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晚熟的人读《晚熟的人》

和莫言的其它小说一样,《晚熟》也是以作者的家乡——高密东北乡为背景,以作者本人为第一视角,讲述了从自上世纪50年代作者出

和莫言的其它小说一样,《晚熟》也是以作者的家乡——高密东北乡为背景,以作者本人为第一视角,讲述了从自上世纪50年代作者出生以来的所见所闻。书中共有12个故事,涵盖了骨肉亲情、邻里瓜葛、闲闻野趣等等。本书主要取材于作者的生活经历,里面的角色,也大多有现实里的原形。读起来,与其说是在看小说,还不如说是在听作者唠家长里短。作者自己也在本书中透露过,这不是在写小说,而是在回忆和记录往事。

虽然本书的故事相对日常,语言平实,但暗藏伏笔,情节生动,引人入胜。并不像其他回忆录记流水账般的索然无味。莫言立足于生活,笔触细腻,同时又吸收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营养,以想象力丰富而著称。但当你读到他作品中的虚构成分,并不会感觉到突兀,而是“平实之处见奇崛”、“情理之中见生动”。老练的作者,都深谙虚实之道。知道里该用虚,哪里该用实,而不着痕迹,浑然天成。

稍微扯远一点,写作,其实就是一个借假修真的过程。“假”的是背景、情节、角色,“真”的是作者的价值观、信仰、写作风格这些东西。不论“假”的东西如何变换,“真”的东西在短时间内是不易改变的。换句话说,哪怕作者写一百个故事,写的都是他那个相对固定的内心世界。一个作者写不出自己认知以外的东西。

我不算莫言的忠实粉丝,除了《晚熟》,之前读过他的《蛙》。我觉得这两本书读起来的感觉大同小异。透过浸润着感情的纸张,你仿佛看到一个内心敏感的少年,用锐利的眼睛观察着身边发生的一切。他经常忍饥挨饿,但还得保存精力,跟着生产队的大人们去田地里干农活。日子虽然过得清苦,但这并不妨碍少年们寻找快乐。树上叽喳鸣叫的鸟儿,河里狡猾的鱼儿,伙伴们爬上墙头看电影......这些都是快乐的源泉。与快乐并存的,是痛苦和无奈:喜子因为智力缺陷,被邻居无端欺凌;李圣洁老师被自己的学生带头批斗,含冤自杀;三叔的四口之家,相继不幸离世;金希普自称诗人,实则江湖骗子,招摇撞骗;最可恶的覃桂英,年少时逼死自己的老师,不仅不改前非,成年后继续兴风作浪,搬弄是非。真是人jian人恨天不恨,招摇过市到如今。

你快乐也罢,痛苦也罢。你接受也罢,不接受也罢。这个世界就是这个样子。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虽然如此,但从字里行间,你能感受到作者悲天悯人的情怀:感怀于姑姑的天下父母心,他任劳任怨帮她的儿子找工作。看到三叔家接连不断的遭遇厄运,站出来和他家人共度难关。甚至和三婶冒着危险,进涯洞杀群狼,为弟弟妹妹报仇。看着身边的不仁、不公、不顺,他都在尽我所能加以援手;实在爱莫能助,也没有违背初心去推波助澜。

网上有人攻击莫言,说他的小说写得过于黑暗。以揭露中国的阴暗面,来迎合西方的审美。像这种人,第一,他没有经历过、或者不愿意承认莫言所处那个残酷的年代;第二,自己压根就没有看过莫言的书,只是人云亦云跟着瞎起哄;第三,自己本是民族自卑心爆棚的人。

书怎么样,人怎么样,莫言从来没有出来辩解过,因为他的笔名是——莫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