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闹了个大笑话,800多将领紧急赶回美国,本以为要发动战争,谁想到是特朗普政府对美军的“服从性测试”,高级指挥官们,被一个退役少校训的抬不起头。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2025年9月底,美国五角大楼发出一份紧急命令,把全球现役的高级将领全都召回美国,这一召回涉及800多名准将及以上的指挥官,连带他们的高级幕僚都不能例外。 这份命令一出,不管是在亚太关注台海局势的太平洋舰队,还是在欧洲处理俄乌冲突外溢的驻德陆军司令,甚至在中东打击ISIS残余的指挥官,全都被迫48小时内赶到弗吉尼亚州匡提科的海军陆战队基地。 外界一看,这阵仗,立马就猜测,美军是不是要在南美、中东或者别的地方发动战争。然而事实却让所有人哭笑不得——这根本不是为了作战,而是一场名为“服从性测试”的政治把戏。 主持这次所谓测试的人是现任国防部长赫格塞斯,一个退役少校。别看他坐在国防部长的位置上,他在军队里的最高军衔也只是少校。 退役后,他靠着在福克斯新闻上的“美国优先”喊话和拍特朗普马屁出名,居然就坐上了国防部长的位置。 在参议院听证会上,当有人问他如何应对中国高超音速武器,他答不上来,只说自己每天做47个俯卧撑;甚至连东盟成员国都数不全。 这么一个几乎不懂战略的人,现在却要对着一群四星上将训话,说什么“让军队再次伟大”,简直荒唐至极。 赫格塞斯的真实目的也很明显,这根本不是军事会议,而是特朗普政府的忠诚筛选。 上任以来,他已经让十几名高级将领下台,甚至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查尔斯·布朗都没躲过,理由荒唐到令人发笑:“过于关注多元化”。 这一次,把所有高级将领召回来,其实就是给大家一个下马威:敢不来?敢不服?职业生涯直接玩完。军中有位中将私下吐槽,这哪是军事会议,分明就是特朗普粉丝的线下聚会。 这样的安排,直接影响了美军全球的指挥体系。 中东那边,打击ISIS的行动因将领走开而停滞;驻日美军航母战斗群正值台海敏感时期,突然缺少最高指挥官,底下人员不知听谁的;欧洲司令部协调北约应对俄罗斯动作,也因为核心将领被召回而陷入停滞。 五角大楼硬说这属于“常规动员”,但稍懂军事的人都明白,这在和平时期召回所有高级将领,是百年历史上从未发生过的。 赫格塞斯搞的所谓“战争部改革”,其实完全是政治化的操作。他打算把四星上将数量砍掉20%,关闭30%的驻外基地,把省下来的钱用于国内政治宣传。 同时,还在军中推动“白人优越论”,把原有的多元化政策打回原形。军官们升迁的关键不再是专业能力,而是看对特朗普忠诚度够不够。 这种把军队绑在政治车轮上的行为,历史上早有前车之鉴。30年代的德国国防军,因过度政治化丧失判断力,最后变成希特勒的战争工具。现在美军如果继续这样操作,也有可能走上相同的老路。 美国军方历史上,召回将领都是为了应对重大危机。 1941年珍珠港被炸后,罗斯福召回将领,是为了制定“欧洲优先”战略;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肯尼迪召回将领,是为了应对苏联导弹威胁;2001年“9·11”之后,小布什召回将领,是为了全球反恐部署。 而这次召回,满场都是“要忠于特朗普”“国土防御优先”的话术,没有任何实质军事议题。 从国际视角看,这种操作正在慢慢削弱美军的全球影响力。海外行动因将领缺位而延迟,战略威慑力被削弱。如果有对手在此时尝试动作,这正是机会窗口。 盟友们也开始重新考虑对美国的依赖,欧洲盟国抱怨美国靠不住,亚太一些依赖美国的国家,也在悄悄重新评估安全布局。毕竟谁也不想绑在一个军队都要搞政治内耗的国家身上。 从长远来看,这次事件暴露了一个严重问题:当军队被政治绑架,专业能力不再是升迁的标准,战略部署被政治考虑干扰,军队天职——保卫国家——就会被削弱。 美国军事体系若持续政治化,不仅全球威慑力下降,内部战斗力也会受到严重影响。美国军队的专业性与职业化精神可能因此受到长久侵蚀,战略执行效率降低。 这场闹剧也给外界一个启示:军队的核心价值在于专业能力、战略判断和战斗力,而不是服务于个人政治野心。过度政治化不仅会导致内部混乱,还会让国家在全球舞台上失去可靠性和威慑力。从历史和现实来看,政治绑架军队的下场从来都不好。 信源:上观新闻
1935年,土匪黑七提出要与红军单挑,何子友去迎战,她对黑七说:“比武如果我赢了
【20评论】【33点赞】