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集团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630.57亿元,同比增长13.82%;归母净利润378.83亿元,同比增长19.51%;扣非归母净利润371.40亿元,同比增长22.26% [3],展现出强劲的业绩韧性。公司已成功实现从传统家电制造商向多元化科技集团的转型,非家电业务营收占比超过34% [65],ToB业务增速持续高于ToC业务,成为新的增长引擎。在复杂多变的全球经济环境下,美的集团通过产品结构优化、OBM战略深化以及全球化产能布局,实现了毛利率提升至26.44%(同比+0.4pct) [14],并将海外营收占比首次提升至50%以上,标志着全球化战略取得重大突破 [42]。

一、财务表现:稳健增长与结构优化并行
2025年前三季度,美的集团整体财务表现稳健,多项指标创历史新高。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630.57亿元,同比增长13.82%;实现归母净利润378.83亿元,同比增长19.5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71.40亿元,同比增长22.26% [3]。其中,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收1119.33亿元,同比增长10.06%;实现归母净利润118.70亿元,同比增长8.9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09.05亿元,同比增长6.95% [4]。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利润增速(19.51%)快于收入增速(13.82%),扣非净利润增速(22.26%)更优于归母净利润增速 [3],显示出盈利能力的持续提升。
从盈利能力指标看,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毛利率达26.44%,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 [14],这一改善主要源于产品结构优化和高毛利B端业务占比提升。具体来看,内销空调价格回升(线上均价环比提升12.2%) [9]、高端品牌COLMO和东芝表现亮眼(零售额同比增长超60%) [39],以及海外业务结构优化(海外毛利率26.8%高于国内的24.7%) [13],共同推动了毛利率的提升。同时,销售费用率与管理费用率分别同比下降0.80和0.28个百分点 [14],反映出DTC转型与数字化运营带来的效率提升。
然而,财务费用率同比上升1.64个百分点 [13],主要受汇兑损益波动影响,导致当季归母净利率微降至10.71%,同比略降0.11个百分点 [14]。尽管如此,整体盈利质量依然稳健,扣非净利润增速连续多个季度高于营收增速,显示内生增长动能强劲。
现金流方面,2025年第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26.11% [4],主要由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减少157.0亿元 [13]。这一变化并非经营恶化,而是DTC模式深化下渠道预收款减少所致——期末合同负债为365.1亿元,较二季度末减少21亿元 [11],符合渠道扁平化趋势。值得肯定的是,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增加120.82% ,反映产能扩张或并购活动资金到位,为长期发展提供支持。
二、业务结构:ToC与ToB双轮驱动,战略转型成效显著
美的集团已建立起ToC(面向消费者)与ToB(面向企业)并重发展的业务矩阵,既为消费者提供各类智能家居产品与服务,也为企业客户提供多元化的商业及工业解决方案 [36]。2025年前三季度,智能家居业务(ToC)收入同比增长13%,商业及工业解决方案(ToB)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8%,扭转了此前ToB增速长期慢于ToC的局面 [9],这一结构性转变不仅体现了公司战略转型的成效,也标志着其增长动能正由单一消费电器向多元化科技解决方案拓展。
在ToC业务中,美的集团通过COLMO、东芝等高端品牌提升产品结构,COLMO品牌2025年上半年零售额同比增长超60% [39],显示出高端化战略成效显著。同时,公司加速全球化布局,2025年前三季度海外自有品牌业务收入占比已达到45%以上 [3],主要以东芝、美的及Com fee品牌为主,这一比例较2024年同期进一步提升,验证了OBM战略的深化。此外,公司子品牌华凌通过低价策略抢占下沉市场(线上均价2154元) [23],但面临小米等品牌的直接竞争,美的通过"二选一"政策强化服务网络,但存在法律风险。
