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遗嘱,让所有亲情现出原形。
上海杨浦区一套价值1500万的房产,一名癌症晚期丈夫在生命最后时刻立下遗嘱——全部留给父母,妻子儿子一分没有。

这场围绕遗产的争夺,揭开了这个高知家庭最不堪的一面:女博士妻子拒绝公婆同住,丈夫临终前上网发帖控诉,三场官司让一家人彻底反目。
2001年,刚满30岁的毛卫东在上海杨浦区买下了一套房子。当时花了1500万,这不是个小数目,是他辛苦打拼的成果。

2016年,毛卫东被查出癌症晚期。在生命最后时刻,他做了一件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事——专门请律师立下遗嘱,白纸黑字写清楚:房子和剩余存款,全部留给父母,妻子包玲玲和儿子一分钱都拿不到。

为什么这么做?邻居们都说,这事还得从包玲玲拒绝和公婆同住说起。
包玲玲顶着女博士的头衔,在外人看来是个高级知识分子。但家里的那些事,却是一地鸡毛。
她坚决不肯和公婆一起住。老两口特地从安徽赶到上海,想帮忙带带孙子,结果没住几天就闹得不可开交。最激烈的时候,甚至惊动了警察。
“报警赶公婆那一幕,邻居都瞧见了,”知情人透露,“在上海这边,算是把面子都丢光了。”

毛卫东去世后,这个家彻底散了。先后打了三场官司:
第一场是遗产官司。毛卫东在病重期间,包玲玲还在闹离婚分财产。但遗嘱写得明明白白,法院判决1500万房产归毛卫东父母所有,包玲玲连钥匙都摸不着。
第二场是名誉权官司。毛卫东住院期间,曾在网上发帖诉说妻子不管不顾还要离婚。包玲玲以侵犯隐私为由起诉公婆,最终法院判决公婆赔偿5万元。

第三场最让人心酸——探视权官司。老两口想见孙子,却要上法院申请。法官认为孩子太小,强行见面反而不利,驳回了他们的请求。
最让毛家人寒心的是毛卫东生病期间包玲玲的态度。
医院和医生确实是她联系的,毛家人对此表示感激。但从住院的18天,到动手术的11天,她从来没有陪过夜。

“也不是每天来,每次来的时间就半小时到1小时左右。”毛家人回忆,“平时也几乎没有电话、短信。偶尔有的微信就几个字:‘还好吗?都好吧’”
如今,房子归了老人,孙子见不上面,一个家连根都断了。

这场悲剧里,说不清到底是谁的错。是两个世界的人硬凑在一起?是农村老人想过一家人热热闹闹的日子,碰上了上海媳妇非要独立空间?
看完这个故事,心里有点发凉。钱虽然能买来房子,但买不回亲情。当一家人要对簿公堂时,其实所有人都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