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清代奇案:小妾诬陷丫鬟,知府破解

乾隆年间,江宁府有一富商名唤陈文远,家财万贯,娶妻张氏,温婉贤淑,婚后多年未有子嗣。后纳柳氏为妾,柳氏貌美妖娆,颇得宠爱

乾隆年间,江宁府有一富商名唤陈文远,家财万贯,娶妻张氏,温婉贤淑,婚后多年未有子嗣。后纳柳氏为妾,柳氏貌美妖娆,颇得宠爱,却心胸狭窄,妒忌张氏正室之位。

这年冬日,张氏忽然得了一场怪病,终日昏睡不醒,请遍名医皆束手无策。陈文远焦急万分,日夜守候在张氏床前,冷落了柳氏。

柳氏心中怨恨,暗中寻得一江湖术士,求得一符咒。术士道:“此符需取正室贴身之物,施以咒语,七日内必见功效。然此法阴毒,恐遭天谴。”柳氏不顾劝阻,窃取张氏常年佩戴的一只翡翠玉镯,将符咒藏于镯中。

当夜,柳氏将玉镯放回原处。不料这一切被送茶的小丫鬟秋月无意中窥见。

三日后,张氏病情陡然加重,面色发青,气息微弱。陈文远悲痛欲绝。柳氏假意悲痛,忽然指着张氏腕上的玉镯惊呼:“夫君快看!这玉镯怎地泛起黑气?”

陈文远细看,果然见玉镯中隐隐有黑气流动,不由大惊。柳氏又道:“妾身听闻邪物害人,必是这玉镯被下了咒!近日唯有秋月常近姐姐身旁,莫非...”

陈文远当即唤来秋月严加审问。秋月连呼冤枉,柳氏却从秋月枕下搜出一张黄符,厉声道:“证据在此,还敢狡辩!”

秋月被屈打成招,押入柴房等候发落。柳氏暗自得意,只待张氏一死,自己便可扶正。

翌日,江宁知府周大人在邻县办案归来,途经陈府,忽感轿子异常沉重,再不能行。周大人心下诧异,命衙役查看,却见一青衣女子跪于轿前,泪流满面却不发一言,转瞬消失不见。

周大人知有蹊跷,恰见陈府门前白灯高挂,便以讨茶为名入府查探。陈文远迎入客厅,叙说家中变故。

周大人细问案情,柳氏在旁巧言如簧,指证秋月因偷窃被张氏责罚故而怀恨报复。周大人沉吟片刻,道:“且带本官看看那玉镯。”

柳氏取来玉镯,周大人接过细观,果然见隐隐黑气流动。他不动声色道:“本官早年曾习得识咒之法,需将玉镯置于清水之中,念咒验看。”

一盆清水端来,周大人将玉镯浸入,闭目念咒。忽然水面无风起浪,盆中清水竟渐渐变成血红之色!众人惊骇不已。

周大人猛然睁眼,喝道:“妖邪之术!此咒非寻常人所能为,必是懂法术之人所为。秋月一小丫鬟,何来此等手段?”说罢突然转向柳氏:“本官进府时,见府上东南角似有黑气萦绕,那是何处?”

柳氏脸色骤变,强作镇定道:“那...那不过是妾身的居所...”

周大人立即命人搜查柳氏卧室,果然在妆匣暗格中找出数张符咒及一木偶,上刻张氏生辰八字,心口扎满银针。

柳氏见事败露,瘫软在地,泣求饶命。原来那术士曾告知,此法若被识破,七日内解法可救受害人,逾期则回天乏术。今日正是第七日!

周大人急令柳氏解法。柳氏战战兢兢取出解药,配合咒语给张氏服下。不过一刻,张氏面色转红,悠悠醒转。

此时忽听窗外雷声大作,一道闪电劈入院中,柳氏惨叫一声,口吐鲜血倒地而亡。众人皆惊,周大人叹道:“天道好还,害人终害己。”

后来陈文远方知,那日轿前显灵的青衣女子,竟是秋月早年难产而亡的生母,感女儿冤屈,特来求救。秋月冤情得雪,被张氏认作义女,后嫁得好人家。而陈府此后供奉青衣女子牌位,香火不断。

此案传开后,人称“玉镯记”,成为江宁府一则警世奇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