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房地产市场再次迎来周期性的转折。

从2021年开始,房地产市场一路往下走,算到现在已经整整4年。2021年前10个月,30个重点城市的新房和二手房加起来卖了3.89亿平方米,是这几年的高峰;到2022年就掉到了2.73亿平方米,之后两年基本稳定在2.7亿平方米左右。
不过2025年有了新变化,前10个月30城一二手房总成交量达到2.74亿平方米,跟2024年同期差不多,总算不再往下滑了。更明显的是,二手房成了市场主力——2025年10月,30城二手房成交占比快到65%了,比2021年的38%多了27个百分点。比如北京,2025年前10个月二手房卖了12万套左右,新房只卖了4万多套;杭州更明显,二手房成交套数是新房的2倍还多。

而且数据上能看出差异:前10月30城二手房成交量比去年涨了6%,很多房东为了尽快卖掉房子,会适当降价,比如一套100平方米的刚需房,可能比同小区的挂牌价低5 - 10万元;但新房成交量却跌了7%,不少开发商还在靠打折促销吸引买家。
从城市来看,一线城市抗跌性更强,像上海前10月一二手房总成交量比去年涨了6%,而一些三线城市,比如盐城、连云港,成交量还在往下走。未来楼市不会再像以前那样所有城市、所有房子都涨价,而是“分化”——好城市、好地段的房子更保值,差地段、小县城的房子可能更难卖。

对于准备买房的,这里给3个建议:
优先选二手房,多看多对比。如果是刚需买房,比如要结婚、孩子上学,二手房更合适,不仅能尽快入住,还能实地看到房子的采光、隔音、小区物业情况。比如想在深圳福田买刚需房,可重点看2000年后建成的小区,对比3 - 5套同户型房源,关注房东的挂牌时间,挂牌超过3个月的,议价空间可能更大。一线城市刚需可择机入手,二三线谨慎。如果工作、生活都在北上广深,遇到比如靠近地铁、周边有学校的价格合适、地段符合需求的房子,可以考虑入手;但如果是在三四线城市,尽量别买远郊的房子,虽然价格低,但配套不完善,未来很难转手。买房要避开“问题房源”。买二手房前,一定要查清楚房子有没有抵押、查封,是不是“凶宅”;买新房要选资金实力强的开发商,比如国企背景的房企,避免买到烂尾楼。
如果有卖房意愿的,要合理定价,快刀斩乱麻,不要犹豫不决。别盲目挂高价,可参考同小区近3个月的成交均价,稍微下调2% - 3%更容易吸引买家。尤其是在二三线城市的房东,如果计划换房,或者有资金周转需求,别抱着“等房价涨了再卖”的想法,现在市场以“以价换量”为主,不能盲目等“高价”。遇到买家议价,别一口回绝,可根据自己的底价适当让步,有利于快速成交。
总之,要本着一个平的心态面对房地产市场,不论买房卖房、房价涨跌,勿喜勿悲,要相信自己的选择,从容面对自己作出的决定,因为谁都不是专家,谁也无法左右市场,但可以做到抓住机会让自己的房产保值增值或是及时止损,这个主动权还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