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AgentsfromFirstPrinciples》AI智能代理从

爱生活爱珂珂 2025-10-03 09:58:53

《AI Agents from First Principles》

AI智能代理从零开始实战指南

你是否听说过“AI代理”?它就像魔法精灵,你告诉她任务,她就帮你完成:

- “Aya,帮我订一张迪拜到伦敦的机票。”

- “Aya,帮我总结会议要点并执行Steve的建议。”

- “Aya,调整我的健身计划。”

但截至2025年初,现实中这类代理还不够稳定,容易出错,构建也复杂。为此,业界出现了多款框架如Langchain、LLamaIndex、Langflow,但它们往往增加调试难度。

本篇博客带你用Python核心库,手把手从基础构建AI代理,打造适合不同场景的专用代理。

核心要点:

1. 提示设计(Prompt):清晰、具体、带例子、角色设定,帮助语言模型准确理解任务。

2. 模型选择:API服务(OpenAI、Anthropic等)适合快速开发;自托管模型(Llama、Qwen等)适合成本和控制需求更高的场景。

3. 工具(Functions):定义清晰输入输出的函数,作为模型的“工具”调用。用Python装饰器﹫tool为函数添加元信息,方便模型调用。

4. 记忆机制:短期记忆用上下文窗口,长期记忆用数据库。结合嵌入向量和向量数据库,实现RAG(检索增强生成),动态提供相关知识支持。

5. RAG优化:选择合适的检索策略,缓存、批处理、查询重写等提升性能与准确率。

6. 工程实践:

- 控制LLM调用次数,降低延迟和成本。

- 逐步迭代,先做简单版本。

- 测量任务成功率、响应质量、延迟、成本、安全性。

- 避免过度依赖LLM,合理用正则表达式等规则。

- 精简提示,避免提示膨胀。

- 减少工具数量,避免功能重叠。

7. 多智能体系统:通过自主切换代理,实现复杂任务分工。示例中包括数学计算智能体、代码生成智能体和总控智能体。

实战演示:

- 定义加法、乘法等工具函数,包装成模型可识别的schema。

- 设计系统提示,指导模型提取数字并调用工具计算结果。

- 通过循环对话实现连续任务处理。

- 采用ReAct模式,逐步思考、行动、观察,解决数学表达式计算。

- 利用向量数据库对网页文档内容进行索引和语义检索,实现智能问答。

- 构建监督者与工作者架构,智能分配任务给专长不同的代理。

总结:

本教程用纯Python实现AI代理核心技术,帮助你理解背后原理并自主构建。虽然像Langchain等框架方便实用,但理解底层逻辑更能灵活应对各种需求。未来可探索的领域包括令牌优化、错误恢复、安全策略等。

动手试试吧,你也能打造属于自己的智能助手!

全文链接: goyalpramod.github.io/blogs/AI_agents_from_first_principles/

0 阅读:0
爱生活爱珂珂

爱生活爱珂珂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