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近一年5.1万家咖啡店倒闭,刚入冬就有大批门店“阵亡”

大家好,我是南沐,一家软件开发公司负责人寒潮掠过街头,又一批咖啡馆悄悄熄了灯。曾经高歌猛进的咖啡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

大家好,我是南沐,一家软件开发公司负责人

寒潮掠过街头,又一批咖啡馆悄悄熄了灯。曾经高歌猛进的咖啡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局。价格战的硝烟未散,成本的攀升持续,市场的饱和加剧——三重压力之下,无数梦想与现实激烈碰撞。

然而,寒冬并非终局。在这场深度的行业洗牌中,有人带着遗憾离场,也有人怀揣希望入局。闭店与新开,收缩与坚守,共同勾勒出当下咖啡市场的真实图景。

01又迎一轮咖啡店关门潮

入冬以来,气温骤降,而咖啡行业感受到的冷意,似乎比天气更加刺骨。或因订单寥寥难以为继,或因租约到期无意续签,不少咖啡馆陆续选择离场。海口的六年老店“幸会咖啡”,在今年九月正式闭店。主理人坦言:“关店像是交卷出考场,反而松了一口气。”“始于热爱,终于无力。”与此同时,新疆的CM.Coffee也在经营三年后永久停业。主理人在告别语中写道:“离别,是为了更好的重逢。感谢你们把故事留在吧台的每个角落,愿每一杯喝过的咖啡,都成为温暖的回忆。”老店遗憾落幕,许多新店同样举步维艰。武汉一位跨行开咖啡店的老板说:“周末都坐不满,工作日更是冷清,每月净亏两万,还不如回去上班。”更多门店在生存线上挣扎:“日营业额从几千掉到几百,真不知道还能撑多久”“店里太安静,只能抱猫发呆”“已经在考虑转手了”。广东一位猫咖主理人陈可可在社交平台上劝告年轻人:“很多人以为开咖啡馆就是每天喝喝咖啡、晒晒太阳,但现实是,真的很难赚到钱。”她表示,每月流水扣掉人工、水电、社保和房租之后,剩下的连原料成本都不够,“月月亏损,回本遥遥无期”。不仅独立咖啡馆艰难,加盟商的日子同样不好过。有加盟商透露,设备投入、供应链和成本控制是三大压力来源,从最初的满怀期待到后来的无力挣扎,“现在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以某知名连锁品牌为例,全国门店从2024年初的102家,减少至2025年10月不足50家,闭店率超过50%。据Geo Q智图数据,在25家典型连锁咖啡品牌中,40%处于缓慢扩张阶段,另有28%处于收缩或停滞状态。“现在不是比谁开得多,是比谁活得久。”合肥一位业内人士透露,他所在区域两公里内有十家咖啡店,只有三家能稳定盈利。消费者也察觉到咖啡市场的寒意。“喝着喝着店就没了”,有网友感叹,家附近的咖啡馆两年前还人来人往,如今已贴上“房东直租”的告示。窄门餐眼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15日,全国咖啡门店总数约为25.4万家,近一年新开8.9万家,净增3.8万家。这意味着,过去一年有5.1万家咖啡店悄然退场。

02咖啡店迎来“最冷冬天”

在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下,一场深度的行业洗牌正在加速进行。“不做活动,一天连十单都没有”,价格战吞噬利润“七八月的外卖大战,直接打崩了很多店。”一位南京咖啡店主说,“平台上9.9元、5元的咖啡层出不穷,小店根本跟不起。”价格战成为压垮不少独立店的“最后一根稻草”。“不跟是等死,跟是找死”。“一杯外卖咖啡不到五块钱,扣掉平台佣金、包装和原料,基本不赚钱。”一位成都店主表示,不做活动,一天连十单都没有,“经常早上八点开门,到中午只做了三杯,还有一杯是自己喝的。”更深远的影响在于消费者心理的改变。经历这轮价格洗礼后,不少网友直言:“现在超过十块的咖啡都要犹豫一下”“五块钱的喝惯了,贵的反而不舍得”。当低价成为日常,缺乏利润支撑的门店,最终只能离场。“一睁眼六百块就没了”,每天为固定成本打工“每月营收扣掉各项支出,连原料成本都覆盖不了。”这是许多小店主的共同困境。收入断崖式下滑,但房租、人工等硬性成本一分不减,让不少咖啡主理人陷入焦虑。一位武汉店主透露,60平米的店月租8000元,两名员工工资一万,加上水电杂费,“每天睁眼就是六百块的固定成本,至少要卖五十杯才能回本。”与此同时,今年以来,咖啡豆、柠檬、椰子等原料价格持续上涨,门店的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让经营雪上加霜。一位店主无奈地说:“现在不是为梦想打工,是在为房租、工资这些固定开支奔波。”“两公里四家店,好位置早被占了”,连锁密集分流严重“现在找个合适的铺面越来越难,好位置基本都被连锁品牌占完了。”一位原计划在省会城市开店的创业者坦言。尽管退场的店主不少,但入局者更多,优质点位正成为稀缺资源。据窄门餐眼数据,截至2025年10月,瑞幸咖啡全国门店已超2.7万家,库迪咖啡约1.4万家。仅这两个品牌就占据全国咖啡门店总数的近五分之一。幸运咖目前全国门店数也已突破9000家。从商务区到社区街角,从一二线到下沉市场,连锁品牌持续加密,让加盟店和独立小店都面临客流分流。有加盟商表示,回本遥遥无期,本来外卖还有点起色,公司又搞加密政策,只要有位置就批,两公里四家店,有苦难言。

03咖啡行业迎来结构性洗牌与重塑

尽管闭店潮汹涌,咖啡依然是一条值得期待的赛道。过去一年有5.1万家店关闭,同时也有8.9万家新店开张。“每天都有年轻人来咨询开店”,郑州一位咖啡培训机构的负责人透露,其中不少是00后,他们带着创业热情入局,思路更活、也更务实。一位二手咖啡设备商也表示,虽然关店卖设备的人不少,但来淘设备的创业者同样络绎不绝。山东一位店主仅花1.3万元就成功开出一家店。“桌椅、水电改造、二手咖啡机、磨豆机、冰柜,甚至基础原料,全包在内。”有人离开,也有人进来。在新旧交替之间,咖啡行业正经历一场结构性的洗牌与重塑。选择离场的人,或许是及时止损、沉淀经验;选择入局的人,或许看到了长期价值,试图在变化中寻找新的可能。无论是坚守还是转身,每一种选择都值得尊重。愿所有认真做咖啡的人,都能在这场行业冬眠中,等到属于自己的那一杯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