在ToB业务中,三大核心板块——新能源及工业技术、智能建筑科技、机器人与自动化——分别实现收入306亿元、281亿元和22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1%、25%和9% [3],其中智能建筑科技在地产后周期压力下仍实现25%的高增长,凸显美的在商用多联机、数据中心液冷等细分领域的市场渗透能力 [9]。新能源及工业技术板块则受益于子公司科陆电子的业绩反转(前三季度营收与归母净利润分别增长23.4%和251%)以及海外制造基地的稳步推进 [25]。机器人业务虽增速相对温和,但公司在工业机器人、家电智能化及人形机器人方向的长期布局已初见成效,国内业务发展势头良好 [3]。
值得注意的是,ToB业务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已从2020年的18.5%提升至2024年的25.5%,并于2024年收入首次超过千亿元 [36],现已成为美的业务持续增长的主要引擎。随着公司向"简化式增长"转型,未来ToB业务有望进一步提升占比,成为穿越经济周期的强大新引擎 [67]。
三、ToC业务:高端化与全球化并进
智能家居业务作为公司的核心业务,2025年前三季度表现稳健。空调业务方面,美的以28%的市场份额稳居行业第一 [26],但面临小米以10%份额跃居第四的挑战 [28]。公司通过"风尊""酷省电"等爆款系列,以全价位段覆盖策略稳坐榜首,其智能家居生态链用户粘性显著提升 [37]。同时,美的推出子品牌"华凌"对标小米性价比,2025年华凌空调线上均价(2154元)比小米低299元 [28],主品牌"美的"同步降价,线上均价同比下降5.07%,通过价格敏感区间直接竞争。
在高端市场,COLMO品牌2025年上半年零售额同比增长超60% [39],但具体市场份额数据未明确披露。不过,COLMO品牌在2025年上半年洗碗机销售额增长88% [37],显示出在细分市场的强劲增长势头。此外,美的还通过"二选一"政策强化服务网络 [28],要求合作服务商停止承接小米、格力的空调安装维修业务,通过区域负责人私下传达政策,利用自身全国性售后网络(二线城市单网点近50人团队)卡住小米外包服务短板 [28]。不过,这一策略也存在法律争议风险,若被证实可能违反《反垄断法》 [28]。
在渠道策略上,美的集团持续推进DTC(Direct-to-Consumer)改革,不仅优化了终端毛利空间,也增强了用户直连与数据驱动的运营效率 [13]。然而,这一改革也导致经销商预收款减少,期末合同负债为365.1亿元,较二季度末减少21亿元,符合渠道扁平化趋势 [11]。同时,公司通过mSmart生态平台强化设备联动,弥补生态短板,学习小米智能交互逻辑,推动"无感连接+主动服务"体验 [28],以应对小米等互联网品牌的挑战。
四、ToB业务:第二增长曲线加速崛起
ToB业务已成为美的集团增长的主要引擎,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收入约1000亿元,同比增长18% [9],增速远超ToC业务的13% [9]。公司ToB业务主要包括三大板块:新能源及工业技术、智能建筑科技、机器人与自动化,分别实现21%、25%和9%的同比增长 [3],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在新能源及工业技术领域,科陆电子在2025年Q1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857% [25],主要得益于美的集团的深度协同赋能。美的通过开放智能制造体系、全球供应链资源和数字化管理平台,助力科陆电子构建业内稀缺的3S(BMS电池管理系统、EMS能量管理系统、PCS储能变流器)全栈自研能力 [25]。科陆电子已中标"中广核新能源2025年度储能系统框架采购"项目10.5GWh构网型+跟网型储能系统中的标段7 [25],这一央企订单为科陆电子的储能业务提供了强大的品牌背书。此外,库卡集团在工业机器人领域持续推进核心部件国产化,通过"蓝橙实验室"实现RV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三大核心部件国产化率达85%,成本下降35% [68],显著提升了其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
在智能建筑科技领域,美的楼宇科技在鼎好DH3项目的实践中实现了年节约电量超100万度、减少碳排放800吨的成效 [29],通过全生命周期绿色解决方案将这座中关村标志性建筑打造为智慧低碳楼宇新标杆。项目采用BIM建模技术将建造周期缩短4-5个月,人力成本降低30%,资金成本优化25% [29]。同时,美的楼宇科技正积极参与城市更新项目,如北京中关村的鼎好DH3项目和德州市智慧农业产业园项目 [32],后者采用美的楼宇科技提供的软硬件一体化供热解决方案,覆盖范围25.4万㎡,一产季节约能源成本达1500万元,减排二氧化碳2.42万吨 [32],验证了绿色解决方案的落地效果。
在机器人与自动化领域,库卡中国市场份额稳步提升至9.4% [36],全球收入占比从2024年的22%提升至30% [21]。库卡在中国市场的本地化率从30%提升到80%,通过与美的供应链协同,生产成本大幅降低 [21]。美的荆州工厂已获认证为"全球首个多场景覆盖的智能体工厂",应用库卡机器人后,工人减少75%,成本降低18% [36],成为事业部制与智能制造协同的典范。此外,库卡在2025年上海工博会上推出的五大战略级智能体产品,包括KUKAAIVision视觉系统、iiQWorks工程软件等 [61],均属于具身智能领域,进一步提升了其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竞争力。
