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口腔医学教育中,后牙全冠预备的轴壁角度、肩台形态、聚合度控制,稍有偏差直接影响修复体的密合度、强度与咬合。但对医学生而言,传统教学常面临看十遍不如练一遍的困境:石膏模型反复打磨损耗快,操作失误难以及时纠正,初学时因紧张导致的动作变形更让教学效果打了折扣。

随着星慧口腔数字化虚拟仿真平台的应用,这一痛点正被逐步化解,一套能练、能纠正、能复盘的后牙全冠预备教学训练系统,正在重塑口腔实训课堂的形态。这套口腔数字化虚拟仿真平台包含100多种实验术式,将临床实验场景搬进VR虚拟空间。

其中后牙全冠预备教学训练系统打破了单向练习的局限。过去学生备完牙只能等带教老师逐一检查,现在每一步训练操作都会被系统记录:从初始牙体形态到最终预备体,每个关键步骤参数会生成考核分析报告,比如近远中邻面聚合度、肩台是否连续均匀、牙体组织是否保留足够厚度。老师通过后台调取考核数据,能精准定位学生的薄弱环节——是车针控制问题,还是对解剖标志的识别有误,针对性指导效率大幅提升。

据口腔医学院的教学老师反馈,过去学生练习一个牙冠预备需消耗3-5颗石膏模型,成本高且无法复现动态失误。现在借助系统,学生能在VR虚拟空间里反复推敲,教师也能通过后台数据精准定位薄弱环节。院校使用三个月后,学生临床初操作的一次性合格率提升了40%。

实践表明,口腔数字化虚拟仿真训练可显著提升操作规范性与一致性,缩小不同基础学习者的成绩差距,并因可视化、可量化、可重复而受到师生认可;将其与实体训练结合,更有利于临床迁移与教学质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