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布林肯突然发声,对特朗普说了一番重话,中方联合国直接点名美

据北京日报消息,当特朗普在社交平台宣布中东停火时,他昔日的下属布林肯正将谴责文章送上《纽约时报》头条——这记来自民主党阵

据北京日报消息,当特朗普在社交平台宣布中东停火时,他昔日的下属布林肯正将谴责文章送上《纽约时报》头条——这记来自民主党阵营的重拳,揭开了白宫最不堪的外交伤疤。6月24日,这位前国务卿直言特朗普三天前对伊朗福尔道、纳坦兹和伊斯法罕三处核设施的打击“错误”、“不明智”且“不必要”。布林肯的笔如手术刀般精准解剖:若特朗普2018年不撕毁伊核协议,伊朗根本不会加速铀浓缩,“他不过是在扑灭自己亲手浇上汽油的大火”。

讽刺的是,布林肯的批评发表不到24小时,联合国安理会的讲台上就响起更严厉的指控。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在24日的公开会上直言:“美国才是伊核危机的始作俑者。”这一判断像锐利的刀锋,刺破了美国精心编织的“防御性打击”叙事。傅聪进一步指出,美以以“未来可能的威胁”为由动武严重践踏国际法,更开创袭击国际原子能机构监督下核设施的恶劣先例——这是在动摇全球核不扩散体系的根基。

美国防长赫格塞思(资料图)

美国防长赫格塞思几乎与布林肯隔空交锋。面对情报显示空袭“未能摧毁伊朗核设施”的报道,他于24日坚称美军轰炸“已摧毁伊朗制造核武器的能力”,甚至斥责质疑者“诋毁总统”。然而布林肯早已警告,伊朗完全能在更深地底重建核设施,“空袭反而可能加剧我们想阻止的事情”。五角大楼的强硬声明,在专业分析前显得苍白而空洞。

这场风暴的导火索清晰得令人窒息:特朗普在6月21日晚高调宣布“成功打击”伊朗核设施,两天后伊朗导弹便砸向美军驻卡塔尔的乌代德空军基地。戏剧性的是,特朗普24日刚宣布以伊达成“全面彻底停火”,双方立刻互相指责对方违约开火。这位前总统竟公开表示“对两国都不满”,尤其点名批评以色列,甚至致电内塔尼亚胡要求停手——如此反复无常的决策,让国际社会瞠目。

布林肯(资料图)

布林肯在文章中埋下更深的忧虑:空袭前“仍有时间通过外交解决”,局势“远非特朗普渲染的那般紧急”。这揭示了一个冷酷现实:军事行动可能只是政治表演的延伸。当美国亲手将2015年多方斡旋的伊核协议扔进碎纸机,又因国内政治需要点燃战火,所谓“国家安全”已成空洞口号。

霍尔木兹海峡的阴影始终悬在全球经济头顶。这条承担全球三分之一海运原油的咽喉要道,一度因伊朗“评估封锁可能性”而风声鹤唳。所幸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及时强调维护该水域稳定的重要性,而分析也指出伊朗议会决议实际效力有限——真正的决策权在最高领袖手中。海峡暂时无虞,但美伊对抗埋下的定时炸弹滴答作响。

特朗普(资料图)

从撕毁协议到发动空袭,特朗普政府的对伊政策仿佛一场自我循环的灾难:制造危机、升级冲突、仓促灭火。布林肯的痛斥与中方的直指要害,共同撕下了华盛顿“安全卫士”的面具。当大国为短期政治利益随意践踏国际规则,世界承受的不仅是中东战火,更是秩序崩塌的寒风——美国用七年时间证明,单边主义的烈焰最终灼伤的,恰是点火者自己的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