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莉娅・欧文斯的《蝲蛄吟唱的地方》里,有个让人心疼又佩服的女孩基娅。
从七岁起,她被家人一个个抛弃在北卡罗来纳州的沼泽里。
独自搭起小木屋,靠挖贻贝、卖野菜过活。
小镇上的人叫她 “沼泽女孩”,躲着她、议论她。
孩子们朝她扔石头,商店老板不肯卖给她面包。
可基娅没学着讨好任何人,她穿着补丁衣服在沼泽里观察候鸟。
用捡来的贝壳做标本,在月光下写关于自然的诗。
哪怕整个小镇都觉得她 “不正常”,也没藏起自己对沼泽的热爱,对孤独的坦诚。
我们总把孤独当成异类的标签,把合群当成正常的标准。
为了讨好别人,我们藏起真实的自己,结果活成了自己都认不出的样子。
而基娅的故事,恰恰撕开了这个痛点。
孤独从不是缺陷,藏起自己才是,你不用靠迎合别人获得认可,真实的你,本就值得被看见。

基娅第一次去小镇上学时,穿着妈妈留下的旧裙子,鞋子上还沾着沼泽的泥巴。
老师让她介绍自己,她只会说沼泽里的鹞鸟今早孵出了小崽。
同学们哄堂大笑,说她是个只会跟鸟说话的傻子。
后来她干脆不去上学了,不是怕被嘲笑。
是不想为了像别人一样,放弃在沼泽里观察潮汐,记录植物的时间。
她知道小镇人觉得她奇怪,却没试着改变 。
她依然每天清晨去看日出,依然把找到的漂亮石头摆成一排,依然在本子上写只有自己能懂的句子。
现实里的我们,却很少有这样的勇气。
我们总怕被说奇怪,所以把真实的自己裹进合群的壳里。
喜欢的东西不敢说,想做的事不敢做。
连说话的语气,穿衣服的风格,都要学着跟大家一样。
可就像基娅在沼泽里看到的蝲蛄 。
它们不会因为别人说你该生活在水里就离开泥地,只会在自己熟悉的地方,活得自在又鲜活。
你为了合群藏起自己,看似融入了人群,心里却像缺了一块,空落落的。
因为你知道,那个笑着附和,忙着迎合的人,根本不是真正的你。
把孤独当 “病”,你错过了它藏起来的力量基娅的孤独里,藏着很多人没有的力量。
她没人教她读书,就靠捡来的旧课本自学。
最后写出了关于沼泽生态的书,被大学教授当成研究资料。
她没人陪她说话,就观察沼泽里的动植物。
她能分清每一种鸟的叫声,能说出每一种花的花期。
没人给她温暖,就自己搭木屋,种蔬菜,在冬天用松针铺床取暖,把日子过得有模有样。
后来小镇上有人说她要是早点融入我们,肯定能过得更好。
可基娅知道,是孤独让她静下心来观察世界,是孤独让她学会靠自己活下去,是孤独让她找到了真正热爱的事。
现在很多人却把孤独当成病,觉得一个人就是可怜,就是失败。
有人单身时,总被催着赶紧找对象,不然老了没人陪,哪怕自己觉得单身很自由。
有人周末宅家,会被说你怎么没朋友约,太孤单了,哪怕自己享受宅家的时光。
有人喜欢一个人旅行,却怕被说没人跟你一起,多惨啊,最后放弃了想去的地方。
我们总觉得孤独就是不好的,却忘了孤独的时候,你才能听清自己的声音。
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知道自己想走什么样的路。
孤独的时候,你才能专注做自己的事 。
不用在意别人的看法,不用迁就别人的时间,把精力都放在自己身上。
就像有人在孤独时学了画画,后来成了插画师。
有人在孤独时读了很多书,后来考上了喜欢的研究生。
有人在孤独时研究美食,后来开了自己的小餐馆。
他们没把孤独当成 负担,反而把它当成成长的机会。
在没人打扰的时光里,慢慢把自己打磨成喜欢的样子。
基娅说 “沼泽从不孤单,它有风声、有水流、有动植物作伴”。
其实孤独的你也不孤单,你有自己的热爱、自己的坚持、自己的小世界,这些都是陪伴你的力量
接纳孤独不是妥协,是学会和自己好好相处基娅后来遇到了泰特,那个愿意陪她看沼泽日出、听她讲动植物故事的男孩。
有人以为她会跟着泰特离开沼泽,融入小镇生活,可她没有 。
她依然住在自己的小木屋,依然每天去沼泽里转一圈,只是身边多了个愿意陪她 “奇怪” 的人。
她接纳了自己的孤独,也接纳了别人的陪伴,没有为了任何人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
直到老去,她依然是那个热爱沼泽、坦诚真实的 “沼泽女孩”。
而小镇的人也终于明白:她不是异类,只是比他们更敢做自己。
很多人觉得接纳孤独就是要一个人过一辈子,其实不是。
接纳孤独是,哪怕身边有人陪伴,也不放弃自己的热爱。
哪怕身处人群,也敢说出自己的想法;哪怕别人不理解,也敢坚持自己的选择。
它不是妥协,是学会和自己好好相处。
不因为孤独而焦虑,不因为别人的眼光而否定自己。
能在一个人的时候享受时光,也能在有人陪伴的时候保持真实。
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平衡点 ,既不刻意迎合,也不拒绝陪伴,活得真实又自在。
我想起基娅在沼泽里写下的句子,你不需要向任何人证明什么,因为你本身就很珍贵。
现实里的我们,总怕孤独、怕被说奇怪、怕不合群,所以藏起真实的自己,拼尽全力融入别人的世界。
可《蝲蛄吟唱的地方》告诉我们,孤独不是缺陷,不合群也不是错误,真实的你,从来都不需要靠别人的认可来证明价值。
如果你现在也在为了合群藏起自己,不妨试着做一件真实的小事。
喜欢安静就别硬去吵闹的场合,喜欢某个小众爱好就大胆说出来,不想参加的活动就坦诚拒绝。
慢慢你会发现,那些真正在意你的人,会喜欢真实的你。
那些因为你 “奇怪” 就远离你的人,本来就不属于你的世界。
毕竟,你的人生不是为了活成别人眼中的 “正常”,是为了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哪怕孤独一点,也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