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寺庙里为何看不到很老的和尚

最近有个叫 “明三” 的网友,在回答一个问题的时候,讲了自己在广州闹市区一个很厉害的一家寺庙工作三年的事儿。明三可能是通

最近有个叫 “明三” 的网友,在回答一个问题的时候,讲了自己在广州闹市区一个很厉害的一家寺庙工作三年的事儿。

明三可能是通过社会招聘进的寺庙,也可能本来就是和尚,反正他觉得当和尚就跟上班一样。工作这三年,他发现了寺庙里的一个怪现象。这么厉害的寺庙,在 2021 年口罩那么严重的时候还能赚 3.5 亿,却几乎没有老年僧人。不管是平时念经做事,还是在吃饭的地方看,基本上都是 90 后的年轻和尚。

没有哪个家族没有老人,没有哪个国家没有老人呢?按道理,寺庙也应该有老年僧人的。就算僧人在各个寺庙之间流动,一个大寺庙也不可能一直没有老年和尚呀。

年轻的和尚随着年龄的增长,总会一天天老去,还有那些原本就已经是中老年的出家人,他们出家后又去了哪里呢?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寺庙仿佛是一片清净之地。然而,即便是这样的清修之所,也难逃现实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寺庙的僧人们也要吃饭,庙宇也需要维修,法事活动也需要经费……

那么,寺庙里的收入来自何方呢?

1.香火钱

信众出于对宗教的信仰、对神灵的敬畏、祈求平安幸福等心理,在寺庙中向佛像前的功德箱投放现金等,这些钱就被称为香火钱。

2. 旅游门票

很多知名寺庙其实是景区的一部分。以杭州灵隐寺为例,75元/人(含飞来峰门票和灵隐寺香火券),年接待游客量超过300万人次。简单计算一下,仅门票一项,年收入就可能超过2亿元!当然,这笔收入往往需要与景区管理部门分成,但依然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3. 文创产品

近年来,很多寺庙都推出了自己的文创产品线。从莲花茶杯到佛系手机壳,从禅意T恤到佛教主题的文具,这些既有颜值又有内涵的产品,让年轻人直呼"真香"。以北京雍和宫为例,其文创店年营业额据说能达到数百万元。

4. 素斋餐厅

很多寺庙都开设了素斋餐厅,既传播素食文化,又能创收。比如,杭州上天竺法喜寺的法喜面,每碗售价50元,每天限量200碗,经常一售而空。仅这一项,每月就能创收30万元左右。

5. 禅修课程

这些课程往往价格不菲,动辄上千元。以某知名寺院为例,其七天的禅修课程收费高达9800元,每期限额50人,每年举办多期,收入可观。

6. 佛事活动

像抄经、诵经、放生等活动,都会收取一定的费用。有些大型佛事活动,单人费用就高达数万元。

此外,寺庙的房地产以及投资理财也能获得可观的收入。

以上的一切,都需要僧人去操作,可想而知,只有年轻的僧人才能担当挣钱的重任,而老和尚非但不能帮寺庙挣钱,还会成为寺庙的负担。

我国共有佛教僧侣22万多人,相较于14亿庞大的国人群体,这22万确实还是相当渺小的。因此,很少有人会去特别留意,这22万僧人当中老和尚们的生存情况。

江苏无锡某寺院曾有一位八十高龄的老和尚得了癌症,寺院就把他安排到医院医治,在医院里面治了一段时间,身体越来越差。临终前,老和尚提出来想要回到寺院去过世。结果他所在的这个寺院不要他了,不再接受他回到寺院去,就想让他死在医院里。

老和尚临死的时候,他身边有一个僧人和几个居士在,想要帮他临终关怀助念,但在医院的病房还有其他病人住着,并不方便。

于是,他们在老和尚一息尚存的情况下,就把他拉到太平间,

那个地方相对安静一些,他们在那里帮忙给老和尚临终助念。但是也不能出声太大,他们把念佛机打开,用耳塞放在老和尚的耳朵上帮忙助念,最后老和尚在这样的环境中断气了。

想想真的残酷,老和尚生病了之后想回到寺院过世,寺院竟然不要他了,不接受了。寺院这样做,似乎少了一些佛门的温度。

当老僧人无自理能力时,别的年轻僧人没有精力时间去照顾,当然也不想照顾。稍微好一点的寺院会找个保姆,没有这些条件的,就把老僧人送到敬老院去了。快要死的时候再接回寺院,叫上几个居士帮忙助念,人过世了也就结束了。

有一家相当有名的大寺院作出规定,僧人年龄在40岁以上,想到他们那寺院去住,他们是不接受的。

为什么要这样规定呢?因为他们认为40岁以上的僧人,精力各个方面都不够了,跟不上节拍。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一个僧人如果超过了40岁,一旦离开了原先常住的寺院,想要到外面去找个寺院长期住,根本没有可能,除非你有特别的关系。

