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针对高市关于台海问题的胡说八道,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孙磊不仅提出要斩掉其肮脏头颅,更是要求日本“停止对冲绳(琉球)人民等原住民族的偏见和歧视”,并提出琉球归属未定论。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一提议立刻引发日本官方强烈反应。

琉球群岛并非一直处于日本主权之下。历史上,琉球本为独立王国,自明朝初年起就与中国形成了持续五百多年的册封与朝贡关系,是如朝鲜、越南一样的藩属国。

(明朝时期的琉球 一直使用中国的年号)
1879年,明治维新后的日本以武力吞并琉球,将琉球王室强行迁往日本,将琉球改名为“冲绳”。当时,清政府虽多次交涉,但因国力衰弱未能阻止这一行为。琉球问题从此成为一桩被窃国的“历史悬案”。

二战结束后,《开罗宣言》与《波茨坦公告》明确规定,日本领土仅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由盟国决定的其他小岛。这两份具有国际法效力的文件从根本上确定了被“窃国”的琉球不属于日本。
1951年,美国主导的《旧金山和约》规定琉球交由美国托管,但中国政府未参与签署且不予承认。1971年,美日签订《关于琉球诸岛和大东诸岛的协定》,美国将琉球“施政权”移交日本。这一行为缺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属于私相授受,不具备决定琉球主权的法律效力。

中国此次在联合国提出琉球问题,绝非偶然的外交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战略布局。近年来,日本频繁在台湾等问题上挑战中国核心利益,中国选择在琉球问题上主动出击,正是对日本恶行的有力反制。
孙磊大使在联合国将琉球人民定义为“原住民”,这一表述巧妙引入了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原住民权利”议题,迫使日本陷入被动。中国在大连海事大学成立的全国首个“琉球研究中心”,从历史、法理和国际关系多维度研究琉球问题,也为外交博弈提供了学术法理支持。
琉球归属地位未定的法理事实,必将随着琉球本土复国运动的发展和国际社会公平正义的到来,最终会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而得到公平公正的定义。
中国此举不仅有力反击了日本右翼的不当言行,更是重提历史悬案、重塑公平正义,一套正义组合拳在东亚地缘棋局中掌握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