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药监局正式发布《关于深化化妆品监管改革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这一备受行业期待的重磅文件,从原料创新、功效申报、注册备案、生产经营监管及国际化发展等多个维度提出24项具体改革措施,旨在全面提升化妆品质量安全水平,推动中国从“制妆大国”向“制妆强国”迈进。

支持创新:
新功效、新原料、新服务齐发力
《意见》提出多项举措,鼓励化妆品企业加大研发创新力度:
● 新功效化妆品“即报即审”
对于具有新功效的化妆品,将开辟快速审评通道,实施“即报即审”,并建立申报前置咨询机制。这一举措有望激发企业研发活力,推动产品功能多样化发展。
● 鼓励国际新品在中国首发
对标国际规则,支持国际化妆品新品在中国市场首发上市,无需提交生产国已上市证明,为中国消费者同步全球美妆潮流提供了制度保障。
● 探索个性化服务与电子标签
允许企业在经营场所对已备案普通化妆品进行现场调配、分装,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同时,推广电子标签,推动标签管理数字化、绿色化发展。
● 支持“银发经济”化妆品开发
鼓励企业研发适合老年群体的化妆品,开展皮肤衰老机理研究,填补中老年市场空白,拓展产业新增长点。
提升效能:
优化注册备案,为企业减负提速
针对企业反映强烈的注册备案流程复杂、周期长等问题,《意见》提出多项优化措施:
● 共用安全性资料,减少重复提交
允许配方相近的同一品牌产品共用安全性技术资料,降低企业研发和申报成本。
●审评时限大幅缩短
对特殊化妆品变更事项实施分类管理,高风险和低风险变更的审评时限分别缩短至60个和45个工作日,显著提升审批效率。
● 优化安全评估与功效管理
企业可自主选择功效评价方法(除祛斑美白、防晒、防脱发外),并可共享相似产品的功效评价数据,减轻企业负担。
强化监管:
构建全链条风险防控体系
《意见》强调在“放管服”的同时,坚守安全底线:
● 实施分级分类监管
根据企业质量体系和风险等级合理配置监管资源,提升监管精准度。
● 强化网络经营监管
完善国家化妆品网络监测平台,压实电商平台责任,重点打击非法添加、无证经营等行为。
● 加强不良反应监测
优化监测平台功能,推动数据共享与风险研判,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推动接轨:
加快国际化与标准升级
为实现“到2035年监管体系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目标,《意见》提出:
● 加快动物试验减免
逐步推行在烫发、染发等产品中豁免动物试验,推动替代方法的开发与应用。
● 推动标准国际化
加强国际标准转化,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提升中国在化妆品标准领域的话语权。
● 优化原料管理机制
建立准用原料目录动态更新机制,纳入经国际评估安全的原料,促进配方创新。
结语
《意见》发布后,行业普遍表示欢迎。不少企业认为,这是中国化妆品产业实现技术突围、品牌升级的重要契机。
此次国家药监局的深化改革,不仅是监管制度的优化,更是对中国化妆品产业从“量”到“质”转型的系统性推动。随着政策落地,一个更加规范、创新、国际化的化妆品产业图景正在展开——中国“制妆强国”之路,已迎来全新起点。
声明:本公众号转载至硅碳鼠日化圈。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并不意味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