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家常菜里的 “硬菜担当”,红烧肉绝对能排进前三!不管是逢年过节的餐桌,还是平常日子的一餐,一碗油亮红透的红烧肉端上来,瞬间就能把食欲拉满。这菜看着讲究,其实在家做一点不复杂,掌握好选肉和熬糖色的技巧,保证做出来肥而不腻、瘦而不柴,每块肉都裹满酱香浓郁的汤汁,拌米饭能吃两大碗。
红烧肉的历史可久了,早在北宋时期就有类似的做法,不过那时候调料没现在丰富,做法也简单。后来经过一代代人改良,加入了酱油、冰糖、香料这些,慢慢变成现在大家爱吃的模样。
它不光是一道菜,更藏着中国人的饮食智慧 —— 用慢火炖煮的方式,把普通的五花肉变得软糯入味,还能让油脂慢慢析出,吃着不觉得腻,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口味的红烧肉做法。

做红烧肉,选肉是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得选带皮的五花肉,最好是肥瘦相间的三层肉,这样炖出来才会又香又嫩。
准备这些材料:五花肉 500 克(切成 3 厘米见方的块,别太小,炖的时候容易碎)、冰糖 30 克(用冰糖炒糖色,颜色更亮)、生姜 3 片、大葱 1 段(切成段)、八角 2 颗、桂皮 1 小块(没有也可以不放,家里常备的香料就行)、生抽 2 汤匙、老抽 1 汤匙(调色用,别放多了会苦)、料酒 2 汤匙(去腥味)、清水 1000 毫升(没过肉就行)、盐 1 小撮(最后调味用)。
处理五花肉有个小窍门,先把肉放进冷水锅里,加 1 汤匙料酒和 1 片生姜,开大火煮。水烧开后会浮起一层血沫,这时候用勺子把血沫撇干净,再继续煮 5 分钟,让肉里的血水充分煮出来。煮好的肉捞出来,用温水冲掉表面的杂质,沥干水分,这样后续炖的时候肉不容易散,也不会有腥味。

接下来炒糖色,这步决定了红烧肉的颜色和甜度。找个不粘锅,锅里不用倒油,直接放入冰糖,开小火慢慢炒。冰糖会慢慢融化,从白色变成浅黄色,再变成深琥珀色,这时候要盯着锅,千万别炒糊了,不然会发苦。
看到冰糖完全融化成琥珀色,立刻把沥干水的五花肉倒进去,快速翻炒,让每块肉都均匀裹上糖色,肉表面会慢慢变成红亮的颜色,这个过程大概 2 分钟。
然后就该加调料增香了,把生姜片、葱段、八角、桂皮放进锅里,和肉一起翻炒几下,闻到香料的香味后,加生抽和老抽,继续翻炒均匀,让酱油的香味融入肉里。接着倒入提前准备好的清水,清水要没过所有肉块,开大火把水烧开,之后转小火,盖上锅盖慢慢炖。

炖红烧肉最考验耐心,小火慢炖 1 个小时是少不了的。别着急开盖,让肉在锅里慢慢吸收汤汁的味道,炖到差不多 1 小时的时候,打开锅盖,用筷子戳一下肉,能轻松戳透就说明快好了。
这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加一点盐调味,然后开中火收汁,收汁的时候要时不时翻炒一下,让每块肉都裹上浓稠的汤汁,等到汤汁变得浓稠,能挂在肉表面,就可以关火了。
刚做好的红烧肉冒着热气,香味能飘满整个屋子。吃的时候先夹一块带皮的,皮软糯 Q 弹,咬一口满满的胶原蛋白,肥肉一点不腻,入口即化,瘦肉吸饱了汤汁,越嚼越香。最好搭配一碗白米饭,把红烧肉和汤汁浇在米饭上,拌匀了吃,每一口都超满足。要是喜欢吃配菜,也可以在炖肉的时候加几个鹌鹑蛋或者土豆块,吸满肉汁的配菜比肉还好吃。

红烧肉在中国人的饮食里,早就不只是一道菜了。逢年过节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红烧肉,象征着日子红红火火、丰衣足食;平常家里来了客人,端上一盘红烧肉,也是对客人的尊重。它代表着一种家常的温暖,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不管什么时候吃,都能让人感受到满满的幸福感。
其实做红烧肉不用追求多么复杂的技巧,只要选对肉、炒好糖色、耐心慢炖,就能做出好吃的家常版。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调整调料,比如喜欢甜一点的就多放几颗冰糖,喜欢咸一点的就稍微多加点盐。有空的时候在家试试,给家人做一盘香喷喷的红烧肉,让简单的日子也变得有滋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