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人在职场:契约精神,的确“自古以来”

大凡有点工作经验的人,对契约精神这几个字就不会陌生。职场上也碰到不少人,更是把这四个字天天挂在嘴边。似乎只要他会说,就代

大凡有点工作经验的人,对契约精神这几个字就不会陌生。

职场上也碰到不少人,更是把这四个字天天挂在嘴边。似乎只要他会说,就代表他会做。

然而很多时候,嘴巴上经常讲“契约精神”的人,恰恰是最没有契约精神的人。

他们以口头语,代替了自己的行为实践。以冠冕堂皇的词汇,来要求别人,严格履行对自己的契约与承诺。至于自己这一方?原则上,再说吧,看情况,要灵活……

什么是契约精神?

本质上,契约精神是一种道德上的观念。

意思就是,还没有到用“法”来强制约束的地步。或者说,在“法”的惩罚规则发挥作用之前。法律在道德的底线之下。等到需要用“法”来解决问题的时候,用某位老师的话来说,那个人就是“人渣”。还算人,但从品相上分类,是最低档的渣滓。

大家达成了共识,可以是成文的白纸黑字,也可以是口头的承诺。

之后,各人就按着共识推进。履行自己的义务,也默认对方会履行义务,都不会轻易违约。这个词起源于古希腊,但契约精神本身,都存在于东西方的文明之中。只不过,希罗文明更多源自口头或成文的“约”,东方文明则更多源自“天理”。

有人说,国人没有契约精神。这种说法是片面的。

国人是谁?谁能代表国人?不错,我们是看到周围很多人,的确不像样,讲话就等于那什么。但同样也看到很多人,言出必行,人品贵重。

生活中听到过很多大白话,虽然不甚文雅,却是这种契约精神的体现。比如,信守口头承诺,说话算话的,“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一口唾沫一口钉”;“答应的事儿,砸锅卖铁也得办”。还有看重成文约定的,“签了字,画了押,咱就得认账”。

文雅一些的也有。比如出自《礼记・礼运》的“讲信修睦”。“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从东汉开始,无论官方还是民间,立定的文书尾部,大量存在“官有政法,民从私约”这一类的条款。其它还有“两和立契,画指为信”,“出言必信,有约必守”。

以上种种,核心都围绕着“守信用、认约定、重凭证”的理念。体现了自古以来(这里真的是自古以来),我们先辈们一代代流传下来,对彼此之间约定的尊重。芥菜树下看,这也是对诚信、守约等契约精神核心价值的重视。不但如此,既然立了约,便要认可,遵循,也就是“说到做到”。

假如国人真的没有契约精神,根本就不会有这些,或文或白的老话流传下来。

足够长的历史,告诉我们:

人与人,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良性互动的前提,就是彼此之间的契约精神。

原创不易,一见你就happy。转载需本人授权。不想错过职场趣聊,关注:<芥菜树下>,闲话职场,南北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