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rnitin到底是如何判定AI内容的?为什么你的AI率报告是0%、*%、20%甚至更多?AI率报告中蓝色、紫色标记的内容是什么意思?Turnitin最近更新和维护了什么?如何使用AI辅助又能让它查不出来呢?
一、Turnitin是如何判定AI内容的
Turnitin是根据你上传的文本进行拆分,形成若干个小段落,段落之间会有一些重叠的部分,检测时就能保证每个句子能在上下文中被精准的分析到(用词偏好、句式结构、语法特征等)。段落中的每个句子就会获得一个分数平均值,形成AI率报告的百分比数值。
TurnitinAI写作检测模型评分标准

从图中可以看出:
分数平均值0.3-0.6:就算是AI生成的也不会被标记为AI内容。
分数平均值0.6以上-0.97:判断为AI生成。
很多人误以为,TurnitinAI写作检测模型能检测出你的文本是否用过Deepseek、ChatGPT或Claude的痕迹。这是错误的,它的真正逻辑是分析的你文本特征,而不是你的使用行为。
简单来说:不会关心你用没用过AI辅助,只判断你的文本像不像AI输出的内容。
特别提醒:进行自查时,要搞清楚TurnitinAI写作检测模型是不是同步更新了(10月份进行更新和维护),是否会被收录等。不然AI率检测不准不说,还会导致二次检测相似度直接100%。
Turnitin查重同步更新且不收录版

二、TurnitinAI率报告如何解读
TurnitinAI写作检测模型准确率虽高,但还是可能会出现误判和保护学生原则,出具的AI率报告有以下三种情况。

显示为0%:这并不代表一个AI词都没有。而是Turnitin出于谨慎,将置信度低于20%的结果统一显示为0%,以避免过度恐慌。
显示为*%:当系统判断存在较高的误报可能性时,就会选择不显示具体数字,这是对你的一种保护。
显示为≥20%的具体数字(如46%):这就意味着系统以很高的置信度判断文中存在相当比例的AI生成内容。
蓝色、紫色标记的内容是什么意思:

蓝色内容:可能是由大型语言模型生成的AI文本。
紫色内容:可能是使用AI转述工具或文字改写工具修改过的AI生成文本。
三、Turnitin最近更新和维护了什么
根据Turnitin公告,2025年10月14日,更新了AI写作检测模型,以在保持低误报率的同时提高召回率。

也就是说,更新后的AI检测模型能识别出更多AI内容,同时仍然保持较低的误报率。更新前检测的报告不会自动变动,新模型只针对升级后重新检测的内容。
2025年10月25日Turnitin又进行了系统维护,但此次未提及具体更新内容,据同学反应维护前后的AI率检测未发生变动。

四、更新后哪些坑不要踩
TurnitinAI写作检测模型不仅能检测出像AI生成的内容,还能够识别出经过AI辅助工具改写过后的内容。以下操作几乎一抓一个准:
先写再翻:先用AI写好中文,再翻译成英文。这种方式也是行不通的,因为你的文本本身就带有AI特征,翻译后依然还是存在的。
直接照搬:整段或全文复制AI生成的内容,这就是自首行为,系统会直接标蓝。

无效伪装:用AI改写AI文本,同义词替换、句式调整或其它改写等,系统会标为紫色。

润色踩坑:有些润色工具也带AI改写功能,使用后也有可能标蓝色。
五、如何使用AI辅助与深度加工
前面就提到了,TurnitinAI检测不是不能用AI辅助,关键是看你如何用。只要你遵循以下原则,AI依然还是你的强大帮手。
灵感激发:用AI来构建大纲、开拓思路、找到新的研究角度、验证方法等,千万不要直接照搬。
复述改写:将AI生成或翻译后的内容深入理解后,用微信语音转文字功能,将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出来,再进行精修,如果内容太长可以分段复述再组合。
个人痕迹:加入你自己的案例分析、课堂上讨论、实验数据、实习经历、研究过程中的反思或对结论局限性的讨论。这些永远是AI无法编造的,也能极大地冲淡AI嫌疑。
主动植入:适度加入一些个性化的转折词、体现你思维过程的设问句。这不是为了制造错误,而是为了打破AI文本那种绝对平滑的机器感。
语法拼写:使用Grammarly进行基础的语法和拼写检查。只要不触动那些会改变句子结构的AI重写功能。
六、专业降英文AIGC率工具推荐
早降重系统专为学术论文设计,支持英文降AIGC率+降查重率。

核心功能:
智能降重:保持原意的前提下降低AI率+降查重率。
专业术语保护:专业词汇锁定,确保不被误改。
一键降重:无需输入指令,上传需要降重内容即可,并提供修改建议,快速降低AIGC率+降查重率。

多种模式:支持全文上传、修改阶段的局部内容上传、AIGC检测报告+查重报告上传等。
同屏对比多次修改:降重后的报告对照版,支持同屏对比原文、二次修改建议、同义词替换、在线免费手动修改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