因此,很多年轻的僧人,在年轻时就想方设法,要接个小寺庙自己当家做法人代表。为什么呢?就是怕年纪大了之后没有住的地方。

和尚年老体衰,有的就被直接赶出寺院,被赶出的老和尚衣食无着,六七十岁了,还得去打零工、跑外卖、打包快递挣点口粮。

有的老和尚被赶出门,想回家养老,结果子女嫌他当初抛妻弃子出家,也不愿意赡养他。

可以想一下,有些和尚是结婚生子后出家、有的则是出家后包养生子,出家有钱了,补给自己的家人后代花费。

有的和尚则是出家前没什么亲人、积蓄,出家后更是困窘。

很多偏远山区的寺庙里的僧人,他们每年仅仅可以拿到政府的一点补贴,相较于我们这些俗人而言,他们大半辈子都只能靠着微薄的香火钱和政府的救济来度命,尽管他们也可以享受到医保的政策,可是除去医保的部分开销,他们同样还是不能负担得起。

这个时候,你让那些患了小病,尤其是得了重症,需要大把医药费来救命续命的僧人们,该从哪里找到出路,所以等待着他们的只有“乖乖等死”。

一般人总觉得修行的僧众不会生病,其实他们和我们一样,只要有肉身,吃五谷杂粮,都可能会生病。

佛祖希望众生可以摆脱痛苦和烦恼,通过摆脱痛苦烦恼达到永生,但是,毕竟学习下的功夫不一样,那当然成绩每个人也都不一样,肯定有满分永生的也会有不及格得不到永生的,所以,修行路上不易,肯定有成功有失败。

僧人的养老,特别是老和尚们生病之后,应该何去何从呢?

首先作为出家的僧人,应该要搞清楚一个点,千万不要迷信地认为,只要你好好修行,就不会生病。修得很好的古代大师们也会生病,更何况是现在普通的凡夫。因此身上有一定积蓄,在现在这个时代是有必要的,千万不能做月光族。等到了真正生病,如果你自己出不了医药费,想要让边上人帮你出,或者让你所在寺院帮你出,恐怕并不那么容易。

曾经有老人讲道,她生病的时候,如果让儿媳妇女儿过来帮忙照顾,女儿儿媳妇们一开始也不乐意,因为认为帮忙照顾也辛苦,甚至有些还说我要上班,我外面也要赚钱,过来照顾你,赚钱就没得赚。所以那老人就挺聪明的,她让女儿、儿媳妇过来照顾,也给女儿、儿媳妇发工资。

老人说,我请保姆过来也要花这个钱,保姆还不一定就贴心,不如请女儿、儿媳妇过来,你们过来照顾,我同样把钱给你们。女儿儿媳妇刚开始也推一推,后面也就接收了,接收之后还挺高兴的,照顾起来也就勤快了,大家都高高兴兴,毕竟钱很实在呀!

同时,僧人选择常住寺院,一定要选择会照顾老人的寺院。这就要细心去观察了,千万不要乱选择自己准备长期定居的寺院。

实际上,在古时候,僧人和僧人之间,因为不大熟悉,非亲非故,加上寺院里僧人还那么多,彼此不一定就能够对对方特别关心。

这一点,从明朝莲池大师的故事当中,就可以了解。莲池大师出家后,有一次他走到南京瓦官寺,得了一场重病,躺在床上,几乎没有了呼吸。那里的僧人便认为已经死了,就把他抬到了火化处,准备举火荼毗。幸好那时,莲池大师用尽全力说了一句话:“我还有一口气在。”众人一听,把他抬了回去,这才幸免一死。

从这也更能看出,生病的僧人更需要其他僧人细心照顾,而不是他没死就把他拉去火化。

僧人也是个人,高僧也是会生病的,生了病之后他也是会感到痛苦的。这一点,莲池大师便说到,他自己平日里说病中要怎样做工夫:学习毕陵伽婆蹉所谓“纯觉遗身”的忘我境界;学马大师所谓“有不病者”的超然物外的工夫……但等到莲池大师有一次没站稳被沸水烫伤后,将以上的方法一一拿来运用,结果全都没有效果。

痛的感觉明明在身上,谁能忘了这个身体?正受着病苦折磨,谁能当他是不病?烫伤的地方痛得像抹了毒药被刀割,谁还能装成坦闲的人?在这个时候,四大五蕴实实在在就是自己的身体,自己也实实在在被这身体拖累,谁能说是本空非有呢?

莲池大师这才知道,他平日里那些空谈的理论,用在这病苦时刻,全都无济于事。如果没有高深定力,只有屈服于死神的来临。可见那些口头三昧,只能拿来欺瞒自己罢了。想到这些,莲池大师感叹,怎能不勉力在真实处用功!

