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冯玉祥养30万大军,骡车拉着印钞机,5年印了680万军饷

你敢相信吗?一张曾经价值一银元的纸币,转眼间可能就变成了一张废纸?这可不是什么科幻电影情节,而是真实发生在近百年前中国大

你敢相信吗?一张曾经价值一银元的纸币,转眼间可能就变成了一张废纸?这可不是什么科幻电影情节,而是真实发生在近百年前中国大地上的金融闹剧。1925年,一家银行开业时风光无限,短短五年后却沦为了历史尘埃。更让人唏嘘的是,那些曾经满怀希望存钱的老百姓,最终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积蓄化为乌有。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让我们一起来扒一扒这段尘封的金融往事。

话说回来,1925年春天,张家口这个地方突然冒出来一家新银行,名字挺响亮——西北银行。有意思的是,他们直接占了察哈尔兴业银行的老地方,开业资本200万大洋,经理叫过之翰,背后大佬是冯玉祥。这银行可不简单,直接归国民军总司令部管,明摆着就是军事背景的金融机构。当时他们拍着胸脯保证,发行的票子完粮纳税都能用,听起来挺靠谱,对吧?

仅仅一个月后,这家银行就火急火燎地找人印了100万壹圆券,上面还特意印着"张家口地名",用的都是花旗银行的原纸,正面还印着五原誓师的浮雕,那叫一个气派!当时的人们看到这样的票子,心里肯定是美滋滋的,谁能想到这玩意儿日后会变成一堆废纸呢?

世事难料啊!到了1926年3月,国民军突然撤出张家口,这家银行也不得不跟着大部队转移。你猜怎么着?他们带着15万现大洋和20万没发出去的票子,一路都有手枪队押送,阵仗不小啊!4月15号,他们在包头找了个"裕丰银行"的旧址重新开张,继续发行印着"包头地名"的票子,还顺便回收旧票子。这家银行跟随着军队的脚步东奔西跑,简直像个随军银行。

时间来到1928年10月,冯玉祥主政河南,银行总行又搬到了郑州。这一搬不要紧,他们顺手把河南农工银行给合并了,连同开封、许昌好几个分行都收了进来。这么一折腾,资本一下子从200万涨到了500万!总经理还是那个过之翰,看来冯玉祥还挺器重他。当时的西北银行可以说是风生水起,谁能想到好景不长呢?

转折点发生在1929年5月,蒋介石和冯玉祥闹掰了,中央军把陇海线一封锁,局势急转直下。到了6月3号,西安分行出大事了,老百姓挤破头去兑钱,一天兑出去10万银元就顶不住了,只能直接停兑。从那以后,西北券就换不成现大洋了。冯玉祥急得团团转,只能下死命令,河南、陕西、甘肃三省的税收只认西北券,谁不听话就封谁的铺子。这不是硬撑着吗?用行政手段强制流通货币,能撑多久呢?

更惨的是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银行总行跟着军队又跑到洛阳。9月张学良一入关,晋军一撤,西北银行的摊子就一个接一个地倒了。想想看,一家银行跟着军队东奔西跑,发行货币,这本身就是件很危险的事,不是吗?

最后国民军败了,10月份,总行的人在郑州火车站,一把火烧了差不多60万没发出去的票子。剩下的账本、券版全被军政部给收了。从开业到关门,这家银行总共发了大概680万的纸币,最多的时候,在五个省里流通的就有450万。可打完仗,九成以上都成了废纸。老百姓手里的钱,能收回来的还不到百分之七,这损失也太惨重了吧!

到了1932年,国民政府那边才给这事定了个调子,说西北银行是"随军进退,停止清理"。欠的债让河南省银行分期还,至于当初投进去的股本,就再也没人提了。想想那些存钱的老百姓,他们当时该有多绝望啊?辛苦攒的血汗钱,一夜之间就打了水漂。

说实话,这段历史给我的触动挺大的。一家银行从成立到倒闭,短短五年时间,却经历了那么多波折。它不仅仅是一个金融机构的兴衰史,更是那个动荡年代的一个缩影。如果当时你手上有这样的纸币,你会选择立即兑换还是继续持有呢?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今天我们能从这段历史中学到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