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过“退款不退货”方式两年下单476笔,累计骗取财物价值高达25万余元,这种“狂薅羊毛”现象,你见过吗?
先看新闻故事。近日,浙江台州警方侦破一起利用外卖平台漏洞“薅羊毛”的案子:有人在短短2年时间,先后从同一家商超骗取了高达25万元的货物。这起案件缘于商超工作人员发现后报警。
据这位“狂薅者”介绍,她通过外卖平台在该商超购物,偶然发现了一个平台漏洞:申请售后退款后,商超依旧会照常发货。这种“0元购”的方式让她十分“解压”,商超也一直没有发现。于是她变本加厉,两年时间狂薅25万元。
不得不说,这位薅羊毛的女士很贪心、很疯狂。当然,她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不仅薅走的部分商品还退还,还要赔偿商超的经济损失,而且,警方还以涉嫌诈骗罪对其依法立案查处。
需要为此反思的,一是相关外卖平台存在管理漏洞,给了不法人员利用“退款不退货”薅羊毛的机会。
二是,相关商超也存在管理问题,如果早日发现商品被薅,就能及时制止“狂羊毛”行为。
对此,我的看法是,消费者不要耍小聪明,更不要太贪心。可以薅合法的“羊毛”,比如利用商家优惠促销;但不可以骗取财物,否则,将难逃法网。
而相关外卖平台和商超的管理漏洞,客观上纵容了“狂薅者”的贪欲。
近年来,“薅羊毛”现象经常出现,不但“双11”“618”被称为“薅羊毛节”,平日里也能看到各种“薅羊毛”新闻,从电商平台到外卖平台等,都给“羊毛党”提供了“薅羊毛”的机会。
有的商家和平台特意把“薅羊毛”作为引流、促销手段,而有的商家和平台则因为工作疏忽,被眼贼的消费者偷偷薅走了羊毛。
不夸张地说,我们已经迈入“薅羊毛”时代。
如何玩“薅羊毛”的游戏,对平台、商家、消费者都是一种考验。
如果企业不擅长营销,如果消费者被侵权,都可私信我。
关注我,我是长期专注于消费领域的博主,可以为企业和消费者提供不同解决方案。
欢迎大家评论、点赞、转发,我们共同守护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