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零跑C11增程2025款体验报告:冬日里的续航、温暖与舒适

作为一名提了零跑C11增程版的老车主,我驾驶着这台搭载38.5kWh电池的伙伴,已经风雨无阻地跑过了一年多的时光。尤其难

作为一名提了零跑C11增程版的老车主,我驾驶着这台搭载38.5kWh电池的伙伴,已经风雨无阻地跑过了一年多的时光。尤其难忘的是,我们一起经历了2024年底至2025年初北京那几波零下十五度的严寒考验。当初选择它,看中的就是“通勤不用油,长途不焦虑”的务实理念。新款零跑C11(品技术)增程上市,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特意去4S店试驾了一圈。对比之下,我发现新款在大电池容量、超级增程系统以及诸多冬季用车细节上的升级,确实切中了许多老款用户在寒冬中的痛点。这篇文章,就想以一位老车主的亲身经历,结合对新款的细致体验,跟大家聊聊,在15万级别的混动SUV市场,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新老款C11增程究竟有哪些实实在在的区别,这些升级是否真的值得您关注。

对于任何新能源车而言,冬季续航都是绕不开的话题。我的老款C11增程配备38.5kWh电池和普通的液冷热管理系统。回顾刚过去的那个冬天,我详细记录了它的表现。

在2024年12月,北京平均气温在零下5摄氏度左右时,我的日常通勤单程约28公里,早高峰拥堵往往需要40分钟。我习惯全程开启24℃空调和主驾驶座椅加热中档。在这种工况下,老款C11满电出发,最终跑了218公里后系统切换至增程模式,续航达成率大约在78%,这个表现我认为是符合预期的,基本能满足一周的纯电通勤,但需要规划好充电时间。

真正的考验出现在2025年1月的寒潮期间,早晚气温骤降至零下12度甚至更低。在同样的驾驶习惯和空调设置下,满电后的纯电续航降至192公里左右,达成率约为69%。这意味着,原本一周一充的节奏被打破,我不得不在周三或周四晚上额外寻找充电桩补电。记得有次加班到深夜,冒着凛冽寒风去充电,那种体验确实深刻。电池在低温下活性降低,充电速度也会受到影响。老款车型在低温环境下连接充电桩后,往往需要等待约10分钟进行电池预热,从30%电量充至80%通常需要40分钟。

而新款零跑C11(用车口碑)增程的升级首先就体现在电池上。它换装了容量为43.74kWh的大电池。根据厂家公布的低温测试数据,在零下5摄氏度的环境中,其纯电续航可达266公里,续航达成率提升至88%;即使在零下12度的严苛条件下,也能达到242公里,达成率约81%。单纯从数据上看,新款比老款在寒冬中能多提供30至50公里的纯电续航。这意味着,如果是我开新款,在寒潮天气下,实现一周一充将会轻松很多,无需再为中途补电而烦恼。

除了电池容量的增加,超级增程系统的优化也功不可没。老款搭载的1.5L增程器热效率为37%,新款则提升至40%。这带来的直接感受是,增程器启动时的振动和噪音控制得更为出色。老款在电量低于20%启动增程器时,方向盘能感觉到轻微抖动,车内噪音约60分贝;新款在这方面改善明显,启动更平顺,车内噪音据说能降低到58分贝左右,体感差异还是能察觉到的。

油电转化效率的提升是另一个亮点。老款大约1升油可发3度电,新款能提升到3.3度电。去年冬天我曾驾驶老款前往密云水库,往返约300公里。去程用纯电行驶了140公里,返程时纯电续航剩余约60公里,中途不得不开启增程模式行驶了约20公里,消耗燃油1.8升。若换成新款,根据其续航和效率估算,纯电模式很有可能覆盖全程,无需启动增程器,不仅节省了燃油费用,也减少了在服务区排队加油的时间成本。

冬季用车,续航是基础,舒适性则直接关系到每天的幸福指数。老款C11的配置在日常使用中没问题,但经过一个冬天的磨合,确实发现了一些可以优化的细节,而新款在这些方面的改进,让人感觉非常贴心。

