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江苏滨海县“土地巨贪”疑云:村小组会计被举报侵占近百亩土地,县纪委调查17个月称“查无实据”】

【江苏滨海县“土地巨贪”疑云:村小组会计被举报侵占近百亩土地,县纪委调查17个月称“查无实据”】—村民携铁证举报两年,指
【江苏滨海县“土地巨贪”疑云:村小组会计被举报侵占近百亩土地,县纪委调查17个月称“查无实据”】—村民携铁证举报两年,指控县镇纪委充当“保护伞”,中央巡视组交办件亦石沉大海

“我们从2024年5月向县委巡察组举报,县纪委从2024年6月调查至今,查了十七个月无果。山星村民告诉我们,从镇到中央的各级举报中,全部碰壁。就连中央巡视组的交办件在县纪委也陷入“调查黑洞”。

一、事件缘起:土地调整牵出“案中案”

这场长达两年的举报拉锯战,始于一次普通的土地调整。2023年5月,滨海县滨淮镇山星村原二小组在调整土地时,村民发现自家与同村村民家各少了一口人的土地份额。

当村民们找到时任小组会计的曹兆兵协商补地事宜时,却遭到其坚决拒绝。“他态度特别强硬

带着疑问,村民们自发组成核查小组,,逐一核对土地归属与面积。这一查,让一个隐藏在村组内部27年的“土地巨贪”疑云彻底浮出水面。

二、触目惊心:被举报的“腐败清单”

据村民历时两年整理的核查报告显示,曹兆兵涉嫌利用职务便利,长期实施土地侵占与补贴贪污行为,问题清单清晰具体,每项都附有原始凭证佐证:

1. 长期系统性侵占土地,时间跨度27年

<1>非法占有集体土地共计66.41亩

<2>霸占私人土地3.316亩

2. 疯狂贪污各类农业补贴,总额近60万元

村民调取的县级农业补贴发放明细、小组财务流水等资料显示,曹兆兵通过“虚报种植面积”“截留补贴款”“冒名领取”等方式,贪污多项农业补贴,账目清晰可查:

2006年至2017年耕地补贴:432,796元

2018年至2023年耕地补贴:66,266元

秸秆还田补贴:48,432元

水稻补贴:29,000余元

良种补贴:18,400余元

“仅耕地补贴一项,他就连续贪了18年,我们核对了县农业农村局的发放数据和小组实际发放记录,差额全进了他的口袋。”村民代表拿出标注红框的补贴明细,上面显示部分村民的补贴发放记录为“0”,但县级数据中该笔款项已拨付至村级账户。

三、举报困局:无处不在的“保护伞”

比村官腐败更让村民绝望的,是监督体系的“层层失守”。从2023年5月至今,村民们的举报材料历经“镇—县—市—省—中央”五级部门流转,最终却始终困在“滨海县纪委”的闭环中,遭遇全方位“堵截”:

1. 举报路径全覆盖,却陷入“转办回原点”循环

村民们先后向滨淮镇信访办、镇纪委、滨海县信访局、盐城市信访局提交举报材料,均未得到实质性回应;随后向江苏省信访局、国家信访总局、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中央社会工作部实名举报。“转来转去,最后还是回到曹兆兵的‘保护伞’手里,这举报还有什么意义?”我们组成核查组对小组土地进行实地调查,村委会也组织干部对二小组土地进行测量,总面积都在432亩以上。我们带着证据和黄主任对接时,他说你们的证据无用。,就连国土资源局提供的卫星定位测量彩图也没用。我们让他拿出有用的。他说保密。无奈地说。

2. 立案后陷入“调查黑洞”,镇县纪委消极应对镇纪委“装睡”:在村民持续举报下,滨淮镇纪委书记邓晓东于2024年2月26日对案件立案调查。然而截至2025年11月,立案已超一年,镇纪委未向村民出具任何书面调查结果,每次询问均以“正在调查”为由搪塞。

县纪委“演戏”:中央纪委转办材料后,滨海县纪委黄主任负责调查,半年后仅出具一份《实名检举控告结果反馈表》。村民逐条核对后发现,表中11项调查结论“全部与事实不符”——将“曹兆兵贪污秸秆还田补贴”认定为“发放流程瑕疵”,将“霸占私人土地”解释为“历史遗留问题”,关键证据未被提及。

中央巡视组交办件“石沉大海”:2025年7月,中央第五巡视组驻点江苏期间,村民当面提交举报材料及证据。材料转交滨海县纪委第十一督查室后,由黄主任负责调查。但村民指控,黄主任不仅未核实证据,反而“颠倒黑白,弄虚作假”。截至发稿,距离巡视组交办已过去近三个月,仍无任何调查进展反馈。

四、核心冲突:“铁证”为何不敌一句“保密”?

整个事件最荒诞的矛盾点,在于“证据确凿”与“查无实据”的强烈反差。村民们手持的原始证据。

“我们带着证据去找黄主任,他翻都没翻就说‘没用';我们拿出县农业局的补贴明细,证明曹兆兵截留款项,他说‘数据可能有误'。”当村民要求县纪委出具“查无实据”的调查依据时,得到的永远是统一答复:“按纪检调查规定,相关依据需要保密,不能提供给你们。”

这种“举报者举证无效,调查者依据保密”的循环,让所有监督程序形同虚设。有法学专家指出,根据《纪检监察机关处理检举控告工作规则》,对实名举报应当书面反馈处理结果,且需说明认定事实的依据;村民提交的原始台账、官方发放明细等均属直接证据,纪检部门以“没用”“保密”为由不予采信,明显违反程序规定。

五、血泪诉求与最后的希望

两年的举报路,村民们耗费了大量时间和金钱,却屡屡受挫,如今已走投无路。

为此,山星村村民发出三点血泪诉求:

1.请求上级纪检监察机关彻查曹兆兵侵占近70亩土地、贪污近60万元补贴的违法行为,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并追回非法所得。

2.追究滨海县纪委姚琦、黄主任及滨淮镇纪委书记邓晓东等相关责任人的包庇纵容、不作为责任,查清是否存在利益输送,拆除“保护伞”。

3由江苏省纪委或更高层级的独立调查组介入此案,避开滨海县本地纪检系统,重新核查证据,给一百多名涉事村民一个公开、公正的调查结果。

一个村组小会计,为何能凭借职务便利横行乡里27年?面对中央巡视组的交办任务,县级纪委为何敢敷衍了事、弄虚作假?这背后是否隐藏着更庞大的利益网络?村民们的疑问,也是公众的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