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伴随着以色列对伊朗发起名为“狮子力量”的袭击之后。
伊朗遭到重创。
按照以色列的说法,伊朗如今有足够多的浓缩铀,可以在几天之内制造出核弹,因此以军选择采取行动。
同时,伊朗武装部队总参谋长穆罕默德·巴盖里也遭到暗杀。
此前在民主党执掌美国的时候,虽然以色列和伊朗也发生过冲突,但是总体上以色列没有率先对伊朗本土展开袭击,大多是通过袭击叙利亚境内的伊朗军事组织和暗杀为主。
然而,此次却不同,此次以色列直接对伊朗本土展开袭击。
这在双方的博弈中,是极为罕见的。
紧接着伊朗就选择反击,直接发射上百枚高超音速导弹,对以色列首都进行“洗地”。
随后美军派出两艘驱逐舰直扑中东。

【美军派出驱逐舰,增援中东航母】
此举或许会开启第六次中东战争。
那么以色列此次为何会选择对伊朗本土展开袭击?
首先,自然是得到了特朗普的全力支持。
毕竟,在特朗普刚刚上台的时候,此人就表示中东一定会乱起来。
在拜登执政期间,虽然美国也对以色列进行支持,但支持是有一定限度的。
因为民主党就是一个“圣母党”,背后的支持者中很多“圣母”。
就比如说所谓理想主义的大学。
而世人皆知,以色列是一个非常恶心的国家,在中东常年制造混乱,经常对手无寸铁的巴勒斯坦人下手。
想必任何一个心存正义的人,都会讨厌以色列。
这也是为何美国高校会支持巴勒斯坦,反对以色列的原因所在。
别忘了,在拜登任期内,以色列对加沙地区的军事行动,美国大多数大学都是反对的。
多次发起“从河流到海洋,巴勒斯坦将会获得自由”的示威活动。
所以,拜登如果敢无底线支持以色列,民主党将会失去执政权,这些美国高校不可能把选票投给民主党。
同时民主党也主张“不同民族、种族平等”,所以无论是美国的黑人,还是拉美裔、阿拉伯裔等,大多数也是支持民主党的。
而美国的阿拉伯裔人数也不少。
这一切在特朗普上台之后发生了改变,因为特朗普的支持者主要是美国的白人,而美国的白人大多是信仰基督教的。
但是美国的基督教也分很多派系,最大的派系就是“福音派”。
什么是“福音派”?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说大家此前都听过《半部论语治天下》。
我们可以把《论语》当成中国版《圣经》。
对待《论语》,我们通常有三种观点,一种是认同《论语》中的所有观点。
第二种就是部分认同。
最后一种自然就是完全不认同。
同样的道理,在基督教中也是完全存在的。
毕竟,《圣经》的内容非常多,所以部分认同者,就会形成无数派别。
有的人认同这个,但是不认同那个。
有的认同那个,但是不认同这个。
于是有共同观点的人,就会形成一个又一个的派系。
通常情况下,文化学历越低的信徒,就会完全认同《圣经》。
文化学历越高的,越不完全认同《圣经》。
此前我们就和大家说过,宗教不是简单的迷信,而是集迷信、文学和哲学为一体的。
宗教之所以可以吸引无数人,就在于其迷信部分能吸引底层人。
文学可以吸引中层人,哲学则能吸引顶层人。
在美国,有一类人相信《圣经》的每一句话,就形成了“福音派”。
这些人和“红脖子”高度重合。
他们相信《圣经》中没有任何错误,字字句句都是“上帝借由凡人的手写下的真言,一切信仰都要归结于《圣经》,不能借助第三方的解释”。
同时,《旧约圣经》中明确提到的“上帝将迦南地赐予亚伯拉罕及其后人,并将护佑其免受敌人侵害”。
按照《圣经》的说法,“耶稣基督将在耶路撒冷重临并进行末日审判,而犹太人回归应许之地耶路撒冷,正是耶稣降临的前奏”。
特别申明一下,君明是无神论者,这些都是我查阅相关资料之后,讲给大家听的。
而福音派就是基督教最忠诚的信徒,他们对于《圣经》没有任何怀疑。
因此,他们有很多属于自己的主张,比如说支持以色列、反对LGBT、反对堕胎等等。
这些恰好是共和党支持,和民主党反对的。
而福音派主要分布在美国的南部,该地区也被称之为“圣经带”。
他们是共和党的铁杆支持者。

【福音派可是特朗普,坚定的支持者】
所以,特朗普上台后,为了获得那些底层信徒的支持,必然会全力支持以色列。
而美国的石油资本也是特朗普的忠实支持者。
但是民主党是反化石能源的,共和党是支持化石能源的。
作为特朗普的大金主,中东乱起来也是高度符合他们利益的。
中东是全球能源的中心,如果中东乱起来,石油和天然气的价格就会暴涨,石油财团就能赚个盆满钵满。
