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 “零” 撕开美国贸易霸权假象。
10月20日,一则数据让美国农场主彻底慌了——中国9月从美国进口大豆量 “归零”,这是2018年11月以来的首次。
就在大洋彼岸的大豆烂在仓库时,美国商务部又传来焦虑:中国刚升级的稀土出口管制,已让美国半导体、军工企业陷入“原材料恐慌”。
一边是美国想卖的卖不出,一边是美国想买的买不到。
这场持续的贸易博弈里,特朗普政府引以为傲的“极限施压”,正在中国这里遭遇最硬核的反击。
曾几何时,中国是美国大豆的“头号买家”——2024年还买了2700万吨,占美国大豆出口的半壁江山,总值近 128 亿美元。
但关税大棒挥下后,剧情彻底反转。
9月中国大豆进口量飙至1286.9万吨(同比增长13.2%),创历史次高,但巴西大豆占比85.2%(1096万吨,同比增长29.9%),阿根廷占比 9%(117万吨,同比增长91.5%)。
主要粮食码头数据显示,今年 1-9 月美国粮船靠岸艘次暴跌 56%,7 月后更是零靠岸。
而南美粮船每月平均 40 艘抵港,90%装的都是大豆。
威斯康星州的豆农哭诉:“越南、菲律宾加起来也吃不下中国的量”。
美国农业部长急着推救助计划,共和党议员私下承认“中国短期不会回头”
这哪是“反制”,分明是早有预谋的战略布局。
如果说大豆是“经济牌”,稀土就是直击美国软肋的“战略牌”。
刚实施的稀土新规,不仅把 7 类中重稀土纳入管控,还设立“0.1%中国成分”门槛,涉军用途逐案审批。这简直就是走美国的路,让美国无路可走,长臂管辖的滋味可太爽了。商务部明确表态,合规民用申请可批,但想拿“关税休战 3 个月”换放松管制?没门!特朗普的虚空造牌对别的国家也许管用,但是对我们,绝对不可能。你虚空造牌,我也可以虚空造牌,但是最好我打出来的牌你能接得住。美国80%的稀土需求依赖进口,本土连提炼工厂都没几家。即便能源部砸3000万美元搞“煤炭提稀土”,实验室到量产至少要5年。等到那个时候,F-35什么的高端武器早趴窝了。美财长贝森特的“交易提议”,本质是用“过期优惠券”换“战略核心资源”,荒谬到可笑。
更打脸的是,中国前 3 季度外贸逆势增长,稀土管制非但没“反噬”,反而倒逼国内企业向深加工升级——这就是“以管促安”的高明之处。
供应链多元化布局让我们“不卡脖子”,资源管控能力让我们“有话语权”;美国想靠“关税威胁+技术围堵”逼中国让步,却忘了中国既是买家也是卖家;正如中方反复强调的,关税战没有赢家,唯有平等尊重的协商,才能解决分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