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袁大头暗记大合集

袁大头是民国时期主要流通货币之一1948年11月辽沈战役结束后,为稳定东北解放区金融形势,支援全国解放战争。东北银行总行

袁大头是民国时期主要流通货币之一

1948年11月辽沈战役结束后,为稳定东北解放区金融形势,支援全国解放战争。东北银行总行决定由沈阳造币厂恢复铸造一定数量的袁大头银币。为了让解放区铸造的袁大头与前版加以区别,沈阳造币厂的技术人员首先对民国三年袁像银币原模进行修饰,使肩章和领口处经过修饰后更加清晰大方,同时让“圆”字中贝上面的笔画封口连笔为△型,即三角圆银币。

1949年3月,首批三角圆银币铸造完成。1951年,沈阳造币厂遵照中国人民银行指示,为稳定和发展部分边远地区及少数民族地区的金融形势,沈阳造币厂又奉命铸造了两批袁大头银币,即为袁大头O版和O版三角圆。所谓O版,就是在嘉禾花结内隐有“。”暗记,但有的O版不是三角圆。

一、沈阳三角圆:1949年3月试铸,1949年5月—1951年4月,沈阳造币厂正式铸造三角圆。标准银币的规格:直径39±0.05毫米;边厚2.55±0.05毫米;丝齿170个;重量26.55克。嘉禾大部分不如成三大花漂亮。人民银行称沈阳三角圆为新版,特点是修肩章,嘉禾的样式不同于厂版,嘉禾凸出,“壹圆”二字粗大,“壹”字上有△、□、M暗记。有大、中、小、浮星和浅0、长叶(剑出鞘)等多种类别,沈三新版的数量较多,其中以大星较为稀少。(红线为主要区别点)

二、成都三角圆:于1951年3 月试铸,4月正式生产,1954年以后停铸。成都三角圆使用沈阳造币厂的模具改版而成,它们没有沈三特有的M型暗记,“壹”字上的暗记是△、□或“圆”字上的暗记是△。另外它们的嘉禾也与沈三完全不同,按不同的嘉禾可分双开禾大花和三开禾大花两大类,数量较多。

1、双开禾大花:背面左上内第三禾粒与左花结内的禾粒为开禾,数量较多。

2、三开禾大花:背面左上内第三禾粒、左花结旁的禾粒为开禾,右下禾叶上的禾粒为空心禾或开禾,简称三开禾大花,数量较多。

3、缺齿大花:俗称重庆大花、四川大花、精致币、礼品币等,特点是11点钟处无小齿,左下叶上少一颗禾粒。此版因为没有长弯芒,判其为1951年3月,成都造币厂的试铸币,分缺齿和缺半齿两类别,数量稀少。

4、短芒大花:俗称重庆大花、四川大花、精致币、礼品币等,特点是背面左上内第三禾粒开禾,左花结旁的禾粒为空心禾,右下叶上的禾蟒芒短粗。此版因为没有长弯芒,判其为1951年3月,成都造币厂的试铸币,数量稀少。

袁大头银币上的暗记是制版者在币面某一部位设置隐藏的秘密标记。这里就袁大头银币暗记的设置形式、特点及功能作一些介绍。

1、英文字母暗记即用单个英文字母作暗记。如大“S”版在背面左飘带头内侧有英文字母“S”、小“S”版在背面左中部的禾粒上有英文字母“S”、“O”版在背面花结内有英文字母“O”。、

2、图形暗记。即在汉字上采用某种图形作暗记。例如:一些“三角圆”银币的“壹”字上设有剪形、角形、方形等缺口图形。

3点珠暗记 即在嘉禾的谷粒中、谷粒尖或小内齿上作点球暗记。例如:连口造含珠系列谷粒中有平行双含珠、上下双含珠、右含珠等;下内齿上有8顶珠(星);谷粒尖上有1、2珠。另外,一些版别在嘉禾的枝叶旁有点珠。

4内齿暗记即用增加或减少内齿的办法巧妙地制作暗记。例如民国三年中央版正面袁像胸下缺1小内齿;民国三年福建、云南、甘肃等地方版正面满内齿;民国八年中央版正面 满内齿,民国九年精发版背面9点处缺1小内齿,“四川”空心花三角圆背面11点处缺1小内齿等。另外,正常的民国十年背面约9点处为一特大内齿暗记。

5弯芒暗记即将背面谷粒的短芒改刻成长弯芒或短勾芒。例如:点提华、0版、0版无0、0版三角圆、沈阳三角圆、沈阳三角圆0版、混版三角圆、混版三角圆0版等背面谷粒上基本都有长弯芒暗记, 点提华中还有右勾芒、左右勾芒等暗记。此外,还有民国八年左勾芒、民国十年左勾芒等暗记。

6.加铸“甘肃”两字版。此币系甘肃兰州造币厂沿用民国三年版旧模,在袁像左右加铸“甘肃”两字,其余与开口贝版相同,铸量仅数万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