就在以色列对伊朗不宣而战之后,美国石油股票暴涨。
因此,特朗普上台之后,一定会全力支持以色列的。
再加上,中美俄博弈的局势之下,中东地区其实被美国给瓜分了。
美国支持以色列和逊尼派,俄罗斯则支持什叶派。
但是我国在中东地区的存在感并不强。
无论是伊朗,还是叙利亚,背后均有俄罗斯替其撑腰。
只不过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后,出现了巨大的变化。
那就是俄罗斯深陷俄乌冲突的泥潭之中,自身都难保了,自然就没有多余的精力来保护叙利亚和伊朗。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叙利亚的阿萨德什叶派政权被推翻了。
叙利亚本土的俄军在最后关头只是将阿萨德送往莫斯科,才得以让阿萨德侥幸活下来。
但是此举也给俄罗斯造成不小的影响,此举不仅让伊朗丢掉了和以色列接壤的叙利亚,还导致伊朗和真主党的联系也有所衰减。
如果阿萨德政权没有被推翻,伊朗完全可以通过伊拉克,再通过叙利亚,将武器装备运输到黎巴嫩。
丢掉叙利亚之后,伊朗的武器装备再想运输到黎巴嫩,难度将会大大增加。
所以,在以色列看来,眼下是伊朗最虚弱的时候。
这个时候不动手,更待何时?
但是从沙特等国家的角度来看,他们反而是希望以色列和伊朗可以大打出手。
因为眼下伊拉克和也门依旧是伊朗的小弟,这两个国家的平民大多是阿拉伯人。
而沙特是阿拉伯国家的“领头羊”,伊朗却属于波斯人。
这个时候,大家就能看出其中的问题了,同为阿拉伯人的伊拉克和也门,却认伊朗为“大哥”。

【解除制裁后,叙利亚认沙特为大哥】
换成是谁,谁都接受不了。
再加上特朗普上台之后,沙特花费巨大的代价让美国免取消对叙利亚的制裁。
在上个月,特朗普出访沙特之际,美沙签署总价值超6000亿美元的一揽子协议。
创下两国经济合作史上最大规模的交易记录。
这可是沙特用美国取消对叙利亚制裁,用大笔投资帮助叙利亚重见天日。
真正诠释了“钞能力”的强大之处。
此举也让叙利亚直接认沙特为大哥。
这个时候,中东的局势就是特朗普全力支持以色列。
俄罗斯分身乏术。
伊朗丢掉叙利亚以及阿拉伯国家选择袖手旁观。
这对于以色列而言,真的是天赐良机。
再加上伊朗获取了以色列大量核武信息。
近期,伊朗发布其情报部门关于从以色列获取大量敏感文件的公告。
从这份内容来看,伊朗所获得的文件,不仅主题是多样性的。
同时还极具战略、应用和研究价值。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以色列此次会对伊朗的浓缩铀存储点展开重点袭击。
再加上,国际原子能机构在上个月刚刚表示,伊朗已经积累了900.8磅浓缩铀,纯度达到60%。
早在几年前,伊朗就已经完成了浓缩铀纯度从3%提升至60%的跨度。
虽然距离研究核武所需的90%纯度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是既然可以从3%提升到60%,就证明伊朗已经攻克技术难题。
剩下的就是时间问题了。
真正让美以坐不住的原因是,按照今年2月份公布的数据,伊朗60%的浓缩铀库存水平为605.8磅。
意味着在过去四年,伊朗生产了605.8磅的纯度在60%的浓缩铀。
但是在今年5月份,这个数量增加了50%。
相当于从今年2月至5月,伊朗仅用三个月的时间,就生产出相当于过去两年产量的总和。
也代表着伊朗核设施正在开足马力生产,目标直指核武。
在此次轰炸中,被炸毁的纳坦兹燃料浓缩厂是伊朗离心机部署所在地。
据悉,该地区部署一万台离心机,其中就包括IR-2、IR-4以及伊朗最新的IR-6型离心机。
其中,IR-6型离心机是第六代离心机,生产能力是IR-1的十倍。
要知道,离心机的性能是以分离单位,SWU来衡量。
IR-1离心机每年生产0.8SWU。
IR-4每年产量为4SWU。
IR-6每年产量为6.6SWU。
在2018年,美国撕毁伊核协议之后,伊朗先进的离心机装置数量才从个位数达到500台。
在2020年,苏莱曼尼遇刺之后,伊朗离心机的数量达到1000台。
如今,伊朗手中拥有9645台。

【伊朗拥核的决心,并不坚定】
代表着伊朗的核能力,根本那就不是十年前可以比拟的。
对此,国际原子能机构经过评估后认为,伊朗在理论上,只需要一周或更短的时间就足以生产出,可以制造五枚核武的90%的浓缩铀。
对此,美以能不害怕吗?
