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暑假了,又到未成年人溺水高峰,每年暑假都有不少中小学生因为偷偷溜出去游泳,发生溺水甚至溺亡事故。

为了防止中小学生溺水事故的发生,以往学校都会安排教师负责巡河的,并且要求巡河的值班教师拍下视频和照片作为证明,另外还要写工作汇报。
不过,这个暑假发生了一些变化,很多中小学教师发现,今年学校不再安排教师巡河了,教师们需要做的,就是在放假前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让家长签承诺书,就算完事,最多就是在暑假期间,日常通过微信或者电话与学生、家长联系,适当监督一下。
所以得知学校不安排教师巡河后,教师们都松了一口气,暗自高兴,心想终于不用顶着炎炎烈日和中暑的风险,四处“流浪”了。

为什么这个暑假不安排教师巡河了呢?这还得从惠州教育局被中央通报说起。
今年2月份,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会同中央纪委办公厅对3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进行通报。其中,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已印发《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的情况下,惠州市博罗县教育局于2024年5月开展预防学生溺水安全专项工作,把应由专业部门承担的职责任务摊派给学校,安排学校全面排查校园周边水库、江河湖泊等重点水域,要求学生、家长频繁签订承诺书、责任书,把防溺水工作台账作为校长责任制考核和责任追究倒查的重要依据,非教育教学事务、过度留痕要求加重了中小学教师负担,故而被作为典型案例进行通报。

受此影响,各地教育部门纷纷出台文件,明确不再安排中小学教师巡河。
其中,广东省教育厅发布了《广东省教育厅关于优化防范学生溺水有关工作要求的通知》,规定:各地教育部门不得把应由专业部门承担的职责和任务摊派给学校,不得安排学校全面排查校园周边水库、江河湖泊等重点水域,不得要求学生、家长签订承诺书、责任书,不得把防溺水工作台账作为校长责任制考核和责任追究倒查的重要依据。

虽然不再安排中小学教师暑假巡河了,并不意味着中小学生不存在溺水风险,反而是随着教师不再巡河,中小学生暑假溺水、溺亡的风险将会大大增加。该如何有效防溺水,成为家长和社会各界需要共同关注的问题。
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以及家庭教育的第一责任人,父母自然肩负最主要的看护责任,不仅要教育孩子不要随便出去野泳、让孩子掌握一些必要的防溺水技能,更好看护好孩子,尽量不要让孩子到溪河、水库、水坝等地方野泳和玩耍。
但问题是,很多家庭都是双职工家庭,家长白天时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没办法顾及孩子,不可避免会出现孩子控制不住贪玩的天性,偷偷溜出去野泳,导致溺水事故的发生。
这个时候,就需要各职能部门的努力了。一方面可以安排专人定时定点巡逻,确保危险水域时刻处于严密的监管之下;另一方面还可以免费或优惠开放正规泳池和游泳地带,让孩子们拥有合适、安全的游泳场所,溺水事故的发生风险自然会随之减少。
当然,社会力量也不可或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防溺水的意识,看到有野泳的小孩时,及时劝离,并向相关部门反馈,加强监管,及时消除“真空”地带。
只有社会各方力量加入进来,形成有效的联动机制,才能为未成年人的防溺水和健康成长筑牢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安全、快乐的暑假。

对于此事,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