五、全球布局:海外营收占比首次突破50%,OBM战略成效显著
美的集团的全球化战略在2025年取得重大突破,海外营收占比首次突破50%(1823.6亿元,同比增长17.8%) [42],标志着公司全球化战略取得重大进展。分区域来看,欧洲区占比超25%(收入增25%+),亚太区占比22%(收入增20%+),北美、南美占比略有下降但收入仍保持双位数增长,中东高单位数增长,非洲超20%增长 ,显示公司全球化布局的多元化与可持续性。
在生产基地布局方面,美的集团在全球已拥有63个生产基地,其中泰国空调工厂成为家电行业首座海外"灯塔工厂" [41],自动化率达95%,订单前置时间缩短43%,碳排放降低68.3% [41]。同时,公司加速北美市场布局,通过收购开利(Carrier)的墨西哥空调业务,进一步增强了当地制造能力 ,利用《美墨加协定》的零关税政策规避美国对华关税,支撑北美市场双位数增长 。此外,美的还与三花智控等配套企业形成协同效应 ,进一步提升了其在全球供应链中的竞争力。
在品牌建设方面,美的集团坚持自主品牌(OBM)战略,2025年前三季度OBM业务收入已达到智能家居业务海外收入的45%以上 [3],主要以东芝、美的及Com fee品牌为主 [47]。同时,公司通过赞助国际顶级体育赛事提升品牌影响力,如与巴塞罗那足球俱乐部签署五年协议,自2026/2027赛季起,美的品牌logo将出现在巴萨球队正式比赛球衣及训练服的袖标位置 [45],预计覆盖全球数亿观众,进一步推动品牌全球化。
六、公司治理:职业经理人制度与股权激励机制并行
美的集团的公司治理结构和管理机制是其长期发展的关键支撑。公司已成功实现从家族企业向现代治理的转型,何享健于2012年8月25日交棒职业经理人方洪波,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7],避免了家族企业的决策局限性。自方洪波接班以来,美的集团实现了营业收入、净利润、经营净现金流的全面增长,营业收入从2011年的1341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4091亿元,净利润从2011年的66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385亿元 [7],展现出卓越的治理能力和水平。
在股权结构方面,何享健家族通过美的控股有限公司持有美的集团约28.33%的股权,处于相对控股地位 [7];作为上市公司,美的集团还有大量公众股东,包括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等机构投资者,合计持股比例约为50.47% [7];以方洪波为代表的管理层个人持股比例合计约为2.26% [7]。这种股权结构有助于家族控股,确保公司长期战略的稳定性和连贯性,避免短期利益对战略决策的干扰;同时,职业经理人持股和引入战略投资者,为公司带来了市场化的管理理念和创新活力,提升了决策的灵活性和效率。
在管理机制方面,美的集团采用事业部制组织架构,各事业部拥有相对独立的经营权和决策权,职业经理人可以在授权范围内自主经营 [7]。事业部总经理等重要岗位坚持"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原则,以业绩承诺的收入、利润、市场占有率为考核标准,通过竞争上岗和绩效考核,选拔出真正有能力的职业经理人 [7]。公司还强制要求管理层中的70后占70%,80后占20%,90后占10% [7],确保管理层年轻化与国际化视野。
在股权激励方面,美的集团已连续10年推出长期股权激励计划,累计授予超过1.5万人次 [7],强化核心管理团队与股东利益的绑定。2025年11月,公司因中期分红调整了股权激励计划的行权价格和回购价格,第八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行权价格由70.78元/股调整为70.29元/股;第九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行权价格由45.65元/股调整为45.16元/股;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回购价格由17.47元/股调整为16.97元/股;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回购价格由19.39元/股调整为18.89元/股** [59]。这种调整符合《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的规定,且股权激励计划行权价格和回购价格的调整不会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实质性影响 [59]。
此外,公司还通过"789工程"(7个平台,8项职能,9大事业部)实现跨业务资源整合 [67],如智能家居事业部与楼宇科技事业部联合开发的全屋智能系统,年销售额突破50亿元 [64],验证了事业部制与数字化融合的协同效应。美的集团还通过"全球合伙人计划"向52名核心高管授予限制性股票1.2亿股,锁定期5年 [46],行权条件包含ROE不低于20%、营收复合增长率不低于5%等硬性指标,与B端高增长业务(如机器人、新能源)形成绑定,推动研发投入占比提升至3.57% [4],研发人员结构优化(博士、硕士占比增加) 。
