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0月17日,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在德国柏林正式拉开帷幕。来自全球的肿瘤研究者齐聚一堂,报告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其中,国内自主研发的抗体偶联物(ADC)芦康沙妥珠单抗(又称Sac-TMT,MK-2870/SKB264)的I/II期研究(NCT04152499)报告了II期子宫内膜癌扩展队列的疗效与安全性结果[1]。该研究此前在2024年ESMO年会上以迷你口头报告形式公布其5 mg/kg剂量组的研究结果[2],本次发布的数据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更新与拓展,不仅更新了5 mg/kg组的预后信息,还新增了样本量更大的4mg/kg剂量组数据,研究结果进一步印证了芦康沙妥珠单抗在晚期子宫内膜癌治疗中的巨大临床潜力。鉴于此,医脉通诚邀该研究分中心天津市肿瘤医院盛今东教授解读研究设计与结果,特邀研究分中心PI天津市肿瘤医院王珂教授点评研究临床意义,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研究深度解读

盛今东教授
芦康沙妥珠单抗是一款靶向TROP2的ADC药物,2024年ESMO大会重磅公布了其5mg/kg Q2W单药治疗晚期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的初步疗效和安全性结果。其中,子宫内膜癌队列纳入了44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7.2个月,客观缓解率(ORR)达到了34.1%,疾病控制率(DCR)为75%,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和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均达到了5.7个月[2]。芦康沙妥珠单抗在既往接受过治疗人群中表现出有前景的抗肿瘤疗效且安全性特征可控。本次ESMO大会再次报告该研究子宫内膜癌II期队列的疗效与安全性结果。
研究方法
该队列纳入了符合条件的局部晚期不可切除或转移性子宫内膜癌患者,这些患者需在晚期/转移性疾病阶段接受过≥1线铂类化疗后出现疾病进展,MSI-H/dMMR患者既往需接受过抗PD-(L)1治疗。患者以顺序、非随机的方式分配至各剂量组,前44名受试者分配至5 mg/kg剂量组,后续所有受试者分配至4 mg/kg剂量组,持续给药直至疾病进展、出现不可耐受毒性或受试者退出研究。主要研究终点为研究者根据RECIST v1.1评估的ORR,次要终点包括DoR、PFS、OS和安全性。
研究结果
在纳入的158名子宫内膜癌队列的受试者中,114名被分配到芦康沙妥珠单抗4 mg/kg,44名被分配到芦康沙妥珠单抗5 mg/kg。截至数据截止日(2025年5月21日),4 mg/kg组和5 mg/kg组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11.7个月和21.8个月。
研究显示,芦康沙妥珠单抗单药治疗2L+子宫内膜癌患者的ORR为35.4%(确认的ORR: 31.6%),DCR为74.7%,中位DOR为9.3个月,其中4 mg/kg组ORR为35.1%、mDoR 9.3个月、mPFS 6.0个月、mOS 14.4个月,5 mg/kg组的ORR为36.4%、mDoR 8.7个月、mPFS 7.3个月、mOS 18.1个月。



安全性方面,4 mg/kg组和5 mg/kg组的芦康沙妥珠单抗均显示可管理,4 mg/kg组最常见治疗相关≥3级不良事件发生率总体低于5 mg/kg组,两组常见的血液学毒性是贫血、白细胞计数降低和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常见的胃肠道毒性是口腔黏膜炎、呕吐和恶心。

研究结论
芦康沙妥珠单抗单药在晚期/转移性子宫内膜癌二线及以上治疗中展现出令人鼓舞的抗肿瘤活性和可控的安全性,以上数据推动了芦康沙妥珠单抗单药治疗晚期子宫内膜癌的III期TroFuse-005(NCT06132958)研究及芦康沙妥珠单抗联合帕博利珠单抗作为pMMR子宫内膜癌一线维持治疗的III期TroFuse-033(NCT06952504)研究,目前该两项研究正在进行中。
研究者点评

王珂教授
子宫内膜癌是三大妇科恶性肿瘤之一,2022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数据显示,我国子宫内膜癌新发病例约7.7万例,死亡病例约为1.35万例,对我国女性健康构成严重威胁[3]。尽管近年来精准诊断技术的进步和新型治疗药物的迭代,为子宫内膜癌患者带来了预后改善,但复发仍是制约子宫内膜癌患者实现长期生存的关键瓶颈,尤其是复发后治疗手段有限,使得二线及以上治疗陷入“选择少、难度大”的困境。
TROP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高表达使其成为潜在的治疗靶点,作为靶向TROP2的新型ADC,芦康沙妥珠单抗结构设计中选择了创新的可裂解连接子,实现了高达7.4的药物抗体比(DAR),并选择了具有“旁观者效应”的载荷T030,有望实现疗效与安全性的有效平衡,其在子宫内膜癌中的应用令人期待。
本次研究报告结果显示,4mg/kg和5mg/kg剂量的芦康沙妥珠单抗单药治疗均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ORR分别达到35.1%和36.4%。值得注意的是,4mg/kg剂量在保持相近疗效的同时,表现出更为可控的安全性特征。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在更大规模的患者群体中得进一步验证芦康沙妥珠单抗的疗效及安全性。我们期待III期研究能够取得积极结果,未来有望改变晚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治疗格局,为患者提供更有效、安全的治疗选择。
另一方面,芦康沙妥珠单抗的成功也体现了中国创新药发展的稳健势头。ADC是国内创新药对海外药品实现“弯道超车”的关键赛道,作为在国内获批上市的TROP2 ADC,芦康沙妥珠单抗是赛道中值得关注的一颗新星,此前,其不仅在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中获批应用于临床,更在今年年初获批了非小细胞肺癌适应证,成为全球首个在肺癌适应证获批上市的TROP2 ADC药物。立足本土,走向全球,芦康沙妥珠单抗的临床布局值得关注,也期待该药物的成功为更多国产创新药带来可借鉴的经验。
专家简介

- 王珂 教授 -
天津市肿瘤医院妇科肿瘤科科主任
主任医师
天津市肿瘤医院妇科肿瘤MDT首席专家
天津市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委会主任委员
天津市医学会妇科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卵巢癌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临床肿瘤协会妇科肿瘤专家委员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家族遗传性肿瘤协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腹膜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协会热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委员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分会委员
国家肿瘤质控中心质控专家
中国奖励医学会妇科肿瘤分会常委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妇科专委会常委
天津市妇产科医师分会常委
天津市靶向药物治疗专委会委员

- 盛今东 教授-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妇科肿瘤科 主治医师 讲师
医学博士,20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
目前主要从事妇科良恶性肿瘤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曾以第一作者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STTT),Journal of Pathology,Cell Death & Disease (2篇),iScience等国际期刊发表论著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
参考文献
[1] Ke Wang, et al. 1111P - Sacituzumab tirumotecan (Sac-TMT) monotherapy in advanced/metastatic endometrial carcinoma (EC): Results from a phase I/II study (MK-2870-001/KL264-01). 2025 ESMO.
[2] D. Wang, et al. 715MO - Safety and efficacy of sacituzumab tirumotecan (sac-TMT) in patients (pts) with previously treated advanced endometrial carcinoma (EC) and ovarian cancer (OC) from a phase II study. 2024 ESMO.
[3] Han B, et al.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 2022. J Natl Cancer Cent. 2024 Feb 2;4(1):4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