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奢侈品卖不动了的人,可能很久没认真看看身边人的消费习惯了。那些曾经为了一只新包通宵排队的人,如今还是在买,只不过他们不再冲着“正价首发”去,而是悄悄转向“折扣捡漏”。
从今年双十一的数据来看,奢侈品市场不仅没冷,反而热得很“低调”。天猫数据显示,双11平台奢牌整体成交额同比实现两位数增长,Balenciaga、Burberry、MiuMiu等品牌也齐刷刷地在上涨20个点以上;同时超200家奢牌首发超万款新品,冰雪运动类奢侈品也迎来新热潮。
京东这边同样交出不错的成绩单。在双十一“百亿补贴日”期间,奢侈品羽绒服成交额实现倍数级增长,珠宝饰品成交暴涨1.5倍,运动休闲鞋成交额同比增长高达240%。MONCLER、EMPORIO、ARMANI等多个奢侈品牌成交额实现翻倍。
而主打品牌特卖的唯品会,今年奢侈品表现也很亮眼。数据显示,2025年1到9月,唯品会奢侈品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30%,其中双十一期间,EA7销量同比增长38%,BALLY涨了35%,BURBERRY涨22%,汤丽柏琦猛增60%,菲拉格慕涨了55%。
这些数据无一不在说明,消费者并不是不爱买奢侈品了,只是不愿意再盲目买单。正价市场的放缓,固然和全球经济放缓有关,但真正驱动奢侈品折扣市场火爆的,是消费者心态的根本变化。
以前年轻人为了追一双限量球鞋、一只新季手袋,可以省吃俭用、月光透支,如今却更偏爱奥莱、唯品会这类特卖渠道。
更重要的是,折扣渠道对品质的要求也愈发严格,特别是唯品会这样的特卖平台,正在用一整套链路重构信任。像今年,唯品会就全面接入中国中检正品管理库,对入库奢侈品100%全检,每一件商品都要经过多位鉴定师交叉认证。
这意味着,买家再也不用“买回来先寄去鉴定”了,开箱即安心,毕竟中检的含金量大家有目共睹。这种“售前即鉴真”的保障,在整个行业里也是头一份。
说到底,大家不是不想买奢侈品了,而是更在意值不值、靠不靠谱。在“既要又要”的时代,奢侈品不再是炫耀身份的标签,而是成为了普通人日常生活中一份“刚刚好的享受”,可以用更理性的价格,把喜欢的它买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