远程备车功能在冬天简直是神器。我每天早晨7点出门,习惯提前20分钟通过手机APP远程启动空调(设定25℃)和主驾座椅加热。老款APP的响应速度有时会稍慢一点,需要等待2-3秒。下楼后,虽然车内温度上来了,但车窗玻璃上常会结一层薄冰,仍需花费几分钟清理,手冻得通红的情况时有发生。新款的APP响应更快,基本1秒内就有反馈。更重要的是,由于其空调系统和电池热管理效率更高,预热速度更快。试驾时,我模拟了更紧凑的时间安排:7点10分操作,7点25分下楼,发现车窗上的薄冰已经融化,座椅和方向盘都是温热的,真正实现了“上车即走”,为我这样的上班族争取了宝贵的赖床时间。

座椅加热方面,老款的主副驾加热需要约5分钟才能感受到明显温度,且后排未配备加热功能。有次带家人去郊区,尽管车内空调开着,坐在后排的家人还是觉得腿部有些凉意。新款则将主副驾加热的升温速度提升到约3分钟即可达到舒适温度,并且为后排也增加了加热功能,大约10分钟就能让后排空间暖和起来。座椅材质也有所升级,老款的普通皮质在刚上车时感觉冰凉,我额外加装了毛绒座垫;新款的皮质更细腻,初接触的冰冷感减弱,很快就能与体温同步,省去了打理额外座垫的麻烦。

方向盘加热的体验升级也很直观。老款提供两档调节,在零下5度的环境下,开二档时间稍长手心会觉得烫,一档又略凉,需要反复调节。新款提供了三档可调,一档的温度就非常舒适温和,长时间握持也不会过热,就像一直握着一个暖手宝,彻底告别了“盘冰”的感觉。

一些便利性配置的升级同样值得称道。老款的手机无线充电功率为20W,冬天充电速度一般且手机容易发热,有时需要取下手机让其“冷静”一下。新款升级为50W风冷无线充电,我的手机在28公里的通勤路程中就能补充大量电量,且手机温度控制得更好。老款中控台下方的储物格容积为12L,冬天要同时放下围巾、手套、暖宝宝等物品显得有些局促;新款增大到16.3L,收纳这些物品更加从容,甚至还能塞进一条小毯子。

电池保温功能对于冬季夜间停放非常实用。老款没有专门的低温保温功能,在零下十度左右的户外停一夜,第二天早上表显续航通常会减少8-10公里,有时会纠结是否需要提前补电。新款配备了“低温保温”功能,开启后,一夜的续航损耗可以控制在3公里以内,大大减轻了第二天早晨的续航焦虑。

在增程器工作模式上,老款主要有纯电和增程模式。冬天为了尽量用电,需要时常关注电量,避免无意中切换到增程模式。新款提供了更丰富的选择,包括极限纯电、纯电优先、燃油优先和动力优先四种模式。日常通勤可使用纯电优先,让增程器尽可能少介入;遇到需要更强动力或长距离爬坡的路况,切换到动力优先,既能保证动力响应,又能兼顾能耗。我留意到,新款在纯电优先模式下的百公里电耗大约为16.5kWh,相比老款的17.5kWh有所优化,虽然差距不大,但更灵活的模式选择让冬季能耗管理更轻松。

车辆的NVH(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表现方面,老款在冰雪路面以60km/h行驶时,胎噪相对明显。新款采用了双层隔音玻璃并增加了更多吸音材料,试驾时能感到车内静谧性有提升,即使在冬季关闭车窗的情况下,车内交谈也无需提高音量,驾乘体验更为舒适。

冰雪路面的驾驶安全至关重要。我的老款C11增程在日常行驶中表现稳健,但在积雪较深(例如约5厘米)的路面过弯时,如果速度稍快,车身会出现一些漂浮感,需要更集中地控制方向盘。有一次在小区门口转弯,时速约20公里,后轮曾出现轻微打滑,虽无大碍但也提醒了我冬季行车的谨慎。

