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巴格达的雨夜,点球改命,齐达内不是传奇

那天晚上,伊拉克队在主场赢了比赛,踢到107分钟时裁判看了VAR回放,判了个点球,队长一脚把球踢进网里,全场观众都激动起

那天晚上,伊拉克队在主场赢了比赛,踢到107分钟时裁判看了VAR回放,判了个点球,队长一脚把球踢进网里,全场观众都激动起来,六万人的喊声震天响,有人流眼泪,有人跳着庆祝,这个进球不光让球队赢下比赛,还让伊拉克队拿到了39年来的首张世界杯入场券,上次他们进世界杯的时候,现在这批队员都还没出生呢。

齐达内是个二十二岁的中场球员,从曼联青训营走出来,他父亲是伊拉克人,母亲是欧洲人,阿拉伯语说得不太流利,但他觉得足球不需要翻译,这场比赛中他替补上场,带着伤踢了四十分钟,虽然不是主角,但关键时候他在场上发挥作用,他没有喊什么豪言壮语,只说了一句“我们证明了这事能成”。

球队里有基督徒、穆斯林和库尔德人,平时他们之间说话不多,可那天一起奔跑、一起拼搏、一起欢呼庆祝,球迷们也一样,不管来自哪个教派或地区,都为了同一个球而疯狂。球场外时常有枪声响起,经济状况也不太好,但一到比赛日,人们就全都挤进球场看球。热身时的掌声持续不断,进球后的喊声响亮得像是要把屋顶掀翻。

这个点球是否手球存在争议,但大家没有争论,反而觉得这是运气带来的机会,政府没有发来贺电,媒体也没有大力宣传,资金投入看起来不多,可是球迷自己花钱买票,坐满了六万个座位,这不像卡塔尔那样花费巨资办大赛,伊拉克依靠的是民间高涨的热情和海外归来的球员全力拼搏。

下一场比赛的对手还没确定,可能是南美洲的队伍,他们的身体对抗会更激烈,战术执行也更硬朗,齐达内说过不要指望奇迹再次出现,关键是我们已经成功过一次,他表现得很冷静,不像有些球员总是把为国争光挂在嘴边,他更像个明白事理的年轻人,知道不能依赖运气,要靠真本事来赢得比赛。

足协这几年试着让海外球员和本地苗子一起训练,科特迪瓦和塞内加尔这样做过,效果挺好,伊拉克这边还没形成完整体系,但这也没关系,现在大家已经看到希望了,球场里那六万观众就是最好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