当然害怕。
如果伊朗拥有核武,别说以色列不敢肆无忌惮袭击伊朗。
就连美国,估计也得学会和伊朗客客气气讲话。
其实在以色列发起袭击之前,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通过意向决议,宣布伊朗未遵守其核保障监督义务。
在过去这二十年来,国际原子能理事会首次对伊朗发出指控。
按照规定,伊朗有权在三十天内向联合国提出复议,但以色列人根本就没打算给他们时间。
仅仅在几个月之后,空袭就发生了。
这其实也可以看得出来,伊朗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
虽然拥有拥核的能力,但是没有拥核的决心。
这一点比朝鲜差远了。
别忘了,伊朗的核技术,可是通过巴基斯坦核弹之父,阿卜杜勒·卡迪尔·汗的地下网络获取的。
其起爆技术能支撑16公斤高浓缩铀金属。
也就是说,伊朗可以使用更少的核材料,生产核武器。
更别提在四年前,伊朗就完成60%浓缩铀提取。
如今,就算是数量不足,也是有办法的。
如果伊朗手中高纯度核材料数量不够,可以使用美军轰炸日本时所生产的枪式核武结构。
只需要一少部分纯度为90%的浓缩铀。
再加上大量纯度60%的浓缩铀,就能实现核爆炸。
而且还不需要进行试射,直接就可以进行生产。
只不过枪式核武的体型比较大,威力比较小,伊朗目前难以运载此类核武器。
这个时候,如果伊朗想要使用核武攻击以色列,就需要使用高超音速导弹,将核武限制在一个重量级以下,枪式核武是做不到的。
因此,以色列选择果断出手,也是为了避免伊朗在短期内取得重大突破。
所以才会选择将伊朗的核设施存储地作为主要攻击目标。
与此同时,以色列还对伊朗革命卫队的高级指挥官,以及多名核专家进行定点清除。
包括革命卫队总司令萨拉米在内的多名高级指挥官,均被清除。
其中,穆罕默德·巴盖里是武装部队总参谋长,是仅次于哈梅内伊的第二高级指挥官。
可以理解为是革命卫队的一把手。
萨拉米属于革命卫队的二号人物。
阿里·拉希德是伊朗武装部队副参谋长,属于三号人物。
以军在一次空袭中,同时解决伊朗三名重要人物,对伊朗来说,简直就是晴天霹雳。
也代表着伊朗内部对于以色列,几乎没有任何秘密可言。
有一点值得关注的就是,以色列此次没有对伊朗国防军下手。
这其实可以理解为是以色列下一步行动的核心,打击伊朗革命卫队为首的伊朗拥核激进派。
让伊朗国防军那些妥协派登场,最终促成伊朗核政策的转向。
要知道,与正常的军事组织不同,伊朗的革命卫队属于一个囊括企业、出口、贸易为一体的超大型利益集团。
之所以伊朗在美国制裁下,经济一落千丈,就是因为这一制裁加剧了伊朗的贫困,让伊朗经济进一步革命卫队化。
就拿建筑承包来说,伊朗公共预算赤字巨大,大量承包商因此获利,这些私人承包商创造了伊朗25%的就业岗位。
可是在过去几年,隶属于革命卫队的哈塔姆安比亚建设总部和圣战者学院,抢占了承包商的市场。
2021年,哈塔姆安比亚建设总部宣布,其公路建设项目数量自2019年以来翻了一番。
同时,伊朗14家顶级公路建设集团中的13家已经走向破产。
在海外,伊朗组建的“抵抗之弧”,相当于当下全球最大规模的石油走私网络,他们为了躲避制裁,将大量伊朗原油运往伊朗支持的伊拉克民兵控制地区。
