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国际社会仍聚焦于地区冲突的持续发酵,美国本土的治理困境与对外行动正形成复杂交织的图景。参议院拨款法案表决失利、多州联合起诉联邦政府、美军在太平洋发起打击行动,这一系列事件不仅折射出其国内政治的深层裂痕,也引发了对其对外策略的广泛关注。
当地时间 10 月 28 日,美国参议院对《2025 财政年度持续拨款与延长期限法案》的表决结果出炉,54 票赞成对 45 票反对的结果未能达到通过所需的 60 票门槛,这已是该法案第 13 次表决失利,意味着自 10 月 1 日起开始的联邦政府 “停摆” 将继续延续,目前这场 “停摆” 已进入第 29 天,成为美国史上第二长的政府 “停摆” 事件。投票过程中,两党间的立场分歧依然尖锐,即便有少数跨党派支持,也难以弥补达成共识所需的票数差距。
随着 “停摆” 持续,其对社会运转的冲击正不断加剧,空中交通管制人员开始面临无薪工作的困境,航班延误与取消情况愈发严重,同时住房援助、能源补贴发放延迟,疾控中心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工作效率下降,多地博物馆与国家公园被迫关闭或缩短开放时间,普通民众成为这场政治僵局中最直接的受害者。

政府 “停摆” 引发的连锁反应正在民生领域持续扩散,其中 “补充营养援助计划”(SNAP)的资金危机尤为引人关注。这一运行数十年的反饥饿项目覆盖全美约 4200 万人,占总人口的八分之一,主要惠及低收入群体与残障人士,如今却因 “停摆” 即将陷入资金耗尽的境地。
美国农业部曾在 9 月表示计划动用联邦应急资金维持项目运行,但 10 月 25 日突然宣布自 11 月 1 日起停止发放食品救济,理由是应急资金依法应用于自然灾害等不可预见事件,当前 “停摆” 不符合使用条件,甚至称在此情况下动用资金涉嫌违法。这一决定直接引发了 25个民主党主政的州及首都华盛顿的联合行动,当地时间 10 月 28 日,这些地区在马萨诸塞州联邦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推翻联邦政府的相关指令,并强制农业部动用约 50 亿美元应急资金保障 11 月份的项目执行。
参与诉讼的州官员认为联邦政府的决定违反了相关法律,参议院民主党领袖也公开批评此举为 “残忍行为”,而外界普遍认为,这场资金使用之争本质上是两党博弈的延伸,民主党希望维系对低收入群体的支持,共和党则试图通过施压迫使对方接受自身的支出方案,将民生项目异化为政治筹码。

就在国内治理陷入僵局之际,美军在海外的军事行动消息再度传来。当地时间 10 月 27 日,美国防长宣布,应总统指令,美军在东太平洋国际水域对四艘据称由贩毒恐怖组织操作的船只实施了三次 “致命打击”,造成 14 人死亡、1 人幸存,美方无人员伤亡。
此次行动创下美国启动南美洲海域 “扫毒” 行动以来的单日最高伤亡纪录,也是首次在一天内宣布多次打击行动。而在次日,美军又在同一海域击沉另一艘 “贩毒船”,导致 4 人死亡,使得相关行动造成的死亡人数已至少达到 61 人。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政府本月初曾向国会递交备忘录,称其与被认定为恐怖组织的贩毒集团 “正处于非国际武装冲突之中”,这一表述为其军事行动划定了特殊基调。但外界的质疑从未停止,法新社指出,美方尚未公开证据证明被打击目标确实存在走私毒品行为或对美国构成威胁,许多民主党籍议员也对这些行动的合法性提出了质疑。

从国内政治僵局到对外军事行动,美国近期的一系列事件呈现出清晰的内在逻辑。两党围绕拨款法案的持续博弈,已让政府 “停摆” 演变为影响民生的公共危机,应急资金使用争议更凸显了政治算计对民生需求的挤压。而在对外层面,以 “扫毒” 为名的军事打击虽被赋予安全叙事,但缺乏透明的证据支撑与明确的法律界定,不仅加剧了与委内瑞拉、哥伦比亚等拉美国家的紧张关系,也引发了国际社会对其滥用武力的担忧。当前,美国的内外困局仍在持续,其政治体系的调适能力与对外策略的合理性,正面临着严峻考验。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