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文脉精神"李佰虎艺术展开幕

师古师心李佰虎的文脉精神——文/邵大箴中国山水画的形成,可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而后历代文人墨客在以文言志的同时,借助绘

师古师心李佰虎的文脉精神

——文/邵大箴

中国山水画的形成,可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而后历代文人墨客在以文言志的同时,借助绘画以更加直观的表现方式抒发和表现情意。可以说中国山水画是历代文人画家追求和向往的精神家园……山水画是国人情思最为厚重的文化积淀。早在战国时期,山水画就已出现在壁画和丝织品上。经东晋人物画家顾恺之发展,历经南北朝至隋唐,才逐渐摆脱作为人物画的背景,并发展成为独立画科。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中国最早的一幅山水画《游春图》画中的人物只不过是点景而已。它一变六朝绘画中的墨勾色晕法为勾线填色、重彩青绿法,开青绿山水之先河。从而标志着中国山水画的形成和进步。

李佰虎从历代名画记中得到启示,于是到了苏州的近水山庄跟随金陵画派的代表人物亚明先生一起潜心研究历代名家名画真迹。他从南京博物院到北京故宫博物院、从辽宁博物院、天津博物院到上海博物馆,到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所到之处,细看赏阅,心摹手追,一晃就是几十年。李佰虎从上世纪90年代始跟随亚明先生在南京学画,中间经亚明先生引荐与关山月、黄胄、黎雄才、陆俨少诸先生游。并深知从艺之艰辛。1992年3月他携画到北京请王朝闻先生请教,先生问:你从哪里来?佰虎说我从无锡来,我从小喜欢画画,几十年临了50多幅宋代山水画,其中有一幅是用了一年半的时间临摹的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请王老指教。王老欣然在佰虎的临摹作品手卷上题字:“这种恳下苦功、认真学习传统的青年画家,在我看来非常难得”。二十年后必成大器!与佰虎共勉之(王朝闻)1992年6月8日于北京红庙北里3号。

时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绿了笆蕉,如今的李佰虎已经从艺50多年了,这50年他居住在几十个平方的画室里默默的耕耘。砚中纸上、纸上砚中,用一只柔毫写出的人生情感和生活的足迹……他喜欢范宽的朴厚、苍茫;喜欢李成的雪景寒林及惜墨如金用笔方法;崇尚山林清舍的倪云林、散尽家财而独游太湖之山水间;更喜欢八大山人孤傲情怀和弘仁的冷逸格调……

他登上泰岳感悟人生的真谛。西上华山之险峰从容不迫,到壮游三峡的气势恢宏、望秋云神飞扬,观黄山之奇松;再到诗情画意的广西桂林。李佰虎诗云:阳朔山水九曲弯,水清月明夜难眠。平生多少梦绕事,到老方知做人难。吾心寄情山水间,追求平淡似神仙。此须做的工夫处,不损心中一片天。从李佰虎诗画中不难发现他的山水法虽师承多家然能容心言者。他的诗是他的人生写照。“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以如王维的诗情画意矣”……而他的山水画是继李可染之后,在中国山水画领域中又一座高峰,也是一位南北宗的继承者,更是一位善于思考有着超前意识的伟大的艺术家。

2017年8月23日

邵大箴于北京中央美术学院

李佰虎艺术简历

1982年考入江苏省文艺学院美术系学习,后入南京艺术学院工艺美术专业学习。1985年拜著名画家亚明先生学习山水画,1986年入中央美术学院随罗尔存教授学习油画。曾任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主席。现任中国画创作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文促会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画《绿水青山》悬挂在中南海中央政治局会议厅内,作品被人民大会堂、中央军委八一大楼、钓鱼台国宾馆、中国军事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等重要机构收藏。出版个人作品集20多部。2001年10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水墨画展。

黄山松云 纸本设色 144cm×366cm 2008年

三峡清秋图 纸本水墨 176.5cm×283cm 2005年

江山无尽图 百米长卷(局部)

江山无尽图 百米长卷(局部)

江山无尽图 百米长卷(局部)

江山无尽图 百米长卷(局部)

江山无尽图 百米长卷(局部)

秋山高境图 纸本水墨 130cm×248cm 2008年

东坡居士图 纸本设色 247cm×124cm 1997年

松石图纸本水墨 248cm×130cm 2008年

雪景寒林图 纸本水墨 180cm×96cm 2008年

秋山云泉图 纸本水墨 247cm×124cm 2021年

瑞雪寒林图 纸本水墨 247cm×124cm 2021年

古人笔意图 纸本水墨 180cm×96cm 1990年

唐人诗意图 纸本水墨 180cm×96cm 2008年

山溪秋日图纸本水墨180cm×96cm 2025年

黄山胜境图 纸本水墨 180cm×96cm 2025年

黄山高境图 金笺水墨 33cm×33cm 2008年

夏山清溪图 金笺设色 180cm×96cm 2008年

云泉高致图 金笺设色 33cm×33cm 2008年

溪山佳境图 金笺设色 33cm×33cm 2012年

望秋云神飞扬 金笺设色 33cm×33cm 2013年

瑞雪图 金笺设色 33cm×33cm 2014年

溪口千丈岩写生 金笺设色 33cm×33cm 2020年

山溪清韵图 金笺水墨 33cm×33cm 2025年

溪山高士图 金笺设色 33cm×33cm 2025年

江南烟雨图 金笺水墨 180cm×96cm 2025年

秋雨图 绢本水墨 34cm×24cm 2024年

唐人诗意图 绢本水墨 34cm×24cm 2024年

清逸图 绢本水墨 34cm×24cm 2024年

墨竹图(文与可笔意) 绢本水墨 24cm×34cm 2014年

墨竹图之一 纸本水墨 68cm×52cm 2025年

墨竹图之二 纸本水墨 68cm×52cm 2025年

墨竹图之三 纸本水墨 68cm×52cm 2025年

墨竹图之四 纸本水墨 68cm×52cm 2025年

墨竹图之五 纸本水墨 68cm×52cm 2025年

墨竹图之六 纸本水墨 68cm×52cm 2025年

清云之升图 纸本水墨 32cm×32cm 2024年

山色空蒙雨亦奇 纸本水墨 32cm×32cm 2024年

雨后新篁 纸本水墨 32cm×32cm 2025年

新篁图 纸本水墨 32cm×32cm 2025年

梅道人笔意 纸本水墨 96cm×180cm 20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