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荷兰在半导体领域接连上演“技术封锁”与“股权强夺”的戏码,这场由美欧主导的对华遏制行动,已然触碰中方底线。
从阿斯麦在美方施压下停供光刻机,到安世半导体上演“收购失控”的夺权闹剧,荷兰的步步紧逼绝非偶然,而是对全球化规则的公然践踏。
面对这种将经贸问题政治化的挑衅,中方必须亮出稀土管控与产业链反制的王牌“杀鸡儆猴”,让其为配合霸权付出惨痛代价。
荷兰的配合早已突破商业底线。在科技领域,阿斯麦作为全球唯一能生产EUV光刻机的企业,曾以“技术中立”自居,随后却彻底倒向美国阵营,不仅停供高端EUV设备,连成熟制程的DUV设备供应也大幅收缩,主动放弃了占其年增长三成以上的中国市场。
更恶劣的是安世半导体事件:中资闻泰科技耗资百亿全资收购的企业,竟被荷兰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冻结资产,荷兰高管联盟在美方新规出台后迅速发难,12小时内通过法庭裁决架空中方CEO,将中资股权强制托管。这种“明抢”行径,本质是荷兰沦为美欧对华遏制“马前卒”的明确信号。
荷兰敢如此行事,源于对“技术霸权”的误判,却恰恰暴露了自身产业的致命软肋。阿斯麦引以为傲的EUV光刻机,十万余个零件中超三千个依赖稀土元素,每台设备需17公斤特种稀土,而中国掌控全球90%的稀土分离技术与70%以上的钕铁硼磁体产能。
安世半导体更离不开中国市场与产能支撑,其80%的封装产能在东莞,近半营收来自中国客户。荷兰看似占据主动,实则命脉早已被中方攥紧,这种“刀尖上跳舞”的博弈,注定难逃反噬。
中方的反制已显现威力,但仍需更进一步“杀鸡儆猴”。此前稀土出口新规落地,直接导致阿斯麦面临数周至数月的交期延误,库存仅能维持8周生产。下一步,中方可针对性收紧光刻机核心稀土材料出口,暂停安世相关技术授权,让荷兰直观感受“规则破坏者”的代价。“杀鸡儆猴”的深意,在于捍卫全球化的基本规则。荷兰的所作所为,打破了“股权至上”“契约精神”的商业共识,若放任不管,全球产业链将沦为地缘博弈的牺牲品。中方的反制绝非“以牙还牙”,而是对“将经贸政治化”的必要纠偏。当阿斯麦为稀土库存焦头烂额,当荷兰经济大臣紧急喊话求谈判,足以证明“规则捍卫者”终将掌握主动权。
在这场产业链话语权的博弈中,荷兰已成为最佳的“警示样本”。中方手握资源与产能王牌,若荷兰仍不回头,等待它的将是阿斯麦产能暴跌、安世市场流失的双重打击。
唯有果断出手“杀鸡儆猴”,才能遏制美欧遏制的蔓延势头,让全球看清:合作共赢才是正道,任何依附霸权的挑衅,终将自食恶果。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