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日产天籁,不少人反应就是“坐上去跟家里沙发一样软”。这个特点它保持了快二十年,也是很多人愿意选它的原因。但现在买家用车,光软可不行。大家挑车时都会琢磨,车机用久了会不会卡壳,导航能不能直接导到地库门口,喊开空调能不能立刻有反应,后排孩子闹起来有没有招儿哄。这些以前天籁不太顺手的地方,新款带鸿蒙座舱的版本,做得都比以前好。

这款车还是烧汽油的,主要变化在车里的智能系统,换成了华为的鸿蒙座舱。就像一个稳重的人添了件趁手的小工具,原来坐得舒服的优点没丢,还多了些方便的功能,对家里有老有小的人来说,这点挺对胃口。

新款天籁看着比以前精神,不再是那种温温的样子。车头的格栅是“V-Motion无界之翼”样式,整个进气的地方连在一起,不光散热好、跑起来风噪声小,看着也敞亮。“双子星”LED大灯配着上面的贯穿灯带,晚上亮起来层次清楚,没弄那些花里胡哨的设计,可是老远就能认出是它,看着舒服也实用。
车身侧面比例看着顺眼,设计师说用了0.618黄金分割,实际看确实不别扭。车长快五米了,却不显得笨。从车头翼子板拉到尾灯的腰线,配上合适的车轮大小,让车看着有种要往前跑的劲儿。比较实用的是它转弯半径不大,之前在老小区里试了下,双向两车道遇到对头车,稍微打两把方向就能错开,比同事那台同级车灵活不少,不用来来回回倒腾。商场地下车库那些窄车位,一把方向也能顺进去,每天开车不用总紧张。轮毂有两种,17寸的开着安静还省油,天天在市区跑选这个就行;19寸的多幅款看着运动些,配新出的羽砂灰或幻影紫颜色,开出去不容易和别人撞色。

车尾走的简洁路子,保险杠是一体的,线条干净。“寰宇红宝石”尾灯看着普通,里面结构倒挺细致,亮起来层次分明。贴心的是灯组白天也一直亮着,不像有些车白天开灯跟没开似的,不管晴天阴天,后车都能看清,安全多了。现在的天籁,不只是个代步的车,接客户或者带家人出门,看着也得体。
拉开车门坐进去,感觉跟家里的智能装修风格有点像。15.6英寸的大中控屏很显眼,但设计师没硬凑极简的热闹,屏幕下面留了一排实体按键。别小看这些键,调空调、开音响的时候,不用低头在屏幕上扒拉,凭着感觉就能按到,眼睛不用离开路面,让人踏实。这种设计,是真考虑到开车时的实际情况了。

手能碰到的地方,像方向盘、门板、中控台这些,大多是软乎乎的材料包着,摸起来细腻,不像二十来万的车该有的质感,跟贵点的车比也不差。让人放心的是内饰没甲醛味,家里有老人小孩的都清楚,这比啥都重要。内饰颜色也舒服,蓝白、黑红、黑灰三种都淡淡的,不刺眼,开久了眼睛也不累。晚上开车,绕着座舱的氛围灯能换256种颜色,调个喜欢的,真像在移动的小客厅里兜风。
华为鸿蒙座舱5系统是车里的智能核心。不少车都说自己车机像手机一样好用,实际用起来却常卡顿、指令反应慢,天籁这套还算流畅。屏幕是卡片式图标,跟华为手机、平板操作差不多,想找导航直接点,不用一层层翻菜单,就算是不太会用智能设备的长辈,坐进来也能很快上手。实际用的时候,开着导航同时放音乐、回微信都不耽误,不会突然死机。

语音控制表现也可以。之前在试驾路上试过好几次,前车突然减速下意识喊“快点减速”,系统立马就有反应,不用低头去够刹车旁边的控制键。像“有点热”“右边窗户开一半”这种模糊的话,它都能明白意思并做好。更方便的是四个座位都能唤醒它,主驾、副驾、后排左右都能单独喊,互不影响。比如副驾的人说调低空调,后排孩子喊要听儿歌,系统能分清是谁在说,分别处理好,不用互相抢着喊,全家出门更清净。遇到突发情况比如下雨,喊一声“关窗开雨刮”,几秒钟就全搞定,比自己动手快多了,也安全。
手机连车机也方便。用华为手机的话,一进车应用就自动同步过来,手机上的导航、歌单直接转到车机上,不用重新设置。就算是苹果手机,扫个码就能把屏幕投到中控上,不会因为手机牌子不一样就用不了,这点想得周到。