所以,正常的人就是会生病的,生老病死是人的常态。一些修学人不要动不动就认为自己不会病。能够真正做到晚年不生病,然后无疾而终,这样的人是极度罕见的!

况且对于普通的凡人来说,长期不生病不一定就是好事。往往长期不生病,他就骄傲自大了。有些修学的人挺搞笑的,认为生病就是恶的行为,老喜欢说一些生病的人,他们是业障重。这种人等到他自己生病的时候,往往就没有半点道心了,因为他所谓的修得好的人不会生病,其实就是一种迷信。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生老病死是生命的常态,僧人也应该要去考虑,并且积极地应对。

评论列表

老实人
老实人 79
2025-11-05 01:54
自己都渡不了自己,还喊什么普度众生?无非是为了银子罢了

用户10xxx43 回复 11-08 13:40
佛教中“度人”(梵语“波罗蜜”,意为“到彼岸”),本质是帮助众生从痛苦(此岸)走向解脱(彼岸),但“彼岸”有不同层次,并非必须“究竟成佛”才算度化: 初级度化:引导众生断恶修善,从烦恼、焦虑、恶行中暂时解脱(如劝人持五戒十善、生起慈悲心,减少贪嗔痴); 中级度化:传授佛法义理(如四圣谛、八正道、缘起性空),引导众生建立正知正见,明确修行路径; 究竟度化:对根机成熟的众生,引导其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直至究竟成佛。 僧人“度人”,正是基于这不同层次的引导——如同老师不仅教学生解题(初级),还教学习方法(中级),甚至启发人生理想(究竟),核心是“按需施教”,而非要求被度者立刻达到终点。

小猫咪 回复 用户10xxx43 11-11 15:04
别宣扬封建迷信了

瓦力
瓦力 53
2025-11-05 08:51
所以,怎么能让人相信这些光头是“慈悲为怀”?给寺庙捐钱就是助纣为虐!宁可去帮助儿童福利院,也不会给寺庙捐钱。
举头望明月
举头望明月 40
2025-11-05 14:16
[笑着哭]寺庙也是企业啊,只要是企业都会把四十岁以上的老员工输送到社会,有啥奇怪的?
Jane
Jane 36
2025-11-05 11:09
现在寺庙就是秀场,当然不要老人家了
时间简史
时间简史 35
2025-11-05 11:40
前几天有个和尚来厂里叫我捐钱,我和他聊了大概五六分钟,最后打开支付宝微信的微粒贷花呗,让他看了我还欠网贷,他才离开去找老板了
暮云
暮云 34
2025-11-05 14:42
把宗教变成产业,肥的都是无良教霸,苦的都是一心向善的……
用户15xxx47
用户15xxx47 32
2025-11-05 18:13
你真当庙里是什么修行的地方啊 就和公司一样创造不了价值干不了活还想留着养老? 总结就一句话不养闲人 年纪大能留下的都是那种能创造利益的
随风
随风 29
2025-11-05 06:30
很老的和尚在寺庙后面的坛子里坐着呢
用户10xxx21
用户10xxx21 17
2025-11-05 09:12
只要潘美云一去。保证热闹?
铁水滚滚泼矮奴
铁水滚滚泼矮奴 15
2025-11-05 08:42
普通百姓,也与他们一样的(我们老家老人老了,就只给吃的,不存在有没有病一说(说白了,生病了是没药吃。)(即,慢慢吊史……))
道可道言道必错
道可道言道必错 13
2025-11-05 13:34
老和尚挣够了钱,退休还俗,洗脚烫头,生孩子养老去了。

lyh 回复 11-06 22:03
你还活在梦里?公司和厂里也有交,那么多黑厂又是怎么来的?中介又是怎么活下去的?

