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导演王晶在采访中对赵雅芝、高圆圆两位演员的评价引发不少讨论,话题围绕 “观众缘” 与 “演技” 的关系展开,也让大家重新思考娱乐圈里演员价值的评判标准。


王晶在采访里直言,赵雅芝属于 “没什么演技但观众缘特别好” 的类型。他觉得赵雅芝这么多年来,表演风格没太大突破,比如之前在《上阳赋》里演长公主时,肢体动作和眼神神态,还带着《新白娘子传奇》里白素贞的影子,容易让观众出戏。但即便如此,大家就是愿意看她的作品 —— 从《上海滩》的冯程程、《楚留香》的苏蓉蓉,到火了几十年的白素贞,这些角色哪怕被说 “表演模式单一”,也凭着国民好感度,成了几代人的记忆。现在 70 多岁的她上综艺,哪怕只是坐着聊聊天,也能吸引不少中老年观众追更,《新白娘子传奇》更是常年在视频平台热播,连 00 后、10 后都喜欢。

对于这个评价,网友看法不一。有人觉得王晶敢说真话,点出了赵雅芝依赖固定人设的问题;也有人反驳,“能让角色跨越几十年还被记住,本身就是本事”。不少人拿《戏说乾隆》举例,她在里面一人分饰程淮秀、沈芳、金无箴三个性格完全不同的角色,单靠眼神和语气的差别,就让观众分得明明白白,这种含蓄的表演符合东方美学,不能算 “没演技”。有意思的是,赵雅芝工作室还幽默回应,转发采访配文 “谢谢晶导夸我家姐姐‘滤镜厚’”,用轻松的态度把争议变成了话题。

聊到高圆圆时,王晶赞她是 “老天爷赏饭吃” 的演员,说她的观众缘和亲和力是后天练不出来的。他还提起拍《单身男女》时的经历,当时团队担心高圆圆演技没爆发力,但他坚持用她 —— 因为角色需要 “让男生想保护、女生不反感” 的气质,而高圆圆哪怕只是安静站着喝咖啡,镜头里的舒适感都能打动观众,这种天然魅力比刻意演出来的柔弱更有感染力。

王晶说,高圆圆最难得的是颜值没攻击性,男女老少都喜欢。比如《倚天屠龙记》里的周芷若,后期黑化得彻底,但观众不仅不讨厌,还会共情 “她也是被逼的”;早年的 “清嘴女孩” 广告更是深入人心,有网友调侃 “我妈和我女朋友唯一能达成共识的演员就是高圆圆”。而且高圆圆自己也很清醒,曾自嘲 “演技不好,演不明白”,所以很少参加综艺,专注在影视领域,还曾为了角色减重十几斤。这份敬业也没浪费天生的观众缘,近期她在《绝密较量》里演反派赵亚苧,眼神凌厉,打破了以往的温柔形象,被不少人夸 “在观众缘基础上慢慢打磨演技”。

其实王晶的点评之所以引发热议,核心是戳中了娱乐圈的一个老话题:到底是演技重要,还是观众缘重要?在王晶看来,两者不一定对立,他既认可刘亦菲那种 “非天赋型,靠努力练出演技” 的演员,也觉得赵雅芝、高圆圆这种 “靠观众缘长红” 的同样有价值,还直言 “合格的演技加顶级观众缘,足够在圈里立足几十年”。

网友的讨论也延伸出不少思考:现在影视圈好像总推崇 “炸裂式演技”,但赵雅芝这种贴合角色气质、注重意境的表演,虽然没什么技巧性爆发,却能让角色 “住进观众心里”,难道不算一种好演技?还有人说,观众缘也不是单纯的 “玄学”,赵雅芝几十年拍武戏不用替身的敬业,高圆圆对角色的专注,都是在珍惜自己的天生优势,“光有观众缘不努力,滤镜早碎了”。

说到底,娱乐圈里 “好演员” 的定义从来不是单一的。有人靠演技征服观众,有人靠观众缘温暖人心,还有人在两者之间慢慢平衡。王晶在圈里摸爬滚打近五十年,他的观点或许带着商业片导演的视角 —— 更看重观众的接受度,但也给大家提供了一个新角度:演员的价值,不该只靠 “演技” 这一个标尺,角色能带来的感染力、和观众的情感共鸣,同样值得被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