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我也想做个情绪稳定的妈妈

我也想做个情绪稳定的妈妈,这句话,很多妈妈都说过,包括我。每次说出口的时候,心里都带着点自责,有点无奈,也藏着一丝期待—

我也想做个情绪稳定的妈妈,这句话,很多妈妈都说过,包括我。每次说出口的时候,心里都带着点自责,有点无奈,也藏着一丝期待——期待自己能更平和,能笑着面对孩子的一切,哪怕他把面条糊了一脸、把绘本撕成纸片、在超市里因为不能买糖果躺地大哭。

但现实是,我们不是圣母,不是超人,我们是会累、会烦、会崩溃的普通人。所以,今天我不想讲“你应该情绪稳定”,我想和你聊聊:如何在不完美的日子里,做一个“够好”的妈妈。

先接住自己,再接住孩子,孩子发脾气时,你是不是第一反应是“别哭了”“有什么好哭的”?我们总急着解决问题,却忘了情绪本身不需要被解决,它需要被看见。

其实,孩子的情绪像一面镜子,照出的常常是我们自己的不安。你吼他,不是因为他太吵,而是因为你刚加完班,脑子里还堆着工作,心里还惦记着没洗的衣服。那一刻,你的情绪早就满了,他只是轻轻碰了一下开关。所以,当孩子情绪爆发时,先别急着“教育”。试试蹲下来,轻声说:“你现在很生气,是吗?”“你想要那个玩具,不能买,你很难过。”用语言帮孩子命名情绪,是安抚的第一步。而更重要的是,你也得学会对自己说:“我现在快炸了,我需要冷静一下。”去洗手间照照镜子,深呼吸十秒,甚至躲进被窝里叹口气。允许自己有情绪,是情绪管理的开始。

别追求“零吼叫”,追求“修复力”,没有不吼孩子的妈妈,只有学会道歉的妈妈。我曾经因为孩子把牛奶打翻,冲他大吼:“你怎么总是这么不小心!”他愣住,然后哇地哭出来。那一刻,我后悔了。但我没有说“都是你惹我生气”,而是等他平静后,抱着他说:“妈妈刚才吼你,是因为我太着急了,不是你不好。妈妈也会犯错,但我爱你,我会努力下次不这样。”你知道吗?那次之后,孩子反而更愿意和我沟通了。他甚至有一次主动说:“妈妈,你今天有点凶,你是不是累了?”,亲子关系不怕犯错,怕的是拒绝修复,一次真诚的道歉,比十次“完美表现”更有力量。

给情绪找个“出口”,别让它堵在心里,妈妈的情绪不能靠“憋”来稳定,得靠“流”。你可以每天给自己十分钟,不刷手机,不带娃,就静静地喝杯茶,听听歌,写写日记。也可以和信任的朋友吐槽:“我今天差点把孩子塞回肚子里。”——说出来,情绪就卸下了一半。

我认识一位妈妈,她在家设了个“冷静角”:一张小椅子,几本减压绘本,一个沙漏。她和孩子约定:“谁生气了,都可以先坐到这里,等沙漏漏完再说话。”结果,最后用得最多的是她自己。情绪稳定,不是没有情绪,而是学会和情绪共处。

接受“不完美”,才是真正的温柔,我们总被灌输“要做60分妈妈”“80分就好”,但现实是,很多时候我们连60分都不到。孩子发烧时你还在回工作邮件,他画画你心不在焉,他讲故事你打哈欠……这些时刻,我们都会自责。可你想过吗?孩子需要的不是一个完美的妈妈,而是一个真实的妈妈。他需要知道,妈妈也会累,也会难过,也会犯错,但妈妈依然爱他,愿意和他一起面对。这种“不完美中的连接”,才是孩子安全感的真正来源。

情绪稳定的妈妈,不是从不发脾气,而是发了脾气后,依然能拥抱孩子,也能拥抱自己。我们不必追求“零情绪”,而是要学会在情绪来时,不被它吞噬,也不让它伤害最爱的人。所以,从今天起,试着对自己温柔一点。你不是超人,你只是一个努力想把爱好好传递的妈妈。而这份努力本身,就已经值得被肯定。

愿我们都能在烟火日常里,做一个“够好”的妈妈——会生气,会道歉,会成长,也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