道可道言道必错 回复 lyh 11-06 23:22
没办法,国家规定,寺庙属于宗教企业,必须参保。

用户18xxx39
用户18xxx39 11
2025-11-05 10:12
微薄的香火[笑着哭]
独行者
独行者 10
2025-11-05 16:48
佛渡有元人[呲牙笑]
用户98xxx42
用户98xxx42 9
2025-11-06 04:35
寄生虫而已
敏哥哥
敏哥哥 9
2025-11-05 16:10
都退休了,还用的着上班么?
等爱的樱桃
等爱的樱桃 9
2025-11-05 21:25
现在都是上班的和尚 那有什么修行的佛陀
刚刚
刚刚 6
2025-11-05 15:25
以前去广州寺庙也经常看到老和尚不像小便说的不堪
用户10xxx53
用户10xxx53 6
2025-11-05 13:00
佛法僧三宝是法布施三宝,无价之宝。你说的各种有形之物,明码标价来钱快!却一个都不是佛宝,价值不高。
羊古咩咩
羊古咩咩 6
2025-11-05 11:45
自古以来都是佛度有元人
树树
树树 6
2025-11-05 11:16
骗子的下场……
苦哈哈
苦哈哈 5
2025-11-06 04:42
佛门不是慈悲为怀吗?怎么他们自己就不老了。照顾老师傅也是功德一件啊!和尚无子孙多多教徒弟老了也依靠。
今生无爱
今生无爱 5
2025-11-06 23:00
现在的寺庙收门票开始就放弃了。
暗黑♀邪神
暗黑♀邪神 5
2025-11-05 19:09
[得瑟][得瑟][得瑟]退休了,回家跟找个老伴安安稳稳过日子
伊人风度
伊人风度 4
2025-11-05 23:21
其实世人都不知道,佛都渡不了自己,何况是众生!佛,只渡有元人[祈祷][祈祷][祈祷]
远行者-逆水寒
远行者-逆水寒 4
2025-11-05 20:51
漏项了,补充一下:香客的布施;海外侨胞的捐赠;企业捐赠;卖开光纪念品;放生池;宗教补贴;民政局补贴;国家补贴;政府补贴……
用户10xxx93
用户10xxx93 3
2025-11-06 08:21
绝大部分就是好吃懒做图财,剩下的就是逃避现实找自我安慰的[笑着哭]
用户10xxx89
用户10xxx89 3
2025-11-05 21:16
捐香火钱很可笑,不如给福利院、养老院
Allies
Allies 3
2025-11-06 06:59
认识一个年纪大的僧人,很虔诚真修行那种,建寺院老师父圆寂后,他没地去在信佛在家居士家借居,去其他寺院没人接单的。老是云游换寺庙老了没信徒的老和尚,不会有新大庙接,找个小庙苦修到死估计是最好的结局了。国内无人小庙听说蛮多的
Home
Home 3
2025-11-08 11:20
老和尚被优化了
桂A2223636s
桂A2223636s 3
2025-11-05 13:17
现在谁信这种鸟东西?所谓的残啊,经啊。通通都是吃饱肚皮思淫欲的主持人。还有相关的承包人拿走了。精神寄托可以分很多种,不一定放在寺庙里。信仰也可以,不要寄托在寺庙里。佛跳墙都跑出去吃狗肉了,歌舞厅……
用户77xxx80
用户77xxx80 3
2025-11-05 20:48
花和尚释永信毁了少林寺佛教,罪该万死!!!
用户10xxx40
用户10xxx40 3
2025-11-06 01:49
自己都渡不了还讲什么普渡众生,如真大部分都物质化了
用户14xxx99
用户14xxx99 3
2025-11-05 18:43
这一群懒人,老了生活无着落活该
用户21xxx73
用户21xxx73 3
2025-11-08 22:26
和尚、僧人十个就有七、八个是好吃懒做的人。
小猫咪
小猫咪 3
2025-11-11 15:04
都被辞退了呗
观察者
观察者 3
2025-11-06 12:10
从古到今,非常稀少的大德高僧普渡众生,遍地都是的五毒和尚敛财、放高利贷、兼并土地、欺男霸女
用户13xxx98
用户13xxx98 3
2025-11-07 12:02
退休了
到底有没有救
到底有没有救 2
2025-11-05 21:12
老和尚有佛学院毕业证么? 没有就不配当和尚
碧野
碧野 2
2025-11-06 08:40
[呲牙笑]一个清净地再也不清净了,还不快跑
小灰辉
小灰辉 2
2025-11-06 20:11
都是一帮什么人在供奉这些神棍
神经蛙
神经蛙 2
2025-11-07 09:47
在逃犯乐园
用户10xxx70
用户10xxx70 2
2025-11-06 22:19
真是活该被骗
鱼跃花开
鱼跃花开 1
2025-11-05 23:49
本來大多數和尚就該弄死
用户14xxx53
用户14xxx53 1
2025-11-05 20:16
现在的寺庙都是生意场
弦月0之歌
弦月0之歌 1
2025-11-06 16:01
老和尚都在为装坛塑金身做准备,没时间理你!
燕子
燕子 1
2025-11-05 07:21
很现实

张斌 回复 11-05 10:05
胡说八道

用户10xxx37
用户10xxx37 1
2025-11-06 14:26
这不是报应吗?坏事做多了吧
赵钱孙李
赵钱孙李 1
2025-11-09 12:42
不是年龄越大佛法越精深吗?凡是不要老禅师的就是假寺庙
鹿角大仙
鹿角大仙 1
2025-11-07 19:34
老和尚退休了呗
等待戈多
等待戈多
2025-11-05 19:27
庙里面养老不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