七、未来展望:穿越周期的科技型制造龙头
展望未来,美的集团已确立清晰的战略方向:从传统家电制造商向全球科技集团转型,非家电业务目标收入占比达50% [46],无明确时间表,但公司已展现出强劲的转型动能。在ToC业务方面,公司将继续推进高端化与全球化战略,COLMO和东芝品牌有望保持60%以上的零售额增速 [39],进一步提升品牌溢价能力。同时,公司将继续深化DTC改革,优化渠道结构,增强用户直连与数据驱动的运营效率 [13],为长期竞争力构筑护城河。
在ToB业务方面,新能源及工业技术、智能建筑科技、机器人与自动化三大板块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3],尤其是智能建筑科技在绿色建筑、数据中心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库卡机器人在中国市场的增长潜力巨大,随着核心部件国产化率提升至85% [68],成本下降35% [68],其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此外,安得智联有望成为集团首个分拆上市板块 [46],以独立平台整合行业资源,未来符合条件的To B板块将考虑分拆,通过资本市场进一步释放价值。
在全球化战略方面,美的集团将继续推进海外产能布局,新增海外生产基地 [40],同时深化OBM战略,提升海外自有品牌收入占比至50%以上 [43]。在品牌建设方面,公司将继续通过赞助国际顶级体育赛事提升品牌影响力 [45],如与巴塞罗那足球俱乐部的合作,预计覆盖全球数亿观众,进一步推动品牌全球化 [48]。此外,公司还将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通过"美的运营云"等数字化工具优化全球供应链管理 [64],提升运营效率和市场响应速度。
在研发投入方面,美的集团计划未来三年投入超500亿元用于AI大模型、新能源、机器人、具身智能等前沿领域 [36],这些将是公司B端业务布局的重心。公司通过研发成果持续优化产品组合并提升品牌形象,如库卡在2025年上海工博会上推出的五大战略级智能体产品,均体现了其在具身智能领域的深厚积累 [61]。
八、风险提示:短期波动与长期挑战并存
尽管美的集团展现出强劲的业绩韧性和战略转型成效,但仍面临以下风险: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2025年铜价因美国关税政策扰动,一度冲高至82500元/吨 [15],尽管最终豁免关税政策落地,但铜价同比仍上涨,可能对空调等铜材密集型产品成本形成压力。铝价在2025年Q3震荡(沪铝主力20600-21000元/吨) [15],但医疗和安得智联业务未明确披露,推测其收入占比可能较低。
渠道变革风险:DTC改革导致经销商预收款减少,经营现金流同比减少26.11% [4],若渠道变革未能有效平衡短期现金流压力与长期战略收益,可能影响股东回报。同时,公司被曝要求合作服务商停止承接小米、格力的空调安装维修业务,若"二选一"政策被证实,可能违反《反垄断法》 [28],影响品牌声誉。
政策风险:欧洲热泵市场补贴退坡可能影响相关业务增长,需关注政策变化对公司海外业务的影响。同时,国补政策地方财政要承担一部分费用,地方政府有一定的财政压力 [47],若政策调整,可能影响国内家电市场需求。
市场竞争加剧:小米等互联网品牌在家电市场的份额持续提升(空调市场份额跃居第四) [28],美的面临价格战压力,需通过产品差异化和品牌溢价应对挑战。同时,库卡机器人在全球市场份额有所下滑,从四大机器人之首降至倒数第一 [70],需关注其整合成效和市场竞争力。
九、投资价值:穿越周期的稳健成长
综合分析美的集团的财务表现、业务结构和战略转型,公司展现出穿越周期的稳健成长能力,从传统家电制造商向多元化科技集团的转型成效显著 [65]。在ToC业务方面,公司通过高端品牌和全球化布局提升盈利能力;在ToB业务方面,公司通过新能源、智能建筑和机器人等领域的布局,打造新的增长引擎。在全球化战略方面,公司通过海外产能布局和品牌建设,实现海外营收占比首次突破50% [42],为长期发展提供支撑。
从估值角度看,2025年11月19日,美的集团股价报收于79.23元,总市值6088.88亿元 [12],在白色家电板块市值排名第一。根据多家机构预测,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将分别达到442.96亿至448.64亿元、479.95亿至495.03亿元、534.52亿至537.18亿元 [13],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12.90/11.78/10.91倍 [14],估值相对较低。同时,公司2024年分红率达69%,2025年上半年首次实施中期分红,并年内两次推出股份回购计划 [46],基于当前股价,市场普遍预计2025年股息率将超过5%,在蓝筹股中极具吸引力 [11]。