车里的娱乐功能也全,80多个常用APP都装好了,想看电影有爱奇艺、腾讯视频,想唱歌直接喊打开K歌就行,不用额外装软件,自带的AI降噪还能稍微调下音质,效果不比普通KTV差。带孩子出门时,OMS摄像头能实时显示后排情况,还能抓拍孩子的笑脸,开车时不用回头也知道孩子的状态,让人踏实。主驾有手机支架接口,副驾有挂钩,挂外卖、包包都合适,还有带蓝光护眼的阅读灯,这些小细节都说到了平时开车的需求,能看出日产是真琢磨过大家怎么用车。
17个喇叭的HUAWEI SOUND音响,听着舒服。它不像有些音响,要么低音震得头疼,要么高音刺耳,不管听人声、交响乐还是电影音效,都显得均衡,细节也清楚。这套音响的好处不只是喇叭多,还和车厢的安静程度、软件调校配合得好。高速开到120码,车里还是安静,歌里歌手的呼吸声都能听清。全家出门放首儿歌,很快就能有轻松的氛围。如果平时喜欢听歌,看车时可以带上自己常听的歌试试,就知道它不是样子货,确实能让开车时更舒心。

天籁的“大沙发”座椅,这次也升级了。座椅用了十层复合材质,软硬度刚好,坐久了也不会塌,对腰和背的支撑也到位。真皮面料上有细密的透气孔,夏天不闷汗,冬天开加热功能,几分钟就暖和了。主驾有60毫米的气动腿托,跑长途时把腿托起来,到家都不会觉得累。副驾更贴心,除了通风、加热、按摩功能,还装了带柔光的化妆镜,女士补妆不用费劲找光线,细节做得周到。
空间利用率一直是天籁的优点,新款的“得房率”有84.1%,意思就是车的实际可用空间占整车体积的比例不低。1米8的高个子坐进后排,跷二郎腿也没问题,全家出门不会觉得挤。储物空间设计得也巧,中央扶手箱里有能升降的杯架,放奶茶、保温杯都稳;门板和座椅背后都留了放手机的地方,后备厢还有个下沉的格子,放折叠婴儿车或者行李箱正合适,各种零碎东西都能找到地方放。

动力方面,2.0T发动机有“可变压缩比”技术,能在8:1到14:1之间自动调节。简单说,要超车的时候深踩油门,发动机就切换到适合发力的模式,243匹马力能很快出来,推背感明显。上次在快速路上想超一台大货车,踩下油门车身立马就往前窜,干净利落,不用长时间跟在货车后面。平时在市区匀速开,又会自动换成省油的模式。实际开起来,起步和加速都轻快,没有老款燃油车那种拖沓感;高速开到120码,发动机转得慢,车里安静,油耗也在能接受的范围。试驾那几天加了两百块油,市区郊区跑了快三百公里,仪表盘上的剩余里程还够开一阵,对于这个级别的车来说算不错了。

底盘还是天籁一贯的舒服风格,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独立悬架,加上全框式副车架和铝合金部件,过减速带或者坑洼路的时候,震动被过滤得柔和,不会让人觉得颠。之前特意找了段有连续小坑的老路,后排坐个成年人,反馈说没觉得骨头被颠得疼,比家里之前的旧车强太多。但它也不是软塌塌的,过弯的时候车身倾斜不算大,上次在盘山路上开,时速五十过弯,车身没明显侧倾,方向盘指向准,开起来稳,不会觉得这台大车不好控制。在舒服和操控之间平衡得不错,既能满足家人对舒服的要求,自己开着也有乐趣。

安全方面也让人放心,车身用了不少高强度钢材,结构结实。同时有10项辅助安全功能,像全速域巡航、车道居中、主动刹车这些,堵车的时候能帮着控制车速,长途开车能减轻疲劳。上次试驾走高速,开了一个多小时有点走神,车身稍微往车道线偏,方向盘就轻轻震动提醒,还慢慢把车身拉回中间,反应很自然,不会突然一下吓一跳。跟车的时候前车减速,它也会跟着慢下来,不用一直脚踩油门刹车,就像多了个安全帮手,不管是新手还是老司机,都能更踏实。

新款天籁难得的是没丢了自己的优点。它没跟风搞花哨的东西,而是守住了“大沙发”的舒服本质,同时把智能座舱的短板补上了。对于打算买B级车的人来说,这台车挺实在,家人能坐得舒服,自己开着有乐趣,智能功能用着省心,日常通勤或者全家出门都够用。如果正在看这个级别的车,不妨去试驾体验下,坐进熟悉的“大沙发”,跟语音助手简单说几句话,再开着跑一段路,合不合适,自己心里就有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