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为何我家这本经这么难念!

结婚七年,我第一次觉得“孝顺”俩字烫嘴!先和大家介绍一下我们两家的情况,我们都在外省农村。我是家里最小的女儿,上面有个哥

结婚七年,我第一次觉得“孝顺”俩字烫嘴!

先和大家介绍一下我们两家的情况,我们都在外省农村。我是家里最小的女儿,上面有个哥哥和姐姐,父亲前两年因病去世,欠了些债。

母亲今年62了还在给别人打工。他家其实也没好到哪里去,父母都是农村人,在他成年后离异,现在各自有家庭,今年他们50岁,一直还有在赚钱。

说真的,赡养老人这事儿,千万别跟你老公死磕“公平”这话我要是半年前听到,肯定得骂说这话的人站着说话不腰疼。可现在我自己掉进这摊事儿里,才明白有些公平,越算越伤感情。

为啥?因为我爸病重那阵儿,我刚升职,天天加班加到后半夜,别说回老家伺候了,连视频都没好好跟我爸聊过几次。最后送终的时候,哥姐跟我哭,说爸临走前还念叨我,别老想着赚钱。就因为这事儿,我愧疚到现在,总想着得给我妈多补补。

前段时间我跟老公商量,说以后每个月给我妈打2000块钱,让她别那么拼了,够自己花就行,欠的债我跟哥姐慢慢还。我本以为老公能理解,结果他琢磨了半天说:“那我也得给我爸妈各打2000,这样才公平,两边老人都不能亏待。”

(我突然拔高声音)公平?!我当场就懵了!他爹妈五十来岁,离异后各自再婚过得挺滋润,人家两口子现在一年到头能挣小十万!我家情况能比吗?

我当时就愣住了,不是舍不得给公婆钱,是真的吃不消啊。

我俩加起来年薪差不多40万,听着挺多是吧?

可刨去每年近10万的房贷,一个月就去了8000多,孩子马上要上小学,报班、买文具、平时吃喝拉撒,一个月没个3000下不来。再加上日常开销,本来就过得紧巴巴的,要是每个月再拿出6000给老人,那真是要喝西北风了。

我跟我老公红脸吵了一架,我说:“我家欠着债,我妈一把年纪还打工,你爹妈身体硬朗有收入,凭啥非得一刀切?”

他梗着脖子回我:“手心手背都是肉,我不管别人家啥样,对我爸妈必须一样!”

“我家情况不一样啊,我妈就一个人,还背着债,年纪也大了;你爸妈才50,各自有家有收入,俩人加起来挣得比我妈多,咱们给2000他俩平分,够补贴家用就行。赡养老人不是比谁给得多,得看谁家更需要啊。”

结果我老公不乐意了,说我偏心,还说“公平就是一碗水端平,不然以后两边亲戚都得说闲话”。我俩为这事儿吵了两回,吵到最后都没劲儿了。

你们听听这话!合着我妈是捡来的?她都六十多岁了还在给人打工,他看不见吗?

昨晚我翻来覆去睡不着,越想越憋屈。婚姻里哪有什么绝对公平? 我家底薄,我妈遭过大难,我心疼她天经地义;他父母尚有余力,何必非要凑那个整数?难道孝心非得拿计算器摁出来才作数?

可转念一想...我是不是太自私了?只想着贴补自家妈,却忘了他也是独生子...

说真的,我现在特别迷茫......

我不是不想公平,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老人的身体状况、家庭负担都不一样,怎么可能拿同一把尺子去量?我给我妈多些,是因为我有愧疚,更因为我妈是真的需要;给公婆少些,也不是不孝顺,是他们目前真的没那么迫切需要这笔钱。

烦死了!这日子过得跟走钢丝似的!姐妹们你说,这钱到底该咋给?是按他说的“公平”硬扛,还是按各家情况灵活来?要是你遇上这种事,能给亲妈多贴补点吗?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偏这经书还得夫妻俩一起翻。 你们说,孝心和现实之间这道坎,到底该怎么跨过去?评论区等你们救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