美择校策略
对于准备留美的学生来说,这份目标校名单为择校提供了极为有价值的参考。
如果你的目标是硅谷科技大厂首选顶尖理工学院:卡耐基梅隆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德州奥斯汀分校等公立大学在硅谷的校友势力极其庞大。
不要盲目迷信藤校:除了康奈尔、普林斯顿等少数几所,许多藤校在科技领域的输出并不如其综排那么耀眼。
关注CS专业强校:无论公立私立,一个强大的计算机科学或工程学院是硬指标。
如果你的目标是华尔街顶级投行目标校名单就是核心选校池:这份名单非常稳定且权威。
地理位置是巨大优势:位于或靠近纽约市的学校(如NYU、Columbia)拥有无与伦比的地理优势,方便参加线下活动、面试和实习。
强大的商学院/经济系是标配:华尔街青睐那些拥有深厚商科底蕴、活跃金融社团和庞大校友网络的学校。
非目标校学生逆袭路径
并非只有进入目标校才能叩开硅谷或华尔街的大门。每年都有大量非目标校学生通过精准策略实现突破,核心路径可总结为以下四条:
升学跳板:借硕士项目实现“学历跨越”,选择对背景包容性强的硕士项目,是快速贴近投行的有效方式。履历破局:从“小平台”积累核心经验,不执着于一开始就进入顶级公司,而是先从小型企业或相关岗位起步。主动连接:用人脉打开“隐形通道”,通过LinkedIn搜索在职分析师(尤其是同校校友),发送简洁的自我介绍与求职意愿。硬核补技:用专业能力“征服技术面”,通过线上课程、实战案例练习,熟练掌握核心技能,在面试中用“硬实力”证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