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1994年四川峨眉山下山一兰花,花开正格梅瓣,99年兰展获金奖,兰友:四川第一梅

1994年四川峨眉山下山一兰花,花开正格梅瓣,99年兰展获金奖,兰友:四川第一梅上世纪90年代初,四川峨眉山。在那片云雾

1994年四川峨眉山下山一兰花,花开正格梅瓣,99年兰展获金奖,兰友:四川第一梅

上世纪90年代初,四川峨眉山。在那片云雾常年缭绕、人迹罕至的深山密林中,一位山民或是一位执着的“寻兰人”,在一次偶然的探寻中,目光被一株不起眼的兰草吸引。

它混生在茂密的腐殖土和苔藓之间,叶片中宽,质地厚实,叶缘带着一丝自然的波浪,显得与众不同。凭着经验,他小心翼翼地将这株兰草连同根部的原生土一同采挖下来。谁也未曾料到,这株偶然下山的“野草”,日后会在波澜壮阔的中国兰坛,书写下一段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它,就是后来被兰友誉为“四川第一梅”的建兰铭品——一品梅。

初登兰坛时,一品梅并未立刻引发轰动。它像许多下山草一样,在少数兰友手中流转、种养。直到它首次复花,那无可挑剔的正格梅瓣花型,才真正让兰界为之惊艳。

什么是正格梅瓣? 这是兰花瓣型花中的极高标准。

一品梅的外三瓣收根放角,瓣端紧边,边缘呈优美的弧线,瓣质厚实而富有光泽,如同蜡质般温润;捧瓣则恰到好处地起兜,紧紧包裹着小巧的蕊柱,形若梅花的花瓣,尽显端庄与典雅。一品梅花型分布分散且有规则,花开出架。

每年可开花3次左右,多则4次,花期一般在6-11月份,花香浓郁。仔细观其花色,并非浓艳夺目,而是清新脱俗的黄绿色,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晕,配上纤细却挺拔的花杆,一杆能从容绽放6朵以上的花苞,花型疏朗有致,开品稳定,每一处细节都符合兰家对“梅瓣”的严苛想象。

真正让一品梅从众多建兰品种中脱颖而出、名满天下的,是1999年的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

这是一场汇聚了全球奇花异草的顶级盛会,也是中国兰花向世界展示魅力的重要舞台。在众多参评的兰花品种中,一品梅凭借其稳定的性状、标准的瓣型、飘逸的株型以及浓郁持久的香气,一路过关斩将,最终摘得金奖桂冠。

这枚沉甸甸的金奖,不仅是对一品梅花品的最高认可,更让它彻底走出四川,从一个地方性的名品,一跃成为全国乃至国际兰界瞩目的焦点。

此后,在2006年由全国七十余位兰家代表共同甄选的“中国建兰八大名品”评选中,一品梅再次毫无悬念地脱颖而出,与“君荷”、“绿光登”等其他七大建兰珍品共同载入史册。

兰友们因其瓣型之正、香气之醇、获奖之重,更兼其发源于四川,便亲切而又郑重地称它为“四川第一梅”。这个称号,既是对它卓越品质的至高肯定,也饱含了兰界同仁对它的喜爱与推崇。

一品梅喜疏松、透气、排水良好且富含腐殖质的土壤,适宜生长温度在18-28℃之间,属于半阴性植物,需充足但适度的光照,浇水遵循“见干见湿”原则,生长季节每月施一次稀薄液肥。

再回首,三十余年过去,建兰一品梅早已不是当年那株深山里的无名小草。它经过无数次的分株繁殖,走进了千家万户的兰园和阳台,成为许多兰友案头的珍藏。它不仅是一株兰花,更承载着一段从峨眉山深处走向世界舞台的传奇故事,继续在兰草的芬芳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

注: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参考资料:《兰花》——沈渊如

《阳台养兰,一学就会》——陈宇勒

《中国兰花名品珍品鉴赏图典(第四版)》——刘清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