从长期投资价值看,美的集团通过产品结构优化、OBM战略深化以及全球化产能布局,实现了毛利率提升和海外营收占比突破 [42],展现出穿越经济周期的能力。同时,公司通过职业经理人制度和股权激励机制,确保管理层稳定和战略连贯性 [7],为长期发展提供组织保障。未来,随着ToB业务占比提升和全球化战略深入,公司有望实现从传统家电制造商向全球科技集团的转型 [65],打开新的估值空间。
十、结论:科技赋能制造,全球化引领未来
美的集团已成功实现从传统家电制造商向多元化科技集团的转型,通过产品结构优化、OBM战略深化以及全球化产能布局,展现出穿越经济周期的韧性 [65]。公司ToC业务通过高端品牌和全球化布局提升盈利能力;ToB业务通过新能源、智能建筑和机器人等领域的布局,打造新的增长引擎。在全球化战略方面,公司通过海外产能布局和品牌建设,实现海外营收占比首次突破50% [42],为长期发展提供支撑。
从公司治理角度看,职业经理人制度和股权激励机制确保了管理层稳定和战略连贯性 [7],为长期发展提供组织保障。未来,随着ToB业务占比提升和全球化战略深入,公司有望实现从传统家电制造商向全球科技集团的转型,打开新的估值空间 [65]。
美的集团的转型之路为其他制造业企业提供了宝贵经验:在存量市场时代,只有通过科技创新、产品升级和全球化布局,才能实现持续增长和穿越周期 [36]。公司通过"科技领先"战略,在具身智能、新能源等领域取得突破,未来三年计划投入超500亿元用于AI大模型与具身智能等领域 [36],有望进一步巩固其在全球科技制造领域的领先地位。
在当前复杂的全球经济环境下,美的集团的稳健增长和战略转型成效,使其成为穿越周期的优质投资标的 [7],值得长期关注和配置。
参考来源:
1. 美的集团(sz000333)研究报告|研究评级|机构研报_新浪财经_新浪网
2. 美的集团(000333)研报_美的集团盈利分析—东方财富网股吧
3. A股-研报详情
4. 长江证券-美的集团-000333-收入双位数增长,经营利润率明显提升-251111-研报-公司调研-慧博投研资讯
5. 研报掘金丨长江证券:维持美的集团“买入”评级,持续强化全球业务布局_九方智投
6. 研报掘金丨长江证券:维持美的集团“买入”评级,持续强化全球业务布局_财经头条_新浪财经
7. 宋志平:美的集团的高质量增长,得益于卓越的公司治理
8. 美的集团(000333)股票行情,行情首页_中财网
9.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整体稳健增长,ToB业务延续高增_股票频道_证券之星
10. 美的集团三季报:净利增19.5%,B端加速崛起驱动盈利结构持续优化_手机新浪网
11. A股-研报详情
12. 本周盘点(11.10-11.14)美的集团周涨3.98%,主力资金合计净流入6.86亿元_股票频道_证券之星
13. 美的集团三季报:净利增19.5%,B端加速崛起驱动盈利结构持续优化_手机新浪网
14. 太平洋证券-美的集团-000333-Q3业绩高个位数增长,看好OBM+机器人战略赋能-251031-研报-公司调研-慧博投研资讯
15. SMM:供需格局演变下铜铝市场中长期价格分析及展望【导体线缆展览会】上海有色网
16. 美的集团:2025年三季度报告_股票频道_证券之星
17. 2025年有色金属行业分析:有色牛市再进阶,AI和机器人新材料乘风而起(附下载)
18. 美的集团(000333)2025年三季报点评:经营符合预期 内生趋势稳健-和讯网
19. 成航参加2025工博会并签订库卡订单班协议-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大学
20. 美的集团价值投资分析:穿越周期的科技型制造龙头-今日头条
21. 具身智能浪潮:美的海外营收破半,库卡机器人中国市场“重生”发展_科技领域_战略
22. 科陆电子:储能数据中心应用迎发展机遇,加速能源转型与市场扩张
23. 小米空调市场份额跃居第四,传统巨头美的该如何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挑战?手机新浪网
24. 宇树科技成立工业机器人公司;库卡再获某头部新能源汽车客户订单|市场观察_腾讯新闻
25. 科陆电子一季度净利激增857%美的集团全链路赋能显效|界面新闻
26. 2025空调大洗牌:谁出前五,谁成黑马?(附完整榜单)
27. 智造未来 全球突破|KUKA iiAutomate2025智能制造峰会圆满收官-KUKA工业机器人
28. 小米空调市场份额跃居第四,传统巨头美的该如何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挑战?手机新浪网
29. 美的楼宇科技赋能鼎好DH3 共筑城市绿色更新新范式-新华网
30. 2025年3月政策专题页|起亚汽车官网
31. 洗碗机:美的vs 西门子 vs 方太_操作_厨房_空间
32. 美的楼宇科技赋能建筑空间绿色升级-新华网
33. 宇树科技成立工业机器人公司;库卡再获某头部新能源汽车客户订单|市场观察_腾讯新闻
34. 小米空调市场份额跃居第四,传统巨头美的该如何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挑战?手机新浪网
35. 宇树科技成立工业机器人公司;库卡再获某头部新能源汽车客户订单|市场观察_腾讯新闻
36. 一文看懂上市公司—美的集团
37. 2025空调战局终落幕:TOP10品牌销量排名大公开!
