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难怪武松能成佛,你看唯一让他动情的女子叫啥?她让武松迷途知返

若让你来客观的评价武松,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或许有人会说了,武松还能怎么评价,他是“英雄人物”,这事儿难道还有变数?

若让你来客观的评价武松,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或许有人会说了,武松还能怎么评价,他是“英雄人物”,这事儿难道还有变数?

这就是以讹传讹的最大弊端了,武松的英雄之名是基于“景阳冈打虎”这件事,他的英雄之名前面从来都少不了“打虎”二字,换言之,抛开打虎的壮举,武松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英雄人物。

(武二爷剧照)

甚至你仔细读过原著就应该知道,他也做过不少恶事,不过话说回来,为何他最终还是立地成佛了?

一、从假行者到真佛陀

自打武松在孙二娘那儿得了一套头陀装束之后,他就开始以“行者”的身份闯荡绿林了,不过很明显,此时的他与佛门没有半点关系,他本身也没太多的佛性,只是个我行我素的狠人。

那么武松做过什么恶事呢?

首先他初登场,在柴进府上遇上宋江,道明自己是如何来到此处时,就说过这么一句:“小弟在清河县,因酒后醉了,与本处机密相争,一时间怒起,只一拳打得那厮昏沉。小弟只道他死了,因此一径地逃来,投奔大官人处躲灾避难,今已一年有馀。”

醉酒后把人打得生死未卜,就这么一走了之,你说这是英雄汉?别说“路见不平拔刀相”了,他自己不就是制造不平之事的人吗?

接着他在回乡的路上打死猛虎,那倒算是为民除害。

可在老家,他见嫂嫂是个风流之人,那潘金莲早已臭名昭著,他却不劝哥哥休妻,因为他也知道,哥哥一旦休妻,就再难娶到如此美艳的妻子了,所以他一时的隐忍换来的是哥哥被毒死,哪怕他为哥哥报了仇,也换不回哥哥的性命了。

(武松、蒋门神剧照)

接着他因杀人而落囚,被押送去孟州,途中经过十字坡,遇上做开黑店做人肉包子的张青、孙二娘夫妇,他不仅没杀了这两个恶人,还与他们结拜,这是不是助纣为虐?

在那里他先帮施恩教训蒋门神,后来却因张都监的收买,就有心为张都监卖命,这算不算见风使舵?

后来他血溅鸳鸯楼,便投二龙山去了,再到三山聚义,才上了梁山。

整个过程中,武松都没有展现出半点与佛门有缘的样子,可后来的他还是立地成佛了。

至少书中是这么写的:“武松对敌有功,伤残折臂,见于六和寺出家,封赠清忠祖师,赐钱十万贯,以终天年。”

他是在六合寺出家,被皇帝封了清忠祖师之名。

所以凭什么武松明明也做了不少恶事,却还是得了个相对体面的结局?

其实原著中也写得很清楚。

(武松剧照)

比如第四十五回中就有这么一首诗:“朝看楞伽经,暮念华严咒。种瓜还得瓜,种豆还得豆。经咒本慈悲,冤结如何救。照见本来心,方便多竟究。心地若无私,何用求天佑。地狱与天堂,作者还自受。”

这世间的一切都是有因果的,武松经历的一切也不例外,而他能得如此结局,或许与一位女子有关。

二、武松遇上的女子

你还别说,武松虽是个糙汉子,还真是有不差的桃花运。

起初他回乡之后,他那嫂嫂就对他展现出了万般柔情,不过正如武松自己所言,他可不是那猪狗不如的东西,他绝不会对自己的嫂嫂动情,因此在潘金莲勾引他时,他只厉声斥责那大嫂,双方只闹得不欢而散。

而到了十字坡,他遇上孙二娘时,也没给那女子好脸色看,他一眼看穿孙二娘心术不正,于是他多了个心眼,一直防着那毒妇,继而在孙二娘对他下手时,反将那女子擒住,至于后来他与孙二娘结义,也只是看在张青的面子上,毕竟张青待他实在客气。

(武松大战道人剧照)

再就是玉兰,那张都监用玉兰收买武松,武松也确实感激张都监,不过你要说他真对那玉兰动了情,似乎也没有。

毕竟后来他血溅鸳鸯楼时,对玉兰痛下杀手也丝毫不含糊,如杀鸡宰羊一般,没看出他有半点犹豫。

所以这些女子都谈不上让武松动情,他依旧是我行我素的那个杀神。

唯独有一位女子不同,那人即是张巧莲,也就是他在蜈蚣岭遇上的张小姐。

三、唯一的救赎

其实蜈蚣岭一节也展现了武松恶的一面,比如他杀那道童的时候,就毫不留情。

说是:“武行者拿起块石头,便去打门。只见呀地侧首门开,走出一个道童来,喝道:‘你是甚人?如何敢半夜三更,大惊小怪,敲门打户做甚么?’武行者睁圆怪眼,大喝一声:‘先把这鸟道童祭刀!’说犹未了,手起处,铮地一声响,道童的头落在一边,倒在地下。”

请问这道童做了什么恶吗?他只是被王道人拐来的可怜孩子。

并没有,只是武松杀红眼了,他杀了“飞天蜈蚣”王道人后,甚至还想杀了被王道人掳来的张小姐。

可此时张小姐的一番话却让武松愣住了。

书中只道:“那妇人收拾得金银财帛已了,武行者便就里面放起火来。那妇人捧着一包金银,献与武行者乞性命。武行者道:‘我不要你的,你自将去养身。快走,快走!’那妇人拜谢了,自下岭去。武行者把那两个尸首,都撺在火里烧了,插了戒刀,连夜自过岭来。”

(女子剧照)

那女子主动示好,武松反倒良心发现了,是啊,这女子压根没对自己做什么恶事,他何须斩尽杀绝?对方也不过是个可怜人罢了。

而有一说,那女子名为张巧莲,说那“巧”通“敲”,敲木鱼的“敲”,“莲”也与佛门有缘,仿佛暗示着武松要从此向善,事实也确实如此,这一刻,武松从杀人的行者,逐渐向佛门靠拢,后来那被斩断的左臂,倒像是让他斩断尘缘一般,他会诚心投入佛门,继而立地成佛,也就说得通了。

其实《水浒传》从来就不是歌颂绿林好汉的一本书,它写的是普通人的无奈,写的是因果,即便是武松,他所经历的一切,也是符合因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