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婚姻与人生:是天定,还是人为?

友友:老师,婚姻究竟是天定的缘分,还是在人为?先生:注意我的用词,我们更应该相信是“人为”。所有事情都是如此,因为这样你

友友:老师,婚姻究竟是天定的缘分,还是在人为?

先生:注意我的用词,我们更应该相信是“人为”。所有事情都是如此,因为这样你才会积极向上。

不是说 “天定” 的道理不对,而是人们没到一定智慧的时候,掌握不好,就变成另外一个极端了,把 “顺应天命” 学成消极躺平。所以我们更要相信“事在人为”,更要相信“人定胜天”,这不才是人生的意义所在吗?

举例,天气预报说明天下雨,难道今晚我就不好好生活了吗?那心性不够的人,今天就很难好好生活了,所以宁愿什么都不知道,过好每一个当下,反而是更好的状态。

其实所有的事情都一样。我们学《了凡四训》,袁了凡先生没遇云谷禅师前,认定命运既定,坐了三天三夜,心如死灰,不动了。

注意,他的不动跟那种淡然不一样,他是毫无生机,没有希望了。现在叫摆烂,躺平了,彻底放弃了,因为他相信一切已经是必然。

云谷禅师是个高人,点醒他:“你未曾改变分毫,不是凡夫是什么?” 告诉他这一切是可以改变的,他才变得积极,重新活过来,这就是相信 “人为” 的力量。

人什么时候会消极?当看不到一丝希望,打心底不相信自己可以改变现状,心没劲儿了,这就麻烦了。

“我从小没人疼,长大没人爱,生个孩子还不爱我,我还有什么用?我的命就这样” “努力有什么用,我再努力也没有晋升通道,再努力老板也看不见,努力也没有用” —— 一旦这么想,完了。

所以我们要相信“事在人为”,否则哪有动力和生机?

我们学《论语》怎么讲?“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也”,匹夫不能没志向,否则心没劲儿了,就剩下苟延残喘了。这也是为什么要把《论语》讲给更多的孩子们听 —— 人得有志向啊,得立志要去做点什么事情,如果没了志向,人就没斗志了呀。

有人可能会问:“道不是告诉我们要随顺吗?”

我们一直强调一定要“先学儒家,再学道家”,才能更好地理解“随顺”。绝不是毫无斗志的随顺,它是一种对事物有充分理解、通达之后的随顺,绝不是消极的随顺,两种状态。

儒家讲志向,孟子讲浩然之气,正是给我们注入向上的动力,所以学儒家是非常重要的。

实则儒道这两种智慧都需要。一手儒家,让我们更加积极向上;一手道家,随顺洒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