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联邦政府停摆持续近一个月的背景下,1.3 亿美元私人捐款流向美国军方的消息引发广泛讨论。这笔被特朗普称为 "爱国者馈赠" 的资金,在政府财政僵局中被赋予特殊意义,但其实际作用与潜在影响值得理性审视。本文将从数据对比、法律争议和政治影响三个维度,剖析这笔捐款在军人薪资体系中的真实分量。

美国联邦政府因两党预算分歧陷入停摆已持续 25 天。在此期间,130 万现役军人仍需继续服役,约 200 万文职雇员被列为必要人员正常工作,但薪资发放面临严峻挑战。联邦政府年度军人薪资支出巨大,平均每两周就需约 70 亿美元用于薪资发放。
为应对危机,国防部已动用研发预算中 80 亿美元的未动用余额。相关分析显示,其中 65 亿美元已用于支付部分薪资,剩余 15 亿美元远不足以覆盖月底预计的薪资需求,资金缺口高达 45-55 亿美元。这种财政压力下,外界对军人薪资能否按时发放的担忧持续升温。

当地时间 10 月 23 日,特朗普政府宣布接收一笔 1.3 亿美元私人捐款,五角大楼依据 "一般捐赠接受权" 制度予以接收,并明确资金将用于 "抵消军人的工资与福利成本"。最初保持神秘的捐赠者身份,后被证实为 83 岁的富豪蒂莫西・梅隆 —— 前财政部长安德鲁・梅隆的孙子,也是特朗普的主要政治支持者。公开记录显示,梅隆去年曾向支持特朗普的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捐赠 5000 万美元,其家族长期与共和党保持密切联系。
五角大楼发言人肖恩・帕内尔在声明中强调,这笔捐款是 "雪中送炭之举",旨在缓解政府停摆期间的军人薪资压力。特朗普则多次在公开场合盛赞捐赠者 "热爱军队、热爱国家",并暗示捐款是对民主党 "扣发军队薪饷" 的回应。
从纯粹的数字对比看,1.3 亿美元在庞大的军事薪资体系中显得微不足道。美国现役军人约 130 万人,平均分配后每人仅能获得 100 美元,这一金额在当前通货膨胀背景下,对缓解军人家庭经济压力作用有限。参考美国军方每两周 70 亿美元的薪资支出规模,这笔捐款仅相当于 0.38 个薪资周期的 1.9%,按日均计算则只够支付全军不到 1/3 天的工资。
更具说服力的是数据对比:美国联邦政府在军人薪资上的年度支出庞大,1.3 亿美元仅占这一数字的很小比例。即便聚焦于当前的薪资缺口(45 亿 - 55 亿美元),这笔捐款也只能填补 2.4%-2.9% 的资金空缺。相关评估直指核心:"这更像是象征性姿态,而非实质性解决方案。"

合法性困境构成了最直接的挑战。美国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国会拥有 "钱袋子权力",即联邦资金的拨款权。现行法律仅允许军方接受私人礼物用于 "资助学校、图书馆或帮助受伤士兵",而非支付常规工资。《反赤字法案》进一步禁止联邦机构 "在未经国会授权情况下接受或使用私人资金支付政府开支",这使得捐款的实际使用面临法律障碍。
政治影响层面呈现复杂图景。特朗普政府将捐款描述为 "爱国行为",并借此批评民主党 "危及国家安全",使这笔资金成为两党博弈的新筹码。五角大楼声明中 "在民主党决定扣发军队薪饷之际" 的表述,更凸显其政治属性。相关担忧具有代表性:"如果允许私人资助军队薪资,那未来是否会出现资助 FBI 或司法部的情况?这将彻底动摇三权分立的财政基础。"
治理风险的深远影响同样不容忽视。政府停摆本是预算程序失效的产物,而私人捐款试图绕过正常拨款机制,被批评为 "将军人待遇当作酒吧账单来随意支付"。这种做法模糊了公共财政与私人资本的界限,当 130 万军人的薪资安全需要依赖富豪 "施

舍" 时,联邦政府的基本治理能力受到严峻质疑。
1.3 亿美元捐款事件犹如一面棱镜,折射出美国政治体系的多重矛盾。从薪资补充角度看,其实际作用微乎其微 —— 仅能覆盖不到 1/3 天的全军薪资,每位军人分得的 100 美元也难以解决实际困难。从制度层面看,此举涉嫌绕过国会拨款权,挑战了宪法确立的财政制衡原则。更深层而言,当一位富豪的捐款被塑造成 "拯救军队" 的义举时,美国政府停摆 25 天导致的治理失效反而被部分掩盖。
数据清晰显示,军人薪资危机的根源在于年度军费支出与国会预算僵局之间的结构性矛盾,而非 1.3 亿美元级别的资金缺口。解决之道仍在于打破两党政治僵局,重建联邦政府的预算正常秩序。正如多位专家指出的,真正的风险不在于当前的薪资缺口,而在于将私人捐款视为政府职能的替代方案 —— 这种权宜之计或许能缓解一时之急,却可能永久损害美国宪政体系的财政根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