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为,想要说服他人,就要巧舌如簧、能言善辩,说起话来让人无法辩驳。其实不然,这是一个误区。说服,并不是口舌之争,更不是强词夺理。它的重点在于使人信服,而不在于说话。只有真正让人心服口服,你的话才具有了超级的说服力。
如果只是在口舌上占据了上风,靠滔滔不绝的说话,或是强硬的气势让别人说不出来话,那么你只是表面上的胜利,或许根本没有实现说服他人的目的。
然而生活中,总是有这样一种人,他们因为口才好,反应快,所以从来不愿意放弃展示自己口才的机会。只要遇到和自己意见不一样的情况,他们就会与人争论起来,咄咄逼人,甚至无理也能辩上三分。
结果呢?他倒是说得痛快了,但是别人却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世界杯到了,几个要好的朋友到一家酒吧看球,并且为自己喜欢的球队加油助威。可是既然是看球,那么就会有支持的球队和球员,就有自己心中最优秀的MVP。好巧不巧的是,当晚的比赛是葡萄牙队和阿根廷队的比赛,而A和B却分别最喜欢葡萄牙队的C罗和阿根廷队的梅西。
比赛刚开始的时候,看到自己喜欢的球员进场了,B就情不自禁地说:“梅西真是太帅了,不管是欧冠还是联赛,他都是最优秀的球员。”
听了这话,作为C罗的粉丝,A明显就不愿意了,他带着情绪说:“你说什么呢?C罗才是最出色的运动员,他是目前最出色的足球先生,曾经在国家队打进了80多个球,超越了贝利等球星呢!”
B一下子就来了精神,嘲讽地说道:“那有什么?可是他却在世界杯上表现不好啊,参加了这么多次世界杯,却只进了一个球。而且,在与阿根廷的对战中,一个球都没有进啊……”本来,B平时就能言善辩,喜欢与人争辩,这次他可抓住了机会,开始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根本不给A说话的机会。
此时,朋友C见此情形,便把B拉到了一边,劝说道:“你就少说几句吧!其实谁最优秀是见仁见智的事情,你不能因为这个和朋友发生争吵啊!”
B听了之后,不满地问道:“你是怎么了?你不是也最喜欢梅西吗?为什么不让我和他争论?”
C笑着说:“我们是来做什么的?是来看球赛的,又不是来参加辩论赛的。不管谁支持谁,最重要的是高高兴兴地看球!如果你只顾着争论,我们怎么还有心情看球啊!”
见B没有说话,C又轻声说:“即便你赢了,又怎么样?你能说服他不喜欢C罗,而喜欢梅西吗?不能,你改变不了什么,只能是破坏良好的看球气氛,并且让朋友之间的关系滋生裂痕。”
听了这话,B终于点了点头,回到了座位上,并且和A道了歉,就这样,几个朋友又开始开心的看球,为各自支持的球队加油助威。
对于不同的人来说,个性和思想多有不同,喜欢的人或是物当然也是千差万别。我们不能因为自己喜欢这个东西或是这个人,就要说服他人也同样喜欢。如果因为别人的不同,你就去争辩,那么不仅不会说服他人,还会引起不必要的争吵,并且失去了朋友。
况且,很多时候,言语是最苍白无力的,它并不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实质性的东西,我们也很少因为在口舌上占了上风而轻易地让别人改变立场。尤其是双方经过了激烈的争论之后,即便对方说“你赢了”“我说不过你”,那也不代表他就被我们说服了,心里面就真正认同我们的想法。或许他们是不愿意再争论了,或许他们不过是被迫做出了退让。
事实上,那种喜欢在口舌上逞一时之快的人,并不见得是高超的说服者,他们也很少能够让别人心悦诚服,而且也并不怎么受人欢迎。生活并不是辩论场,也不是谈判桌,不需要时刻与他人进行口舌争锋。
所以,无论什么时候,不管是面对什么人,我们都应该避免争辩,更不要咄咄逼人,妄想用争辩赢了的方式说服他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