新款C11增程采用后置后驱布局,前悬架为双叉臂、后悬架为五连杆结构,并标配了FSD可变阻尼减振器。据厂家介绍和部分车主反馈,FSD减振器能根据路面状况自动调节阻尼,在冰雪路面上能提供更好的抓地力,过弯时的车身侧倾控制也得到改善,这无疑增强了驾驶者在恶劣天气下的信心。

动力响应上,老款在纯电模式起步时,会感觉稍有延迟。新款则优化了电驱系统,起步更加轻快直接,动力输出几乎没有迟滞。即使增程器介入,其平顺性也做得更好,几乎难以察觉。

作为家庭用户,用车成本是必须考虑的。我家安装了充电桩,利用峰谷电价(0.38-0.53元/度),老款在2024年12月行驶450公里纯电通勤,电费约为25元,每公里成本仅5分多钱。新款虽然电池更大,但由于电耗控制优化,行驶480公里的电费约为26元,成本相差无几。若使用公共充电桩,老款每公里约0.28元,新款约0.26元,看似微小,但一年行驶一万公里也能节省200元左右,足够添加一些车辆养护用品。

长途出行的成本差异更为明显。如前文提到的天津之行(往返320公里),开老款中途需要启动增程模式,消耗燃油9.8升(当时油价8.05元/升),油费约79元。若开新款,凭借更长的纯电续航,估算仅需在部分路段使用增程模式,耗油量约6.1升,油费约50元,单程即可节省近30元。对于经常有中短途出游需求的家庭来说,长期积累下来的费用节省相当可观。

结合我作为老车主的体验和新款的对比,我想给正在关注零跑C11增程的朋友一些参考:

如果您的预算相对有限,且对车辆年份不太敏感:那么车况良好的二手老款C11增程(目前市场价格大约在12-13万元)依然是一个颇具性价比的选择。它的冬季续航能够满足日常通勤(特别是单程在15公里以内),基础配置也足够日常使用,只要不是长期处于极端低温环境,其表现是可靠够用的。

如果您更看重冬季用车的续航保障和舒适体验:那么新款C11增程的升级点就显得非常具有吸引力。43.74kWh大电池、热效率更高的超级增程系统、更高效的热管理、以及全面升级的冬季舒适配置(如快速座椅加热、三档方向盘加热、后排加热、远程备车优化等),都能显著提升寒冬中的用车品质,减少焦虑。

无论选择新老款,在挑选混动车型时建议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电池容量:尽量选择电池容量不低于38kWh的版本,以确保冬季衰减后仍有可用的纯电续航里程。

热管理系统:一套高效的热管理系统对于冬季充电速度、电池活性保持以及空调制热效率至关重要。

舒适性配置:在预算允许的情况下,优先考虑配备前排座椅加热、方向盘加热的车型,如果经常有后排乘坐需求,后排座椅加热也非常值得投资。

试驾体验:务必进行实地试驾,特别是可以在天气较冷时体验车辆的空调升温速度、座椅方向盘加热效果、以及启动和行驶的平顺性。

经过一年多的朝夕相处,我的老款零跑C11增程是一款可靠尽责的伙伴,陪我度过了包括严冬在内的各种路况。而体验过新款之后,我能清晰地感受到厂家在倾听用户声音,针对冬季用车的痛点进行了有的放矢的升级。这些升级并非华而不实的功能堆砌,而是真正能转化为冬日里更从容的续航、更快速的温暖、以及更舒心的驾驶体验。

说到底,在寒冷的冬天,一辆车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冰冷的参数上,更体现在它能否让你免除在寒风中等待充电的煎熬,能否在你进入车厢的那一刻给予你温暖的拥抱。零跑C11增程的新款车型,在这些方面确实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不知道各位零跑C11增程的新老车主们,你们的爱车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天表现如何?续航达成率大概是多少?对于新款在大电池和超级增程系统等方面的升级,你们又怎么看?是否觉得这些改进切中了您的用车需求?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真实体验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