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资讯河南南阳讯:(特约记者:孙中宝 通讯员:田小雪)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但邻里之间生活中难免因琐事引发矛盾。近日,云阳镇综治中心通过耐心劝解和理性沟通,成功调解一起因顶楼漏水引发的邻里纠纷,促使双方达成和解,达到了“案结事了人和”的良好效果。
张某某与宋某某系邻居关系,宋某某对房顶种植蔬菜地进行修整填土,由于近期连续降雨,填土积水致使张某某家房顶渗水。事发后,张某某找到宋某某要求其修复漏水并赔偿因漏水造成的损失,在协商过程中,双方各执一词,争执逐渐升级,继而互相推搡,发生肢体冲突,双方都称造成身体不适,需住院检查。因协商无果,张某某最终向云阳镇综治中心寻求帮助,希望妥善解决纠纷。

镇综治中心接到调解申请后,立即协调派出所、司法所等部门组成调解小组,第一时间前往纠纷现场,耐心安抚双方情绪,实地查看房顶积水及渗水受损情况,展开初步调解。但宋某某坚持认为“漏水不是因为填土积水原因导致”,拒绝承担责任,双方分歧较大,矛盾陷入僵持。
为妥善化解纠纷,修复邻里关系,调解小组一方面通过现场勘查进一步确认漏水点位置、张某某房屋受损程度及因果关系,另一方面,耐心倾听双方诉求,注重情绪疏导,探寻调解方案。调解员着重从邻里情谊入手,引导双方回忆日常相处的点滴,强调“远亲不如邻”的道理。同时,结合实际情况细化解决方案,对防水处理的施工标准、墙体修复的材料选择、维修时间节点等具体问题提出可操作的建议,让双方清楚后续流程和各自责任。通过“法理讲透、情理说通”,促进当事人相互体谅,逐步消解双方对立情绪,最终达成一致意见,调解成功。
调解结束后,宋某某主动向张某某道歉,称“之前考虑不周全,害伤了邻里情谊,别跟我一般见识。”,张某某也表示“自己当时情绪太急,以后有事会好好沟通,咱们还是好邻居”。周边村民也对综治中心的调解工作表示认可,称赞说“这样的调解既讲规矩又有人情味“。
云阳镇综治中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调解理念,依托多元解纷机制,巧妙应用"情法理"交融的调解方法,既解决群众实际问题,又维护了邻里之间的和谐关系,彰显了基层治理的温度和实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