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沙尘弥漫之际,红军一班攀敌马尾,巧妙突围敌军包围

在漫天黄沙的戈壁滩上,一群衣衫褴褛的红军战士,竟然靠着抓住敌人的马尾巴,硬是从重重包围中溜了出来!这听起来像不像武侠小说

在漫天黄沙的戈壁滩上,一群衣衫褴褛的红军战士,竟然靠着抓住敌人的马尾巴,硬是从重重包围中溜了出来!这听起来像不像武侠小说里的桥段?但让我告诉你,这可是实实在在发生在1937年春天的真实故事。

话说当年四月,红军西路军好不容易冲出祁连山,眼前却是一望无际的沙漠。大家都想着赶紧赶到新疆,那里有中央代表接应,谁料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参谋长李特非要攻打安西。我真是想不通,明明敌情不明,为啥还要硬碰硬?更让人憋屈的是,虽然不少人反对,可军令如山,谁敢不听?

结果呢?咱们就那么几杆破枪,子弹也不够,一开战立马陷入被动。敌人的机关枪"突突突"地扫,迫击炮"轰轰"地炸,我们只能靠短兵相接和夜色掩护。好不容易撤到白墩子,刚喘口气,敌人的骑兵又追上来了。你说这叫什么事儿啊!

当时我们这拨人被编成一个战斗班,每人配一把驳壳枪,领头的叫徐有才,是江西"老表"。这人年纪最大,参加革命也早,性格沉稳得很。他告诉我们:"别硬拼,见机行事,武器粮食都得带上,咱们要活着去新疆!"

最惊心动魄的一幕发生在红柳园。敌人骑兵成扇形扑过来,马刀在阳光下闪闪发光,那阵仗,沙尘都遮天蔽日了。大伙儿手心都攥出汗了,恨不得立马开火。可"老表"偏偏沉着脸,压低声音说:"不准开枪!"

眼看着敌人越来越近,我的心都快跳出嗓子眼了。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只听"老表"大喝一声"跟我来",猛地扑向最近的敌骑,一把抓住了马尾巴!

其他人都懵了,但下一秒,大家就像约好了一样,纷纷效仿,一手抓马尾,一手持枪,深一脚浅一脚地跟着跑。说真的,那感觉太奇妙了,既紧张又刺激,仿佛在演一场惊险大片。不知跑了多久,直到"老表"发出信号,我们才松开手,各自分散突围。

让我意外的是,我们八个人竟然一个不少,还都没被敌人发现!这运气也太好了吧?不过说到底,那时候谁还顾得上生死啊。周围漆黑一片,我们只能靠掌声寻找彼此,然后朝着北极星的方向前进。

沙漠里的日子可真不是人过的。白天烈日炎炎,连个遮阴的地方都没有,还得提防敌人追捕;晚上虽然冷,但至少安全些。为了躲避敌人,我们就在沙子里挖个坑,人蹲在里面,头顶上再盖上骆驼刺,远远看去跟个小沙丘似的,谁也发现不了。

安西这地方,风大得吓人,刮起来天昏地暗,沙子打得人生疼。我们只好手挽着手,顶着风往前挪。饿了就啃点炒米,遇到水源就猛灌一顿,几天下来竟然没被敌人发现。

有一天,我们正饿得前胸贴后背,突然遇到一位老乡。他告诉我们:"从安西退下来的红军已经到星星峡了,盛世才的队伍接应他们,马家军也撤了。"

听到这个消息,大家兴奋得差点跳起来!可"老表"却冷静地说:"不管真假,咱们都得去星星峡,错过了可就后悔了。"

于是我们马不停蹄地往星星峡赶。那地方地势险要,是进出新疆的必经之路。我们躲在附近的山头观察,突然听到山下传来熟悉的声音:"西路军的战友们,你们辛苦了!党中央派陈云、滕代远同志来接我们了,李先念、李卓然他们都在星星峡!"

那声音在峡谷中回荡,听得我们眼泪都下来了。什么也不说了,我们撒腿就往山下冲,山下的人也迎了上来。不管认不认识,大家紧紧拥抱在一起,心里只想着一句话:"我们到家了!"

五一劳动节那天,我们在星星峡和驻军联欢。中央代表陈云、滕代远同志还带来了几十辆汽车,满载着药品和物资。陈云同志说:"你们辛苦了,受罪了!西路军广大指战员是英勇的、壮烈的。革命有高潮也有低潮,失败是成功之母。现在虽然只剩下了几百人,但却是在烈火中炼出的钢和铁,是革命的宝贵财富!"

这话听得我热血沸腾。是啊,几百人将来会发展成几千人、几万人、几十万人的革命大军,我们一定能够打败一切反动派,革命一定会胜利!

经过几天的休整,我们恢复了体力,换上新衣服,在陈云同志的带领下,坐着汽车向迪化驶去。看着窗外飞逝的风景,我不禁想:这段经历,会不会成为我们人生中最难忘的记忆?那些在沙漠中并肩作战的日子,那些生死与共的战友,还有那颗永远向着革命的心,是否会在岁月的长河中永远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