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敬老佳节,承载着尊老、敬老、爱老的深厚文化内涵。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增强青年一代的社会责任感,10月29日,国际交流学院大学生志愿者走进康德疗养院,开展“敬老情长在,重阳共欢颜”敬老志愿服务活动,通过陪伴交流、文化分享和康养互动,为老人们送去秋日温情与节日祝福。

活动伊始,志愿者们与老人围坐相伴,以亲切的话语拉近彼此的距离。有的倾听老人讲述往昔岁月与生活趣事,有的细心询问老人的日常起居与身体状况。温馨的交流中,笑声与暖意在院落中流淌。

志愿者们还结合重阳节文化,向老人介绍了“登高祈福”“赏菊插萸”“遍插茱萸少一人”等传统习俗,让节日的文化韵味在交流中自然流露,也让老人们在熟悉的节日语境中重温浓浓的节日氛围。

在温情陪伴之后,志愿者们带领老人们进入康养互动环节。首先是健康手指操,志愿者们逐一示范“半手抓”“虎口拍”等动作,讲解其有助于活络经络、促进手脑协调的益处。老人们认真模仿、配合默契,笑容洋溢在每一个伸展的动作中。随后,伴随着《桃花朵朵开》的轻快旋律,志愿者带领老人们做起节奏舒缓的健身体操。从“扩胸舒展”到“慢步摆臂”,每个动作都契合老年人的身体节奏,既舒展筋骨,又愉悦身心。

互动游戏环节气氛热烈,“递帽子”小游戏中,红色志愿帽在老人和志愿者之间依次传递,笑声此起彼伏;舞蹈环节中,众人手持彩绸翩然起舞,动作柔和而协调,志愿者与老人同频共舞,现场洋溢着欢乐与温情。

活动尾声,志愿者与老人们合影留念,镜头中的笑容成为这个重阳节最温暖的记忆。此次志愿服务活动,不仅让康德疗养院的老人们感受到了青年学生的关怀,也让志愿者们在实践中深化了“尊老敬老”的理解,用青春行动传递了传统美德。

未来,国际交流学院将以志愿服务为纽带,持续传递青年关爱,助力构建和谐友爱的社区环境,让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同时,学院也将鼓励更多学生投身志愿服务,用实际行动诠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深刻内涵,共同书写尊老敬老的新篇章。
撰稿:林祥英
摄影:李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