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欧盟突然抛出橄榄枝,紧急邀请中国经贸高层本周赴欧谈稀土。
这波“低头”来得猝不及防,毕竟上周欧盟贸易委员谢夫乔维奇还怒喷中方管制阻碍欧洲企业运营。
真相就藏在价格里,我国10月9日升级稀土管制后,欧洲市场彻底慌了。
据阿格斯数据,氧化铽价格从4月初的1000美元/千克飙至4000美元,氧化镝涨幅更是高达300%。
更致命的是,欧洲82%的稀土依赖中国进口,重稀土(如镝、铽)更是 100% 来自中国,如今库存见底,企业已开始停产。
欧盟商会主席彦辞坦言:“部分欧洲企业本周就将耗尽稀土,数日内或面临停产危机”。
稀土是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的维生素。
德国汽车供应商协会透露,已有多条生产线停摆,冲击正沿着供应链向下传导。
面对危机,欧盟内部吵成一锅粥。
强硬派法国力推所有报复选项,德国附和要动用2023年生效的“反胁迫机制”(被称贸易核选项);务实派却在到处灭火,德国官员警告激活机制必遭经济反噬,谢夫乔维奇更直接降温别升级争端。
其实欧盟所谓的的“反胁迫机制”从未真正启用过,连美国加征50%钢铝关税时,欧盟都敢怒不敢言,最终还签了不平等贸易协议。
如今对中国动粗?
不过是虚张声势。
面对欧洲的聒噪,我们始终淡定,毕竟这张牌打出来了,那肯定是经过深思熟虑,就冲着打疼你去的。
你欧洲能摆脱对我国稀土的依赖吗?
欧盟2024年出台《关键原材料法案》,喊出“10%稀土本地开采、40%本地加工”的目标,但现实呢,光靠嘴喊有用的话我们这么多的年的生产线不是白建了。
说白了,现在的欧洲,还以为自己在餐桌旁,却已经是在餐桌上了。
中美博弈,欧洲能拉拢最好,但是你非要往美国那边靠,不介意一起收拾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