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杯幽兰拿铁,半杯都是国风”——在长沙街头排过茶颜悦色长队的人,都懂它的独特魅力。如今,这个靠“新中式”出圈的茶饮品牌,正从消费市场走向资本舞台。随着港股上市筹备进入关键期,茶颜悦色的每一步动作都牵动着行业神经,这场资本突围战,不仅是它自身的跃迁,更藏着新茶饮行业的未来密码。
上市提速:从美股到港股的战略转向最近,茶饮界又有大动作!茶颜悦色母公司湖南茶悦文化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正快马加鞭地推进港股上市计划。从 2023 年开始,茶颜悦色的上市传闻就没停过,一会儿说要赴美上市,一会儿又传要在港股敲钟。这次改道港股,明显是在主动适应资本市场环境。
据媒体2025年11月最新报道,茶颜悦色已与中金公司、摩根士丹利签署上市保荐框架协议,计划募集5亿-8亿美元资金,用于供应链升级及全国化布局,当前机构给出的估值区间为48亿-55亿美元(未获官方确认)。相比之前赴美上市的传闻,港股市场对内地消费品牌的文化认同感更强,政策也更便利——2025年5月央行、外管局联合发布的境外上市资金管理新规,明确简化募集资金调回流程,为企业赴港上市提供了政策支持。再看看蜜雪冰城(2025年5月港股上市)、古茗(2025年10月提交港股招股书)等同行,均锚定港股赛道,茶颜悦色的资本之路逐渐清晰起来。
2024年,茶颜悦色股东结构出现明显调整。据企查查工商信息显示,天图资本、元生资本等早期投资机构通过股权转让退出,新增香港法人股东Rose Xanadu HK Limited。这一股权变动被投行人士解读为搭建VIE架构的关键步骤,为境外上市扫清股权障碍的意图十分明显。
与此同时,茶颜悦色在品牌端动作频频。据其官方公众号披露,2024年12月18日,子品牌“茶颜咖啡”以店中店形式,在全国超1200家自营门店同步上线,推出9款茶咖融合饮品。这是继独立运营“鸳央咖啡”后,茶颜在咖啡赛道的又一布局,其“茶咖融合”战略进一步深化,也为资本市场提供了更多业务增长想象空间。
直营困局:规模与盈利的平衡术在茶饮行业“跑马圈地”的加盟潮里,茶颜悦色却坚持直营模式。据品牌2025年10月官方披露及赢商网监测,截至2025年9月,茶颜悦色在湖南、湖北、重庆、江苏等地拥有1312家自营门店。虽然和霸王茶姬(2025年Q3公开数据:全球门店8600家)、蜜雪冰城(2025年半年报:全球门店53014家)这些加盟品牌比起来规模偏小,但茶颜悦色的单店盈利能力表现突出。据头豹研究院2025年Q3行业研报估算,2024年其母公司营收约31.2亿元,净利润4.6亿元,净利率14.7%,显著高于新茶饮行业8.3%的平均水平。
直营模式为茶颜悦色筑牢品质壁垒,确保产品与服务的高度统一。据品牌运营数据披露,其周边衍生品销售占比约30%,会员消费GMV占比超75%,两项数据均位居头部茶饮品牌前列。这背后是直营模式带来的深度运营优势,使茶颜悦色成功构建“产品+文化”的消费生态,粉丝忠诚度较高。但直营模式也存在扩张瓶颈,全国化布局速度慢于加盟品牌,这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
一直以来,湖南是茶颜悦色的核心市场。但随着竞争加剧,霸王茶姬在湘布局提速,据赢商网2025年10月最新监测数据,霸王茶姬在湖南门店数已达茶颜悦色的32%,其中常德、株洲等二线城市门店数量差距缩小至8%以内,局部市场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
为了打破困局,茶颜悦色开始实施 “区域加密 + 子品牌渗透” 策略。在江苏、重庆等新一线城市,茶颜悦色加大了门店布局力度,通过密集布点,提高品牌曝光度和市场占有率。同时,茶颜悦色还推出了古德墨柠(柠檬茶)、小神闲茶馆(纯茶)等子品牌,覆盖不同的消费场景和人群,试图在不降低品牌调性的前提下,找到新的增长曲线,突破地域限制带来的增长瓶颈。这种策略虽然稳健,但要在全国市场站稳脚跟,还得加把劲,如何平衡好规模扩张与盈利之间的关系,是茶颜悦色接下来要攻克的难题。
上市窗口期:机遇与风险的博弈曾经炙手可热的新茶饮市场已进入增速放缓期。据艾瑞咨询2025年Q3最新报告,2025年中国新茶饮市场规模预计达3860亿元,增速降至5.1%,连续三年下滑。资本端同样趋冷,港交所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港股消费类企业IPO通过率降至30%,奈雪的茶(股价较发行价下跌42%)、茶百道(股价较发行价下跌28%)等上市品牌股价持续承压。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茶颜悦色凭借“新中式茶饮”的差异化标签,仍保持较强市场竞争力。
从“幽兰拿铁”“声声乌龙”的诗意命名,到古典仕女logo、国风门店设计,茶颜悦色将传统文化与茶饮深度融合,构建起强辨识度的品牌形象。这种文化属性已转化为商业价值,2024年其周边产品营收占比近30%,成为品牌重要盈利支柱。美股市场曾对这类“中国文化IP”企业寄予厚望,但茶颜悦色转向港股后,需向投资者持续证明差异化优势与创新能力,才能巩固市场信心。
上市地点的选择与监管环境、市场预期紧密相关。茶颜悦色最初传闻计划赴美上市,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对中概股有严格的PCAOB审计要求,合规成本较高。相比之下,港股更看重企业盈利稳定性。据行业估算,茶颜悦色2023年净利润约5亿元,2024年受新市场拓展成本影响微降至4.5亿元左右,虽保持盈利但增速趋缓,这需要其在招股书中详细解释直营模式下成本控制与规模扩张的平衡逻辑,以打消投资者顾虑。
2025年境外上市监管环境更趋透明,5月央行、外管局联合发布的境外上市资金管理新规,明确简化募集资金登记流程,允许企业将部分资金留存境外用于海外业务拓展。但证监会同步加强了备案管理,截至2025年5月,已有249家境内企业完成境外上市备案,备案审查重点集中在股权架构合规性、资金流向等方面。茶颜悦色采用的VIE架构搭建是否合规,老股东退出时是否涉及对赌协议,这些敏感问题,都需要在招股书中详细说明。只有充分披露信息,积极回应监管关切,茶颜悦色才能消除市场对其上市进程的疑虑,顺利登陆资本市场。(资钛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