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认真做功课的米巴
先来看看上个月70城房价数据

这个数据统计局每个月中旬都会出,可以看到全国普跌,而且跌幅扩大,去年还有个别城市止跌,然后就像短效药一样,药效一过,又下去了。
这个是平均数据,落到具体的板块和小区上更惨淡。这种急跌加上断G的风险在持续加大,作为普通人来说,如果房子剩余的价值无法覆盖掉贷款,那么继续用现金流去还按揭就失去了意义,会有更多的人动摇,而银行现在也不强势了,能劝一个是一个,可以少还慢还,千万别撂挑子。
外媒在传楼市3个招。

一、贷款贴息
给新买房的贷款贴息,继续降低房贷利率。以厦门为例,现在买新房,房贷利率大概在3.05%左右。公积金2.6%。
如果贴息能做到50-100bp,那么商业贷利率就可以下降到2.0-2.5%之间。
我们来看看这一年的贴息政策主要发力普通消费端。
1.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时间: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
贴息对象:居民使用贷款经办机构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不含信用卡业务)中实际用于消费的部分,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日常消费,以及单笔5万元及以上的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等重点领域消费。
贴息标准: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最高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的50%。每名借款人在一家贷款经办机构可享受的全部个人消费贷款累计贴息上限为3000元(对应符合条件的累计消费金额30万元),其中单笔5万元以下的个人消费贷款累计贴息上限为1000元(对应符合条件的累计消费金额10万元)。
2.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时间:2025年3月16日至2025年12月31日。
贴息对象: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8类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资金需用于改善消费基础设施和提升服务供给能力。
贴息标准: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贴息期限不超过1年,中央财政、省级财政分别承担贴息资金的90%、10%。单户享受贴息的贷款规模最高可达100万元。
二、提高专项扣税
上面那条不涉及老用户,这条应该能全覆盖。而且我觉得很有意义。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研究过个税抵扣里的第一大项房贷抵扣,这里面有一个BUG,就是这个房贷抵扣一辈子只能用一次!
如果你第一次买房,然后填报了个税抵扣,之后过了几年后想换房,一般就是先把旧的房贷还了,然后新买房再新贷款。然后你再填个税抵扣,不好意思,这次不能抵扣了。一年是12000,如果是10%的交税比例,那就是要多交1200的个税。
这个政策的初衷应该是为了降低房贷压力。没想到依然是老用户不如狗系列。
这次要提高,那么就是每月1000元提高到2000元,每年可以少交2400的个税。也是一个小小的利好。
只不过更希望能够修复这个不让换房的BUG。应该修改成只能抵扣一套,而不是一辈子只能抵扣一次。
三、降低契税
现行的契税是家庭首套,140平以下的1%,140平以上1.5%。按照一套房300万计算,契税就是3万块。降低0.5个百分点的话,就是省1.5万。
新房主要是契税,主要由买家出。
二手房除了契税,还有个税和增值税。从征税出发点来说,契税主要是买家缴纳,个税和增值税由卖家缴纳。不过实际执行来说不一定,看具体情况。
总结
政策出发点还是在做打补丁的方式来提振需求端,一味的降低供给解决不了问题。不过现在这些只能是给那些原本就想买房赠送的礼包,对于那些想买又怕损失房价跌幅的来说,这些礼包能否抵消未来可能的本金损失。
这些政策更多的是在市场触底后对于平稳甚至能微微回调之路的一点助力,对于一个还未触底的市场来说力度有限。
本文完,欢迎关注、转发、在看。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