改为伊拉克石油,然后向国际市场出口。
同时,为了进一步推动走私国际化,伊拉克民兵组织成立了自己的经济集团,以真主旅前领袖穆罕迪斯的名字命名。
此人可是在美军无人机刺杀苏莱曼尼之际,一起遇袭身亡。
该集团与伊朗革命卫队旗下的公司合作,从伊拉克政府手中获得石油和建筑合同。
同时,伊朗势力控制了伊拉克重建与发展最高委员会,为与伊朗革命卫队有联系的企业提供优先土地拨款以及各种许可证。
也就是说,抵抗之弧不仅仅是抵抗之弧,也是革命卫队生意网络中的关键一环。
这也是为何革命卫队是支持伊朗拥核的核心力量。
他们不仅仅需要核威慑去保卫伊朗,同样需要核威慑来保卫中东的生意网。
同时,对于革命卫队而言,与以色列的博弈,不仅仅是战争,同时也是工作。
更是生活。
这也是革命卫队为何成为最反以色列的存在。
再加上革命卫队不断扩张,已经严重损害伊朗其他群体的利益,在本土也出现了反噬的情况。
此次以色列发动袭击,之所以可以精准定位,究竟是谁泄了密,这个问题很难说。
谁都有可能。

【伊朗多名指挥官,被定点清除】
以色列对伊朗革命卫队的高层下手,才有利于以色列。
摧毁核设施,不过是治标不治本罢了。
再加上伊朗缺乏拥核的决心,每当伊朗离心机数量快速增加,都是美国以及以色列外部压制的结果。
这就相当于是挤牙膏,不挤就不会主动流出来是同样的道理。
代表着伊朗从未真正将核计划视为生存的必要条件。
以色列在近期的空袭中,已经开始袭击伊朗的雷达和防空阵地,如果伊朗不进行相应的准备,将会重蹈上个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的覆辙。
那就是以色列频繁对伊朗的电厂、水厂、公路和桥梁展开袭击。
以军战机进入伊朗,如入无人之境。
甚至可以说,伊朗压根就不计划和西方真正决裂。
反而是一直渴望加入西方阵营,所有的行动、所有的斗争,都是未来谈判获取筹码。
哪怕是至关重要的核战略,同样是筹码。
在这种情况下,伊朗怎么可能可能开启第六次中东战争?
别看美军目前在中东,部署着卡尔文森号航母编队,就在以色列袭击伊朗之后,美国海军将派出两艘驱逐舰前往中东。
但是眼下的美国债台高筑,军工生产面临延期交付的情况,不可能在这个时候点燃中东火药桶。
这一切不过是为了震慑伊朗而已,目的就是让其加速对美国妥协。
说白了, 美国人还是喜欢和擅长玩威慑那一套,真到了动手的时刻,美国会第一个带头跑路。
然后在以色列背后摇旗呐喊,让以色列冲锋在前。
至于美军部署在中东的航母编队和驱逐舰,不过是“吉祥物”罢了,一点用都没有。
因此,别看伊朗嘴上桀骜不驯,身体上一直都是一个乖宝宝。
所以,才会有今天这种结局。
老话说,有因必有果,伊朗谁也怨不得谁。
伊朗从来就没有认清局势,胡塞通过血战,换来了美国撇开以色列,单方面和胡塞达成停火协议。
中国通过不屈不挠,换来了美国在关税战中的妥协和让步。
越来越多的案例已经证明,教员说的没错,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
这样一来,第六次中东战争未必会开启,因为伊朗没有那个勇气。
美国也不准备让中东爆发大规模战争,一切不过是逢场作戏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