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次人们提到破釜沉舟这个词语,必然会想到项羽带着楚军打破秦军,一战封神,最终成就西楚霸王的名号。只不过,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刘邦的学习能力超强,他才是那个将破釜沉舟精神发挥到极致的人。为何这样说,具体情况,且看下文。

首先,使用的次数不同。对于项羽来说,估计一辈子也就使用过一回破釜沉舟,大半辈子折腾都是靠着这一次的红利。即使后来到了四面楚歌的时候,项羽就再也没有考虑破釜沉舟,回到江东准备东山再起,反而是选择垓下自刎。

反观刘邦,他的创业道路,那真是筚路蓝缕。早年家里穷,县令家里来贵客设宴,他半个子都没有,谎报送万钱坐上席,引起吕太公注意,白捡一个俊俏小媳妇。后来,遇到项羽设鸿门宴,他也是破釜沉舟,硬着头皮去赴宴,最后也是化解矛盾,有惊无险。至于后面的楚汉争霸,好几次被项羽杀得丢盔弃甲,他也是抛弃一家老小,独自逃命,继续战斗,这何尝不是需要破釜沉舟的决心。

其次,草根创业的步履维艰。项羽本来就是贵族,不需要太拼,一次破釜沉舟,就算是投资成功,足可以吃尽时代红利,半生无忧。但是,刘邦就不一样,他是属于草根创业,九死一生,故而每次都需要破釜沉舟,拼死一战。

可以说,项羽破釜沉舟,仅仅一次就能封神,而刘邦才是懂得其中的精髓,一次次靠着拼光全部、永不言弃的博弈精神,最终问鼎中原,创立千秋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