38. 上半年引擎全开,库卡移动机器人2025提速_智能化_产品_马建良
39. 美的集团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显著增长,第二增长曲线动力强劲_财富号_东方财富网
40. 一文看懂上市公司—美的集团
41. 美的打造出海外首个空调“灯塔工厂”
42. 营收一半来自海外!库卡机器人:具身智能的先行者与美的集团的全球化
43. 美的集团 营销数据2013年至今,美的 ROE从来就没有低于20%的,...
44. 美的集团家用空调事业部泰国工厂_百度百科
45. 美的集团豪掷!巴萨袖标赞助背后,能否助推品牌全球化?
46. 美的集团2025年中报业绩交流 会议要点1、财务业绩与股东回报·...
47. 美的集团 营销数据2013年至今,美的 ROE从来就没有低于20%的,...
48. 美的集团豪掷!巴萨袖标赞助背后,能否助推品牌全球化?
49. 美的2025中报爆点:扣非净利润猛增30%,B端崛起+估值洼地藏潜力?手机新浪网
50. 美的集团豪掷!巴萨袖标赞助背后,能否助推品牌全球化?合作_赛事_传奇
51. 美的集团2025年上半年财报概要 1.核心财务表现营收:2511亿元(+15.6%YoY)创历史新高235。净利润:260亿元(+25.0%YoY.-雪球
52. 具身智能浪潮:美的海外营收破半,库卡机器人中国市场“重生”发展_科技领域_战略
53. 又一中国名企在墨西哥建厂!际连建设合作客户再添一家世界500强
54. 美的集团豪掷!巴萨袖标赞助背后,能否助推品牌全球化?
55. 美的集团在2025年9月4日的一场业绩说明会记录,主要向投资者解读了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表现。核心结论是:美的成.-雪球
56. 上市公司集群崛起,大湾区跃迁“C位担当”澎湃号·媒体_澎湃新闻-The Paper
57. 从利物浦巴萨到世界杯,中国家电巨头热衷于体育营销的深层逻辑...
58. 取暖家电需求旺盛 欧洲过冬危机能否成就行业长期业绩增长点?...
59. 美的集团(000333)调整股权激励计划行权价格和回购价格-CFi.CN 中财网
60. 【案例回顾】走进佛山美的:解码事业部变革与智能制造的协同密码|物流|标杆|运营|事业部制|知名企业_网易订阅
61. 从CIMT2025看工业机器人技术发展及未来展望
62. 宋志平:美的集团的高质量增长,得益于卓越的公司治理_职业_管理层_方洪波
63. 营收一半来自海外!库卡机器人:具身智能的先行者与美的集团的全球化_战略_市场_公司
64. 【案例回顾】走进佛山美的:解码事业部变革与智能制造的协同密码_事业部制_企业
65. 营收一半来自海外!差点被遗忘的机器人鼻祖|库卡|家电|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世界机器人大会_网易订阅
66. 从CIMT2025看工业机器人技术发展及未来展望
67. 穿越周期的组织变革密码:从美的简化式增长看制造业转型方法论_企业_业务_事业部制
68. 营收一半来自海外!库卡机器人:具身智能的先行者与美的集团的全球化_战略_市场_公司
69. 美的出海顾问黄剑峰支招:出海成功非一蹴而就,“事业部制”是武功秘籍-精英志-新媒体时代精英人物、新锐企业报道!
70. 营收一半来自海外!差点被遗忘的机器人鼻祖|库卡|家电|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世界机器人大会_网易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