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求索,长路漫漫;英雄无名,功勋永存。
在革命事业中,既有与敌人正面作战的公开战场,又有一条立下卓越功勋的隐蔽战线。毛泽东曾说:“要战胜敌人必须打两种战争,一种是公开战争,一种是隐蔽战争。”
继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之后,解放军百万雄师挥戈南下,横扫国民党军队,孤岛台湾成了蒋家王朝的最后巢穴。
1949年10月24日,解放军三野十兵团攻击金门古宁头失利。此后,三野七兵团进攻舟山群岛中的登布岛同样遭到重挫。
两次战斗的失利,情报失准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由于国民党的血腥镇压,台湾的地下党组织遭到了空前严重的破坏,国民党军政高层机关里的一些“内线”与大陆失去联系。为此,解放军认识到海域作战不同于常规的陆地大兵团行动,需要派人赴台搜集重要军事情报,为今后解放台湾做好必要准备。
经过研究,将这项任务交给了当时在香港合众贸易股份有限公司工作的女职员朱枫。
朱枫原名殆荫,后改名谌之,原本是一个富家女,16岁进入宁波女子师范学校很早就接受了进步思想的洗礼。一生侠肝义胆的朱枫,先后数次变卖自己多年创作或收藏的金石、书画、手工艺制品,以及母亲遗物、结婚戒指,捐献抗战运动;开办书店、商行,在收集情报、营救同志、筹措经费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面对新中国刚刚成立,朱枫归心似箭,急于回到解放后的上海与家人团聚并投身新中国的建设。
对于隐蔽战线的斗争,朱枫没有任何经验和把握,有充分的理由拒绝这次任务。但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她就毅然赴台,慷慨从命。之所以成了第一理想人选,主要原因是朱枫前夫的女儿陈志毅(即阿菊,又名陈莲芳)与女婿王昌诚均在台湾,可以以探亲为名前往台湾而不受怀疑。
1949年11月25日,朱枫从香港维多利亚码头登上了一艘开往台湾基隆的“风信子号”客货海轮,开始了吉凶未卜的台湾之旅。
27日,朱枫自香港抵达台湾基隆,住在亲戚家。
根据组织安排,她这次赴台的任务是联系地下党蔡孝乾和国民党国防部参谋次长吴石两人,待完成任务后即可返回。
朱枫在台湾分两条线先后7次单独联系蔡孝乾和吴石,主要工作就是传递吴石的情报。在台湾当局白色恐怖之下,这件工作危险重重。她化名“陈太太”在台北一家杂货铺工作,与吴石约定每周六下午4时联络。蔡孝乾则化名“老郑”,每周日上午与她接头。吴石在台湾期间所提供的极具重要价值的情报都是由朱枫传递回国的。然而就在她的工作接近尾声即将返回大陆之时,意外发生了,蔡孝乾被捕叛变,供出朱枫等人,台湾全面戒严。
突变的风云面前,朱枫迅速镇定了下来,混乱的思维也开始逐渐清晰。她马上给女儿、女婿留下一张字条,然后便迅速离开家,转移至阿里山大酒店。此时,到香港的空中、海上航线,已全部紧急封航。只有一架军用运输机后天飞往舟山群岛中的定海机场。那里离朱枫的家乡镇海很近。看来,也就这么一条路了。
紧急关头,吴石冒险为朱枫开出“特别通行证”,通过军用飞机把她送到还被国民党军控制的舟山,希望她能够利用舟山渔船逃离国民党特务追捕。但朱枫逃到舟山后,无法找到船只渡海,她只能藏身于定海沈家门的存济医院。
保密局毛人凤得知朱枫出逃的消息后恼羞成怒。此刻已经叛变的蔡孝乾又供出了吴石。经毛人凤密报,蒋介石震怒火急下达秘密手令。参谋总长周至柔不敢怠慢,立即逮捕吴石及夫人,并在其寓所搜出他亲笔签发给朱谌之前往舟山《特别通行证》的有关书面材料,使得国民党特务摸清了失踪多日的朱枫去向,两个星期后,朱枫在舟山被“国防部保密局特勤处”逮捕。
被羁押在定海看守所时,她的思想激烈斗争着,萌生了“以死相拼”的念头。于是,一天深夜,她发着高烧,在忧虑与病痛的双重折磨中,将贴身戴的金链条上的金锁片取出,又将大衣肩衬里藏着的金手镯折为两段,一面留神门外打瞌睡的看守,一面将这几件金制饰品顺着热水吞了下去。
决心一死的她以超凡的毅力挣扎着,忍耐着喉管的剧痛和胃里翻江倒海的胀坠感,疼痛无比,却一声不吭。死神并未收留她,第二天,她被抢救过来,比死亡还更艰难地“活着”。
事后,敌人制定了“在生活上优待,谈话上安慰,接触上温和”的攻心策略,企图征服瓦解朱枫。见此不奏效,在“保密局”毛人凤的特别“关照”下,朱枫的女儿、女婿被允许探监,对她进行劝说。但是,这一切在朱枫这里都毫无用处。
在当年负责抓人的谷正文于20世纪90年代向社会公开的“绝密资料”———《历年办理“匪案”汇编》中,有一段关于朱枫的议论,讲道:“(朱枫)于被捕夜间吞金企图自杀,证明其对应付事变,早作准备……此种维护重要工作、不惜牺牲个人生命之纪律与精神,诚有可取法之处……”可见,朱枫的铮铮铁骨也令国民党特务们肃然起敬。
1950年6月10日,在朱枫被捕入狱第112天时,国民党最高当局授命组织的“特别军事法庭”作了最后宣判。下午4点30分,朱枫、吴石、陈宝仓、聂曦四人的鲜血染红了海峡波涛。朱枫身中七弹,时年45岁,被后人称为“台湾的江姐”。
朱枫牺牲两天后,新华社就烈士就义情况转发了内参。1950年7月,由时任华东军区司令员兼上海市市长陈毅签署批准朱枫同志为革命烈士。1983年6月国家有关部门向朱枫烈士家人颁发了追认《革命烈士证明书》。
烈士魂归故里。六十年后在台湾热心人士的帮助下,终于在台北市民政局殡葬管理处找寻到了朱枫的遗骨。2011年7月12日下午3时,宁波栎社机场一架包机徐徐降落。5分钟后,朱枫的外孙女徐云初夫妇双手捧着朱枫骨灰盒从飞机上缓缓走下。离别家乡六十一年的朱枫烈士骨灰被安放于镇海革命烈士陵园。
今天,在风景优美的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人们络绎不绝前来瞻仰一座无名英雄纪念广场。触摸着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等人大义凛然的雕像,凝望着景观墙上毛泽东主席“惊涛拍孤岛,碧波映天晓。虎穴藏忠魂,曙光迎来早”的题诗,人们无不深深地缅怀那些默默牺牲的革命者。
无数战斗在隐蔽战线上的英雄,他们为了胜利而奋斗,却没有等到胜利的时候;他们在无尽的黑暗中高举火把,却在日出东方的前夕永远闭上了双眼。他们给家人留下的很少,给后世留下的却很多——那就是不朽的功勋、无声的力量、永恒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