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福建本科分4个梯队:填志愿时,别只盯着“厦大福大”

福建考生填志愿,常陷入“非厦大不上”的执念,但本地本科其实分了4个梯队——从顶尖985到地方应用型院校,每个梯队都有适合

福建考生填志愿,常陷入“非厦大不上”的执念,但本地本科其实分了4个梯队——从顶尖985到地方应用型院校,每个梯队都有适合不同分数、不同需求的选择。今天把这些学校的“底细”捋清楚,看完就知道志愿该怎么填了。

第一梯队:福建的“门面担当”,全国都认的硬招牌

提到福建的好大学,厦大和福大是绕不开的“双巨头”。

厦门大学不用多说,985/双一流的名头,加上“中国最美大学”的标签,是福建考生的“梦中情校”。它的会计学是全国第一,海洋科学能牵头国家深海探测项目,连中文系的毕业生,进《人民日报》《新华社》的都不在少数。有厦门家长说“娃考进厦大,亲戚问起来都觉得‘有面子’,毕业找工作根本不用愁”。

福州大学是福建第二所211/双一流,它的化学学科是“双一流”建设点,学科评估A-,能和清华、浙大的化学专业同台竞争。福大的毕业生是福建制造业的“主力军”:进宁德时代做电池研发、去福耀玻璃搞材料创新,起薪比很多热门城市的高校还高。福州的考生常说“读福大不用出省,就能拿到和沿海一线城市持平的工资”。

第二梯队:本地认可度“天花板”,性价比藏在学科里

很多人觉得“除了厦大福大,福建没好大学”,但第二梯队的这几所,是本地家长眼里的“香饽饽”。

福建师范大学是省属高校的“老大哥”,它的教育学、汉语言文学是省级重点学科,本地中小学招老师,福师大的毕业生能占一半。有泉州家长说“我姐读福师大的师范专业,毕业直接进了泉州五中,现在是年级组长,比读外地211的同学发展还好”。这次第三轮“双一流”预测里,福师大也是热门选手,要是真上榜了,分数线肯定要涨。

福建农林大学的“隐藏技能”是茶学——它的茶学是全国第一,能培养从茶叶种植到茶艺营销的全链条人才。安溪的茶企老板说“每年都要去农林大抢毕业生,能懂茶、会做茶的年轻人,比啥都值钱”。就连它的风景园林专业,也是福建园林局、设计院的“定点招聘校”。

华侨大学靠着“侨”字招牌,成了东南亚留学生的聚集地,它的土木工程是国家级重点学科,能承建海外的桥梁、电站项目。集美大学的航海技术是全国前三,毕业就能拿到“甲类三副”证书,进中远海运的起薪能到2万——对想“跑船”的男生来说,集美大学比很多211还实用。

第三梯队:应用型高校,毕业就能“无缝对接”工作

第三梯队的学校,主打一个“接地气”——它们不拼综合排名,只看“能不能让学生找到工作”。

厦门理工学院是“厦门亲儿子”,它和厦门的企业签了“订单班”:华为的ICT班、美图的设计班,学生大二就能进企业实习,毕业直接转正。有厦门考生说“我读厦门理工的数字媒体专业,实习就在美图做修图师,毕业直接留用,比读省外二本强太多”。

福建理工大学的机械设计专业,是福建装备制造业的“人才库”:进东南汽车做生产线管理、去龙马环卫搞设备研发,连莆田的鞋企都抢着要它的工业设计毕业生。闽南师范大学的小学教育专业,是漳州、泉州等地教育局的“定点招聘校”,毕业生考编通过率能到80%。

闽江学院的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是福州长乐纺织业的“配套”——当地的纺织企业会直接把面料送到学校,让学生设计新款服装,优秀作品能直接量产上市。对想“学一门手艺”的考生来说,这些学校的专业,比“空有虚名”的综合类院校实在多了。

第四梯队:地方院校,给分数普通的考生“留条路”

第四梯队的学校,分数不算高,但能给福建考生“兜底”,还能兼顾“家门口读书”的需求。

泉州师范学院的小学教育专业,是泉州各县区小学的“主要生源地”——安溪、永春的农村小学,几乎每个年级都有泉师的毕业生。三明学院的旅游管理专业,能对接武夷山、泰宁的景区,毕业就能做导游、景区策划。龙岩学院的动物医学专业,是闽西养殖企业的“刚需”:养猪场、养鸡场的兽医,十有八九是龙岩学院的学生。

就连莆田学院、宁德师范学院这些学校,也有自己的“生存法则”:莆田学院的护理学,是莆田系医院的“定点招聘校”;宁德师范学院的生物科学专业,能进宁德的食用菌企业做技术指导。对分数刚过本科线的考生来说,这些学校不是“退而求其次”,而是“在本地站稳脚跟”的开始。

填志愿的时候,我们总在“冲名校”和“保专业”之间纠结,但福建的这4个梯队其实在说:没有“最好的大学”,只有“最适合自己的选择”——有人冲着厦大的招牌去,有人靠着福师大的师范专业安稳当老师,有人读集美大学的航海技术拿高工资。

最后想问:对福建考生来说,是拼尽全力冲“第一梯队”的名校,还是选“第二第三梯队”的高性价比专业,更能过好大学这四年?

评论列表

飞马
飞马 1
2025-11-14 01:17
你把福建医科大学放哪里了,省内大医院宁肯招医科大的,不要厦大医学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